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李大濤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保險培訓,是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素養與技能的關鍵環節。通過系統學習保險理論、產品知識、銷售技巧及客戶服務理念,參訓者能夠深入理解市場動態,精準把握客戶需求,以專業、誠信的態度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保險規劃與服務。培訓強調實戰演練與案例分析,旨在培養學員的溝通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及風險防控意識,助力其在保險行業穩健前行,實現個人價值與職業成長。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7-12 09:41 |
【課程背景】
工傷保險屬于一種只有用人單位承擔費用的社會保險制度,因此單位就不能要求職工也承擔部分工傷保險費用。而要是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發生意外造成人身損害的話,此時需要先申請進行工傷認定,那么之后才有可能獲得相應的工傷保險賠償。而其中,往往會結合工傷鑒定的結果來確定應該享受怎樣的工傷保險待遇。
2010年底,國務院公布了《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新工傷保險條例有哪些變化?企業用工應該如何根據新工傷保險條例進行調整?如何防范新工傷保險條例下的工傷爭議?工傷保險條例解讀專題為提供相關的培訓課程及最新的資訊及解讀論點。
【授課對象】
企業中基層管理者、人力資源管理從業者
【課程大綱】
一、工傷認定策略
1、屬于工傷范圍的情形有哪些?不得認定為工傷的情形有哪些?
2、怎樣理解上下班途中?怎樣控制期間的風險?
3、“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中的“疾病”包括哪些,“48小時如何界定”?
4、因工作需要應酬喝酒導致死亡,能否認定為工傷?
5、對勞動能力鑒定結果不服的,如何申請重新鑒定或進行復查?
6、發生工傷事故,企業拒絕申報確認,有什么法律風險?
7、工傷認定中的主要證據種類與質證技巧?
8、用人單位否認工傷的,應提供反證,那么用人單位該如何控制該風險?
9、勞動者申報工傷事故,企業否認存在勞動關系的,如何處理?
10、車輛掛靠其他單位經營,車輛實際所有人聘用的司機在工作中發生傷亡,能否認定為工傷?
11、職工從事第二職業發生的事故能否認定為工傷?
12、參加單位組織的體育活動受傷能認定為工傷嗎?
13、如何認定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行為?
14、無照駕駛與駕駛無照車輛受傷,能否認定為工傷?
15、職工外出學習休息期間,受到他人傷害應否認定為工傷?
16、在校生、退休返聘者等特殊勞動者,在工作期間受傷害,能否認定為工傷?
17、異地參加工傷保險的,如何認定工傷?
二、工傷待遇標準
18、哪些工傷費用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哪些應由用人單位支付?
19、工傷職工享受工傷待遇期間符合退休條件的,工傷待遇與退休待遇如何計發?
20、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能否讓社保機構先行墊付工傷待遇?
21、發生工傷后,異地就醫的費用如何處理?
22、工傷決定作出后,當事人進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期間的工傷費用如何處理?
23、停工留薪期間究竟有多長,期間的待遇如何支付?
24、停工留薪期間過后,發生的醫療費用,如何處理?
25、一次性傷殘補助金、醫療補助金、就業補助金,由誰承擔,在什么情況下支付?
26、工傷死亡,需要賠償哪些費用,如何計算?
27、工傷復發的,怎樣確定是否需要繼續治療,治療費用如何處理?
28、工傷待遇相關賠償基數如何確定?
三、工傷員工管理
29、工傷員工借故拒絕復工,如何處理?
30、工傷員工借故拒絕配合做傷殘鑒定,如何處理?
31、職工在外地出差期間發生傷亡事故,企業應如何處理
32、已經認定為工傷的職工嚴重違紀,企業能否解除合同?
33、已經認定為工傷的職工,企業倒閉了,如何處理?
34、招聘從事職業病崗位的勞動者,該如何防范法律風險?
35、(可能)發生職業病的勞動者,勞動關系的解除或終止,需注意哪些問題?
四、工傷爭議處理
36、企業能否追究工傷職工的過失賠償責任?
37、工傷職工超過規定醫療期如何處理?
38、對于第三人造成的工傷事故,如因第三人引發的交通事故中,我方司機受傷,如何處理?受害人司機能否要求工傷待遇又要求第三方的人身傷害賠償?
39、企業分立、合并、轉讓,實行承包經營,職工被借調,出國工作,破產的,工傷關系問題如何處理?
40、單位能否以商業保險理賠款項替代職工工傷賠償待遇?
41、勞務派遣、承包租賃過程中發生工傷,如何向實際用工單位追償?
42、非法用工發生工傷事故的,如何處理?
43、發生工傷事故后,企業與勞動者私下和解,簽訂的補償協議是否有效?
44、如果想和解、調解,應該怎樣做,才確保無風險?
45、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包括哪些?
46、從工傷事故的發生到全部法定程序完結,時間可能超過3年,是利還是弊?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