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2022  財務  微信  法律    網格化  管理  營銷  總裁班  安全 

      當責不讓——激活組織的責任力

      主講老師: 潘鵬 潘鵬

      主講師資:潘鵬

      課時安排: 9小時
      學習費用: 面議
      課程預約: 隋老師 (微信同號)
      課程簡介: “當責不讓——激活組織的責任力”課程專注于提升組織和個人的責任感與執行力。通過深入剖析責任力的本質與重要性,課程引導學員樹立正確的責任觀念,掌握有效的責任分配與跟蹤方法。結合實戰案例與互動練習,幫助學員學會如何在團隊中營造積極向上的責任氛圍,激發每個成員的潛能,共同推動組織目標的實現。參與此課程,讓責任成為推動組織發展的強大動力。
      內訓課程分類: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更新時間: 2024-10-23 11:25

      當責不讓——激活組織的責任力

      主講:潘鵬

      課程背景:

          什么是當責?當責和負責有什么區別?當責能為企業帶來什么?我們如何激發組織全員的責任意識?一系列的問題桎梏了企業前進的腳步讓組織在推諉紛爭、趨利避害的“職場游戲”中變得舉步維艱、裹足不前;讓企業行到窮處,未見云起時。

      當責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是企業靈魂的衛士。其實許多企業的裹足未前和企業巨人轟然崩塌與管理者不懂、不愿、不能當責有關。而管理者當責的缺失,又與企業經營者未能洞悉當責根本有關。一個缺乏當責的人是不可靠的人,一個缺乏當責的組織是注定失敗的組織!一個人能夠當責,才能有激情、有忠誠、有奉獻,才有成就一切事業的可能浮躁的社會,浮躁的職場,管理者對工作的迷茫痛苦——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如何解決這個頑疾?本課程將給您一一解答。

      課程時間

      9小時

      適合對象

      帶隊伍的管理者

      課程形式:

      1. 案例研討,以大量實際案例分析進行“仿真式”學習

      2. 頭腦風暴,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工作坊”式分享

      3. 情境模擬,與學員角色扮演,現場進行“演練場”式互動

      4. 心得分享,以“分享墻”形式隨時記錄心得收獲

      課程承諾

          1、實戰性:老師管理實踐教練培訓上各有十年經驗,絕不空講道理

          2、實效性:多個成功企業真實而有的案例分享,給學員借鑒啟示。

      3、實用性:多種企業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傳授給學員,幫助學員提升綜合素質

      課程大綱:

      第一講   當責不讓 —— 構建團隊發展的高度        (第1天)


         

        

      工具 / 方法

      導入:激流中誰是“關鍵人”?

      一、厘清“當責不讓”的真義

        1、當責,站在管理最前沿

        2、何謂“當責不讓”

        3、責任者面對問題時最大的障礙

      二、負責”與“當責”的大區別

        1、執行責任 VS 成果責任

        2、承諾是獨自 VS 承諾是公眾                                                                                  

        3、是一種態度 VS 是一種精神   

        4、正確地做事 VS 做正確的事

        5、所有人都具 VS 最終者所具備  

      三、重新審視責任的內涵

        1、當責就是4+1”

        2、當責流程與受害者循環

        3、管理者必須和員工澄清的道理

           2 任勞任怨 ≠ 當責

           2 態度良好 ≠ 當責

           2 履行職責 ≠ 當責

           2 完成任務 ≠ 當責

           2 勇于負責 ≠ 當責

        4、交出結果才是當責的證明

      四、放棄“指責”才能“當責”   

         1、團隊最要不得“指責”

         2、“指責”的三大危害:

           2 是你造成了問題

           2 我這樣對你是應該的

           2 你要為后果負責

         3、“指責”為“當責”的方法         

           2 我們一起來做1:99”

           2 關注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解決

       

       

      案例分享】:

        誰是聰明的“傻子”

       

       

       

      【視頻分析】:

        

       1.《贏在中國》:

          袁岳的現場問題

        

       

       2.《康熙王朝》:

         周培公是如何拿下平涼城的?

