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李萌馨 | ![]() |
課時安排: | 2天/6小時一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營銷能力是一個本土化的名詞,是由我國的部分研究者在管理學、市場營銷學的理論基礎上,于20世紀90年代后期提出的全新理念。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10-16 11:22 |
課程大綱/要點:
一、一堂課厘清私募類產品的核心邏輯(2H)
1.產品管理:誰搭臺誰唱戲?
1) 管理人角色
2) 投資顧問的角色
3) 發行機構角色
2.資金用途:把資金投到哪里去?
1) 資金用途
2) 投資比例
3) 交易結構
3.收益來源:產品賺錢的邏輯?
1) 賺債權的錢
2) 賺股權的錢
4.客戶成本:購買產品的成本?
1) 管理費
2) 認購費
3) 贖回費
4) 超額收益分成
5) 相關稅費
5.面臨風險:可能出的風險?
1) 信用風險:融資方違約
2) 市場系統風險
3) 企業無法上市
6.問題處置:出了風險怎么辦?
1) 抵押/質押品變現能力
2) 管理人的處置能力
3) 清盤止損是否可行
二、私募類產品“五重維度”分析角度解析(1H)
1.“五重維度”解析私募證券基金
1) 管理人團隊
2) 過往業績:橫向縱向
3) 策略風格:不同策略的簡單介紹
4) 收益及指標:夏普比率、索提諾比率
5) 私募工具介紹
產品舉例:需結合具體產品和分析工具分步驟解析。
2.“五重維度”解析證券投資類信托產品
1) 投顧資質
2) 合作背景
3) 產品形式(單一投顧or FOF形式)
4) 投資策略
5) 風險管理
三、私募證券基金的策略及代表產品簡述(0.5H)
1.私募證券基金主要的8種投資策略簡述
1) 股票策略
2) 債券策略
3) 相對價值(套利策略)
4) 管理期貨(CTA)
5) 事件驅動
6) 宏觀策略
7) 固定收益
8) 組合基金和復合策略
2.股票策略解析及代表管理人分析
1) 股票多頭
2) 股票多空
3) 股票量化
4) 國內知名股票類私募管理人介紹(淡水泉、高毅)
3.量化交易策略解析及代表管理人分析
1) 什么是量化交易
2) 主觀交易VS量化交易
3) 量化交易策略類型介紹(量化選股、量化擇時、統計套利等)
4) 國內知名量化類私募管理人介紹(幻方)
四、私募類產品營銷步驟及路徑解析(2H)
1.營銷步驟:理解產品—匹配客戶—梳理亮點—與客戶溝通—答疑成交
2.匹配客戶:私募產品客戶畫像描述
1) 收益導向型客戶
2) 分散配置型客戶
3) 專業投資型客戶
3.梳理亮點:看業績+講故事
1) 講管理人時點判斷的故事
2) 講管理人個股選擇的故事
3) 講管理人職業背景對投資的支撐
4) 講管理人的經典語錄
4.與客戶溝通:建立信心,管理預期
1) 了解需求:客戶為什么需要配置私募?(心理、配置、收益)
2) 管理預期:幫助客戶設置合理預期。(放平心態,長線投資)
3) 以管理人為核心:投私募就是投“人”(管理人/投資顧問決定業績)
4) 專業解析:這款產品的具體策略是?(按照流程逐一解析)
5.異議化解:聽出客戶真實的焦慮是?
1) 安全性:“私募基金是不是非法集資?”“我的錢會不會被卷跑?”“我以前買的信托都是固定收益呀”
2) 收益率:“私募基金是不是收益很高?”“我聽說私募收益也一般般呀”“我能拿到手的收益是多少?”
3) 流動性:“買進去多久能拿回來?”“如果我著急用錢怎么辦?”“預計放多久比較合適?”
6.嘗試成交:
1) 您盡情享受生活,雇一個專業的人幫你投資試試?
2) 基金經理跟您的利益一致,你賺錢他才能賺錢
3) 從您2020年的投資盈利里分散一部分給它試試看?
4) 這個基金經理的賺錢策略跟您的股票互補,這樣可以增加您在各種市場環境下賺錢的概率。
五、私募類產品的存續服務要點解析(0.5H)
1.以存續帶動營銷,是私募基金的持續營銷法寶
2.當基金凈值上漲,做好歸因分析并進行預期管理
3.當基金出現回撤,做好歸因分析并給出相應建議
4.持續管理客戶預期,是減少客戶投訴的有效方式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