主講老師: | 曾經 | ![]() |
課時安排: | 1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俗話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在組織中,不同的個人,都各有不同,不管是工作經歷、學習背景、性格及做事風格都有差異。因此,雖然大家都各司其職,但有時表面看似“一團和氣”,實則“矛盾重重”,甚至出現下屬或部門之間“各自占山頭”亦或是“拉幫結派”,這種情況下,作為管理者,如何去解決?如何去推動“上下同心、其利斷金”的組織建設。 制度規定固然可以對組織成員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約束,但如果心理上不統一,團隊意識就會很薄弱,自然難以取得好的業績。因此,基于人的心理上的引導越發顯得重要。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2-11-18 13:01 |
【課程背景】
俗話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在組織中,不同的個人,都各有不同,不管是工作經歷、學習背景、性格及做事風格都有差異。因此,雖然大家都各司其職,但有時表面看似“一團和氣”,實則“矛盾重重”,甚至出現下屬或部門之間“各自占山頭”亦或是“拉幫結派”,這種情況下,作為管理者,如何去解決?如何去推動“上下同心、其利斷金”的組織建設。 制度規定固然可以對組織成員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約束,但如果心理上不統一,團隊意識就會很薄弱,自然難以取得好的業績。因此,基于人的心理上的引導越發顯得重要。
【課程收益】
u 洞悉組織管理中的各種心理現象,以及管理過程中具體心理活動背后的規律性。
u 更有效地認知自我,提高自我的管理水平和領導藝術。
u 幫助學員能快速掌握管理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及實戰應用技巧。
u 利用管理心理學理論和方法改進組織氛圍,增強凝聚力,幫助企業快速走向成功之路。
【課程特色】
u 有用:實戰干貨多。
u 有據:科學性、邏輯性強。
u 有料:內容豐富。
u 有趣:案例性、故事性強。
【課程對象】
董事長、總裁、總經理、中高層管理人員以及人力資源管理從業人員、心理咨詢師等。
【課程時長】6小時
【課程大綱】
一、無處不在的心理學
1、抖音為何會讓人成癮
2、江小白的成功之道
3、香港動亂背后的心理操縱原理
研討:企業在確定了一個重大項目或高標目標時,應如何應用集體無意識來進行積極引導?
二、管理心理學基礎
1、員工管理的核心是“人性”
演練:分配&自私、考核&惰性、榮譽&虛榮、激勵&恐懼
2、管理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3、個體心理:打開個體心理之鎖的鑰匙
3.1對個體行為的解釋
3.2 認知差異與應用
案例:放羊娃的理想、文化背景背后的心理認知差異
演練:一個奇妙的自我認知練習
3.3 情緒、情感與行為
演練:壓力與情緒練習,讓你一分鐘平靜下來
3.4 需求與動機理論
演練:為什么一個簡單的措施,就能夠大大降低缺勤率
3.5 福格行為模型:解釋行為發生的關鍵原因
案例:如何讓你的用戶馬上行動起來
三、管理,是一場群體心理博弈的過程
1、關系管理與心理博弈
案例:囚徒困境與競品價格博弈背后的原理
2、預防群體/團體沖突的方法
案例:一個團體內的成員關系摸底與分析
3、日常的思想工作很重要
案例:阿里的政委機制
四、組織心理與管理心理學實戰應用
1、計劃管理中的心理學
1.1如何預防拖延癥:把長期目標分解成階段化
1.2讓執行者參與計劃制定的技巧
1.3計劃的定期檢討與PK
2、組織管理中的心理學
2.1利他效應與資源共享
2.2如何用好集體無意識?
3、如何用心理學提升領導力與決策效果
3.1領導力與高績效行為輸出的關系
3.2溝通協調中的心理學:超限效應與溝通漏斗
演練:這種信息損耗失真的溝通場景為何會在你們公司經常發生
3.3這樣激勵才更加有效
案例:激勵信號-員工們怎么了
演練:年終獎這樣發為何引發了這么多的抱怨
3.4心理學在領導與決策中的具體應用
3.4.1個體防御心理機制與解除辦法
3.4.2如何才能有效地調適員工的行為
3.4.3關注“習得性無助”并及時作出響應
3.4.4防止“破窗效應”和“劇場效應”的出現
演練:如何你來擔任這家公司的總經理,你該怎么管
3.4.5有效鎖定員工責任的方法
案例:基諾維斯案件與責任分散效應
3.4.6怎樣才能有效增強心理契約
案例:員工滿意度調查&簽訂目標責任書的價值
4. 如何用心理學提升監督與控制效果
案例:從西方的三權分立機制看監督機制設計與閉環
工具:企業監督與控制模型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