       

       

       

       

      案例分析】:

        諸葛亮為什么斬馬謖?

        

       

       

       

      【角色扮演】:

       

        1:99技術演練

       

       

       

       

       

       

       

      1.RACI銳西法則

       

       

       

      2.馬太效應

       

       

       

      3.“責商”4+1理論

       

       

       

      4. 1:99技術運用

       

       

       

      5. 影響力法則

      第二講   人人當責 —— 深化責任的內涵               (第1天)

         

        

      工具 / 方法

      一、管理者是當責理念的布道者

         1、責任 = 角色

         2、“本位主義”的障礙

         3、“全局思考”與“責任定位”

         4、當責重在考察能力與動機

         5、人人手里都有一塊“問題拼圖”

         6、認清組織中的“責任網”

         7、當責決定了你在組織中的價值

      二、組織中各層面的當責本質

         1、高層當責——決策:做正確的事

         2、中層當責——運營:正確地做事

         3、基層當責——操作:把事做正確

      三、責任在我,問題止我

         1、缺乏責任,就不會發現問題

         2、你是組織的左右手還是左右腦?

         3、常會見到懈怠責任的五個借口

         4、是迎難而上還是知難而退?  

         5、蓋洛普發展路徑圖

       2 Q12測試

           2 加入公司,離開經理

           2 敬業員工成長路徑圖

      四、當責的兩

         1、一流管理塑造員工一流的責任心

           2 讓組織中所有成員達成責任共識

           2 行動,還是行動

         2、有責任感才有最終結果

       2 也談和尚撞鐘

       2 格局決定你看到的問題

         3、青藏鐵路的啟示

         4、崗位操守凸顯責任精神

         5、團隊中不當責的問題所在

       

       

       

       【視頻分析】:

       

        1. 喜劇之王

      “跑龍套”與角色認知

       

       

        2.亮劍:蒼云嶺之戰的對比

       

       

       情境模擬】:

       

        組織理念如何上下貫通

       

       

       

       

      【角色扮演】:

       

      你是責任心還是責任感?

       

       

      【案例分】:

       

       1.青藏鐵路的護路員

       2.中建八局的劉全海

       

       

       

       

      1. 臺階式思考法

       

       

      2.“團隊工具箱

       

       

      3.“接力棒”法

       

       

      4.責商思維“放大器”

      第三講   團隊當責 —— 聚責任的力量               (第1天)

         

        

      工具 / 方法

      一、群體性失責現象

         1、兩個引發理論紛爭的真實案例

            2 紐約克尤公園格洛維斯兇殺案

            2 阿登屋療養院試驗

         2、“三個和尚”與“旁觀者效應

         3、透視“責任分散”現象

      二、團隊責任意識下降的三大主因

         1、情境的復雜性

         2、從眾心理

         3、責任的不明確

      三、對癥破解“責任分散”

         1、鎖定“一對一”責任

         2、管理者率先垂范

         3、打造“利益共同體”

      四、破解團隊失責的“怪圈”

         1、角色意識決定了員工的行為

         2善于發現團隊中“潛在的責任者

         3、交響樂團的啟示

         4、團隊當責的標志

      五、管理者要管好責任這只“猴子”

      1、責任是只亂跳的猴子

       2、猴子有什么特點?

        3、管理者謹防拋猴四式

        4、猴子管理法的三大要素

      —— 鎖定職責

      —— 學會授權

      —— 追蹤考核

      六、管理者面對工作的“當責觀”

            2 負責人 = 負責任

            2 抓工作的四大結合點

            2 評估當責者的成熟度

       

       

      情境模擬

        老人跌倒在地無人扶起,你會幫助嗎?如果是你跌倒,你有辦法讓人來扶助你嗎?

       

       

      案例分析

       

       1.紐約克尤公園格洛維斯兇殺案

       

       2.阿登屋療養院試驗

       

       3.小悅悅事件

       

       

      討論互動

       1.“三個和尚”的現象

       2.責任應該屬于誰?

