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高巖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銀行業務日益復雜,支行長從業務骨干向管理角色轉型迫在眉睫。“從專業到管理 —— 教練型支行長的自我賦能” 項目,助力支行長成功蛻變。 項目聚焦管理思維重塑,通過系統學習,支行長能掌握教練式管理方法,運用有效溝通與激勵技巧,引導員工主動思考、解決問題。同時,借助真實管理場景復盤,支行長學會精準識別團隊短板,制定針對性培養計劃。完成自我賦能后,支行長既能激發團隊最大潛能,又能提升自身領導力,推動支行業績持續增長。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5-04-03 09:33 |
從專業到管理——教練型支行長的自我賦能
課程價值
在銀行的日常工作中,銀行支行長在業務發展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他們既是團隊的領導者,又是具體業務的推進者。
他們可能會有這樣的困惑;
如何在團隊成員有限的情況下完成任務指標。
如何在團隊成員年齡差距較大的時候高效的進行管理。
如何在保證完成任務的前提下與主管支行行領導、各條業務線同事保持緊密聯系。
如何更好的處理支行中下屬、客戶之間的人際關系。
面對網點的客戶群體又該如何經營和維護。
網點活動又該如何組織。
……
支行長在這樣的困境中,常常覺得分身乏力,會陷入期目標的無限循環中,工作效率也會越來越低,戰斗力也會越來越弱,直接影響整個機構營銷效能的發揮。《教練型支行長》課程的宗旨就是全面剖析支行長工作中的困境,用自我認知的方法還原管理現場,用教練的思維去帶團隊,拿業績。打破傳統的培訓模式,讓支行長輕松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促進團隊績效的達成。
我們期望通過本課程的訓練,幫助支行長:
ü 完成角色認知,明確自身的管理角色和找準團隊管理的抓手。
ü 學會管理上級,理解管理上級就是管理資源;學會管理平級,理解管理平級也是分享源;學會管理下級,理解管理下級就是調動資源。
ü 掌握營銷業績達成的方法,建立團隊信任和樹立共同目標,凝聚團隊的力量,帶領團隊調研市場、分解客戶群體,組織小活動,共同實現目標。
ü 學會有效輔導下屬的方法和流程,幫助下屬成長和發展,讓團隊更高效。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支行長的角色篇
應用場景:打破支行長固有思維,重新對支行長角色進行定位。
1、自我定位——對管理的全新認知和理解。
2、角色定位——支行長為何而生?
3、“解決問題”是支行長存在的價值所在。
4、從管事、理人到馭心的蛻變。
5、不同階段管理者的靈活定位。
第二部分、支行長管理技能提升
場景:提升支行長與上級,平級,下級管理資源,申請資源的能力。
一、管理上級篇
1、上級其實也是需要管理的。
2、管理上級的本質:獲得更多的資源。
3、管理上級從理解上級開始。
4、了解上級的溝通模式,與上級行成高效的交流。
5、如何同上級提出合理化建議。
二、管理平級篇
1、與平級網點協同發展的好處?直接提升績效。
2、業務交叉的時候,如何最大限度的調用其他網點的資源,以此實現共贏。
3、是競爭者還是合作者。
三、管理團隊篇
1、管理者對部署的影響?
2、如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3、如何管理團隊中的“不好的員工”?
4、針對不同員工的四種指導方法。
5、與“新生代”員工相處的四大實用哲學。
6、如何幫助員工設定目標,促使團隊業績的達成。
7、如何激勵部署,打造團隊士氣?
第三部分,支行長營銷技能提升
場景:提升支行長的營銷管理能力,通過市場調研及客群分析,做好客戶的深度經營。
一、市場營銷與客戶經營
(一)市場調研與客群分析
1、外部市場環境的分析。
2、網點主流客群的分類及特征,重新定義網點的目標客群。
3、客群調研的工具與方法。
(二)如何做好客戶的深度經營
1、客戶分層經營與分群經營。
2、產品服務有“焦點”,客戶忘不了
(1)如何提煉產品的“焦點”。
(2)如何實現客戶的細分。
(3)基于客戶細分的產品套餐設計。
3、客戶經營增加“觸點”,客戶離不開
(1)產品加載與交叉銷售。
(2)如何增加客戶接觸的頻度。
(3)如何創造“客戶依賴”。
4、營銷活動抓“痛點”,客戶心相隨
(1)生活需求創造金融需求。
(2)深挖客戶的心理需求。
(3)緊抓客戶的核心痛點。
(4)與客戶形成“特殊關系”。
(5)創建差異化的產品與服務
工具:招商銀行的十六宮格
案例:親子活動十步埋雷
(三)市場營銷實戰
1、存量客戶的深度挖掘
2、重點客戶的外拓營銷
3、片區及產業鏈的聯動營銷
4、他行價值客戶的策反
5、產品組合與交叉營銷
6、行外吸金:存款營銷實戰策略。
工具:賦能激活
案例:XX銀行存量客戶激活與挖潛的方法
(四)提升營銷效能的策略與技巧
1、設計體驗式的營銷場景
2、策劃有趣的廣告傳播
3、追蹤社會熱點的營銷企劃
4、話術設計與銷售技巧提升
5、營銷流程與工具演練
工具:營銷工具表,資產配置表
案列:交叉營銷與主賬戶
(五)資源整合與多元聯動
1.內部資源的盤點與借用
(1)內部存量資源的梳理
(2)如何做好公私聯動
(3)如何做好運營聯動
(4)如何營銷“內部客戶”
(5)如何調動“總分支”
2.外部資源的盤點與聯動
(1)社區渠道的搭建及公關
(2)企業資源的深挖與維護
(3)異業渠道的聯合與共享
(4)公益慈善元素的嫁接
(5)生態圈與信用代理人構建
(6)品牌文化的塑造和傳遞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