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陳利海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項目管理是確保項目從啟動到完成都能高效、有序進行的關鍵過程。它涉及計劃、組織、指導和控制資源,以實現項目的目標。優秀的項目管理能夠平衡時間、成本和質量,減少風險,提升團隊效率。通過明確的目標設定、合理的任務分配和緊密的進度監控,項目管理能夠確保項目按時交付,并達到預期效果。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項目管理更是企業應對挑戰、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工具。因此,掌握項目管理技能對于個人和組織的成功都至關重要。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3-12 11:12 |
今天的中國,創新恐怕是一個最熱門的話題。但提起創新,人們一般想到的是創新的結果,如:新產品、新工藝或新的管理方法等;而且,創新往往意味著成本很高、過程漫長以及失敗的可能性非常大等。也就是說,創新效率低一直是無法突破的瓶頸。
創新方法決定創新效率。傳統的創新技法是造成創新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少慢差費”則是創新效率低下的最主要表現。其實,只要我們掌握新的創新方法,創新也可以變得“多快好省”。起源于前蘇聯,發展于歐美,并被喻為“神奇點金術”的發明問題理論-TRIZ理論就是這樣一種創新方法學。它利用創新的規律,使創新走出了盲目的、高成本的試錯和靈光一現式的偶然。實踐證明,運用TRIZ理論,可以大大地加快人們創造發明的進程;而且能得到高質量的創新產品。
TRIZ是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的俄文縮寫,是以往發明創造所包含的創新原理和規律的集合。它由前蘇聯發明家根里奇.阿奇疏勒(G.S.Altshuller)于1946年創立,并在世界范圍內得到迅速普及和發展。TRIZ理論成功地揭示了人類創新活動的內在規律和原理,其中包含諸如:技術系統進化法則,物質——場分析法、發明問題的標準解法、發明問題解決算法ARIZ、技術矛盾解決矩陣、40個創新原理等發明問題解決工具,可幫助研發人員在創新設計中獲得最優方案。
實踐證明,萃智(TRIZ)是最先進、系統和有效的創新理論和方法,在前蘇聯、美國、歐洲、日本等許多國家的企業及科研機構廣泛應用,解決了成千上萬個科研難題和新產品開發創新問題,成為當今世界公認的創新利器。
本課程注重知識理解、案例分析與實戰推演,為了讓學員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整地了解TRIZ的體系,本課程采用如下授課模式:
課程模式 | 比重 |
講授 | 60% |
案例分析 | 20% |
小組討論 | 20% |
系統學習1天(6小時)。
1. 總體了解TRIZ創新理論體系。
2. 掌握TRIZ的關鍵概念和思維方法。
3. 熟悉TRIZ理論的理論問題分析工具并掌握理論問題求解工具。
4. 掌握TRIZ在實踐中的應用策略和路線。
1. 組織的高級管理人員、企業戰略管理人員。
2. 研發負責人、研發總監、資深研發工程師、技術人員、企業創新管理人員。
3. 從事創新及其相關工作的人員,對創新感興趣的人士。
1.課程目標
2.學習方式
3.培訓安排
4.分組
1. 導入
u 創造、創新
u 對創新的認識
u 創新的基本特征
2. 企業創新價值鏈
u 企業創新價值鏈
u 企業創新分類:科學發現、技術發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工藝創新、原材料創新、市場創新
u 企業創新思路
3. TRIZ簡介
u TRIZ的起源與發展歷程
u TRIZ的理論體系
u TRIZ解決問題的流程
u TRIZ的應用
u TRIZ未來的發展方向
1. 思維過程
2. 思維定勢
u 慣性思維
u 線性思維
u 權威思維
u 從眾思維
3. 常用傳統創新思維方法
u 試錯法
u 頭腦風暴法
u 形態分析法
u 類比創造法
u 5個WHY
u 魚骨圖法
4. TRIZ創新思維方法
u 九屏幕法
u STC算子
u 小矮人法
u 金魚法
u FIR理想度
1. 系統、子系統與超系統
2. 技術系統的進化S-曲線
u 嬰兒期
u 成長期
u 成熟期
u 衰退期
3. 技術系統的進化8大法則
u 完備性法則
u 能量傳遞法則
u 協調性法則
u 提高理想度法則
u 動態性進化法則
u 子系統不均衡進化法則
u 向微觀級進化法則
u 向超系統進化法則
4. 進化法則的應用:產品進化樹
5. S曲線與進化法則之間的關系
1. 矛盾的概念及其分類
2. 物理矛盾及其解決原理
u 常見的物理矛盾
u 物理矛盾的解決方法
1) 時間分離
2) 空間分離
3) 條件分離
4) 整體與部分分離
u 物理矛盾與技術矛盾的聯系
3. 技術矛盾及其解決原理
u 技術矛盾及其表現
u 39個工程技術特征參數
u 技術矛盾的解題流程
u 創新原理的由來
u 40個創新原理
u 矛盾矩陣
1. TRIZ中的科學效應
2. 常見科學效應分類
3. 常用科學效應舉例
1. 物-場分析方法
u 什么是物-場分析方法
u 物-場模型的分類
u 物場模型的作用
2. 標準解法系統
u 標準解法系統的由來
u 物-場標準解簡介
1. ARIZ-85C版算法簡介
2. ARIZ-85C算法的關鍵步驟
1. 本體論概述
2. 技術系統與本體論關系
3. 應用本體論對問題進行概念化
4. 常見TRIZ軟件介紹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