       

       

      【角色扮演】:

         如何破解團隊中責任

      分散

       

       

       

       

       

       

       

       

       

       1.“責任分散理論

       

       

       2.猴子管理法

       

       

       3.“門檻”效應

       

       

       4.“行為的一致性”理論應用

       

       

       5.“超市”獎勵法

      第四講   組織當責 —— 打造責任的體系               (第2天)

         

        

      工具 / 方法

      一、理解體系的重要價值和作用

          1、事件的層次

          2 體系—心智—行為—事件

          2、人在體系中的互動關系

          3、體系的分解剖析

          2 無為而治是體系建設的結果

          2體系讓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4、體系 = 要素 + 聯系 + 結構

          2 要素 —— 與體系互為依存

          2 聯系 —— 產生1+1>2

          2 結構 —— 決定功能和結果

          5、抓住責任體系中的“支點”

      二、打造基業常青的當責體系  

       (一)打造當責體系之一—— 榜樣

      1、好和壞都是學來的

      2、榜樣的“貼標簽效應”

      3、榜樣設置的法制

      (二)打造當責體系之二—— 制度

      1、導致責任力降低的三大機制現象

      2、解決制度影響責任力的三大問題

      3、制度是幫助而不是限制工作

      (三)打造當責體系之三—— 監督

      1、解決缺少監督而影響責任的問題

      2、為什么相信下屬又要檢查下屬?

      3、監督檢查平臺的3+3

      (四)打造當責體系之四—— 獎懲

      1、制度+監督+獎罰=責任有力

      2、如何科學進行獎懲

      3、讓員工在“獎勵超市”自由選擇

      (五)打造當責體系之五—— 文化

      1、責任力從改變信念和行為開始

      2、四招落地責任文化

      2 顯化于物 — 氛圍營造目視明

      2 內化于心 — 理念傳播有實招

      2 外化于行 — 言行一致落實好

      2 固化于習 — 習慣養成最重要

      3、影響責任文化的三大因素

      2 面子文化——

      2 熟人文化——

      2 中庸文化——

      三、管理者的終極責任理念

      1、激發當責的“蝴蝶效應”

      2、登上“責任階梯”

      3、讓“當責”激活一池春水

       

       

      案例分析

       

       1.人分粥的體系問題

       

       2.英國“囚犯船”的問題解決

       

       3.“米格25”效應

       

       4.毛刺事件”刺出的體系思考

       

       5.石墨和金剛石都是碳分子的同素異構體,說明了什么?

       

       6.雁陣的啟示

       

       

       

       

      視頻分析

       

       1.《贏在中國

          面對違逆隊長的現象,你如何解決?

       

       

       2.《皇家衛隊》

          如果你是衛士長,面對衛兵的行徑,你會如何處理? 

       

       

       

       

       

      案例分析

        海爾、蒙牛等優秀企業的文化落地方略

       

       

       

       

      情景互動

         當責的管理者到底要怎么做?

       

       

       

       

       

       

      1.彼得圣吉“五項修煉”之系統思考法

       

       

      2.體系建設理論

       

       

      3.“手段—目的”論

       

       

      4.文化落地“四化”技法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更多>與當責不讓——激活組織的責任力相關內訓課
      服務質量管理與客戶滿意度提升 客服中心班組長勝任力模型及能力提升實操集訓營 員工溝通技巧和班組長輔導能力同步提升 一線員工培訓課程 精英班組的裂變式提升 “五型”班組建設與班組長勝任力提升 TWI-班組管理技能訓練 如何組織30種、90種、120種“不重樣”的班前會實戰寶典
      潘鵬老師介紹>潘鵬老師其它課程
      重塑——如何打造卓越團隊 重塑——領導者如何贏戰VUCA時代 贏在執行——全系統打造執行力 躍遷——成為全景式領導者 用“心”成為情商溝通高手 擁抱變革 【騰龍訓】從干將到卓越領導者 深度管理——突破管理困境的五項深度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誠聘英才  |  網站聲明  |  隱私保障及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京ICP備11016574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