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2022  財務  微信  法律    網格化  管理  營銷  總裁班  安全 

      喚醒與自勵:員工工作投入的心理奧秘

      主講老師: 李世源 李世源

      主講師資:李世源

      課時安排: 1天,6小時/天
      學習費用: 面議
      課程預約: 隋老師 (微信同號)
      課程簡介: 為了激發工齡較長基層員工以積極的狀態持續投入工作,管理者運用了很多辦法來處理,結果卻始終不盡人意,本門課程對于管理者們以往的慣常做法進行了反思,深入發掘了上述“問題”背后隱藏的復雜人性、個體思維模式及動機情感偏好。為更有效矯正員工“消極行為”,從管理心理學、自我發展心理學、組織行為學、積極心理學中找到靠譜的激發和自勵措施,最終讓員工學會自我當責、自動糾偏。
      內訓課程分類: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更新時間: 2022-11-17 10:37

      課程背景:

      據《中國青年報》載,全球知名調查公司蓋洛普咨詢公司發布2016年對全球雇員對工作投入程度的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敬業員工比例為13%,中國敬業員工只有6%。處于全球墊底水平。當下企業一部分員工“職業倦怠”越來越“低齡化”,“職業高原”和“天花板效應”日益突出。面對所謂“無聊的工作”,要么消極內耗,要么佛系到底,要么“懶癌晚期”,成為一種現象級的存在——讓管理者感到非常棘手。

       

      課程收益:

      ● 深入探索激發員工心理獲得感的具體方法,以提示管理者及時調整和應變,適應企業急劇變革與管理需求。

      ● 落實五套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逐一深入,環扣升級,預防克服職業倦怠。減少無效能抱怨,以保持個人與組織的良性發展循環。

      ● 重塑員工心理基礎,激發蛻變力量,面對壓力和挑戰,提升自我復原力,煥發自身生命存在的新意義。

       

      課程時間:1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國有體制企業、大型私企等一線基層職員

      課程方式:趣味講授+思想萃取+量表測試+職場案例+操作工具+現場練習+內化攻略+面對面問答。

       

      課程風格:科學、有趣、實用

      學員人數:80位以內

      測量工具:《蓋洛普工作投入測試》、《員工資源擁有狀況自我評估》等

      課程大綱

      第一講:激發員工獲得感,潛在價值巨大

      一、基層員工的心理模式

      1. 從企業發展期許看

      2. 從職業貢獻價值看

      3. 從自身成長歸因看

      4. 從家庭子女參照看

      附錄:《資深員工與新生代的優勢對比圖》

      二、七大倦因分析與自我探索

      1. 負性人格

      2. 適應與匹配

      3. 負荷與報酬

      4. 價值觀與個體發展

      5. 體制與公平

      6. 年限與沉沒成本

      7. 彩虹理論與后期角色影響

      三、工作投入對個人和組織的五大利好

      測試:《工作投入水平》自測

       

      第二講:激發基層員工工作狀態的五枚“神器”

      一、賦予意義+價值認同

      1. 為什么一談“意義”有人就說你裝

      2. 導致工作意義感匱乏原因

      1)職業超級“繁榮”

      2)職業階梯喪失

      練習環節:《里程碑》

      3. 改善方法

      1)個人職業與社會意義之間透明化

      2)定期組織團隊復盤

      3)比賽與工作改進表單使用

      4)把“無聊的工作”視為大目標的一部分

      5)設置虛擬有用的“階梯頭銜”

      練習環節:《人生第一次》

      二、目標定位+突破閾值

      1. 9個角色和7個目標

      一生學習欲望的三個高峰期:18歲、45歲、65歲

      2. 人的潛能真可無限開發嗎?

      練習環節:《腦波與立蛋》

      3. 你為什么“笨”?因為工作太簡單

      心理實驗:《自我實現預言》

      視頻討論:《從瑣碎到不凡》

      4. 基層員工防止被“內卷化”四個入口

      1)堅守版

      2)深耕版

      3)突破版

      4)超越版

      案例:《疫情期間萬雪琴自學160門網課》

      5. 貫穿一生的彩虹:生命廣度與生活空間

      三、專注聚焦+心流體驗

      1. “工作心流”的四個條件

      2. 怎樣獲得工作中的“澎湃的心流”

      視頻解讀:《door》

      落地工具:《任務獵殺日清單》

      3. 提高效率是工作投入的不二法門

      落地工具:《專注力訓練模型》

      4. 改善方法

      1)內在驅動力養成(勝任力、歸屬感、自主性)

      2)同儕壓力:找一個靠譜的對手

      3)親密關系支持

      4)遠離“倉鼠癥”三個技巧

      四、資源支撐+團體慶賀

      1. 積極反饋與自我“賄賂”

      2. 員工如何獲得積極心理資源?

      量表測試:《員工心理資源獲取12個途徑》

      3. 如何優化“工作控制感”?

      討論:《我的最佳控制感在哪?》

      4. 改善方法

      1)刻意練習

      2)必要的儀式感

      3)“員工家庭開放日”做什么

      5. 何為“逃生艙原則”?何時應該啟動它?

      五、工匠思維+一以貫之

      1. 工匠思維與工匠能力缺一不可

      2. “激情”這個東西不太靠譜

      3. 激情需要時間的打磨

      案例:《從庖丁解牛到稻盛和夫》

      4. 激情是精通的副產品

      心理視頻解讀:《內無窮》

      5. 四種情況不再建議履行工匠精神

      六、衡不唯衡+內外兼顧

      1. 工作投入≠工作成癮

      2. 工作意義≠生命意義

      3. 家庭關系是另一個職場

      4. 一個是經濟來源,一個是動力來源

      5. 取舍:如何做到家庭/工作不失衡?

      測試:《工作-家庭平衡量表》

       

      第三講:自勵蛻變——基層員工自我成長永無止境

      一、突破妨礙成長的局限性信念

      1. “油膩”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領域

      2. “心理動力3C理論”應用

      工具:《內在成長動機“金三角”模型》

      3. 為什么職場不存在中庸和淡泊名利?

      練習環節:《冰山幻想》

      二、個體自我發展“心理復原力”訓練

      1. 心理復原力如何超越工作投入?

      1)心理動力性訓練

      2)意義化調整

      3)適度的磨練

      4)獲得人生轉折的機會

      5)家庭的溫暖和社會支持系統

      練習:《 新冠疫情對我的“十大教育”》

      2. 磨事、磨心與悟道:工作就是一場修行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更多>與喚醒與自勵:員工工作投入的心理奧秘相關內訓課
      就地集結--團隊溝通與協作(劇本殺) 團隊目標管理與執行力提升 高績效團隊建設與管理 塑造職場效率,提升團隊效力 高效驅動團隊,實現團隊目標--打造高績效團隊 構建人才供應鏈——解密華為人才管理之道 新員工入職第一課:主動服務意識與服務技能提升 高績效團隊建設
      李世源老師介紹>李世源老師其它課程
      員工心理問題識別與處理 管理者心理資本開發 贏在情商領導力 職場高壓力管理 喚醒與自勵:員工工作投入的心理奧秘 向幸福出發——快樂工作的心理密碼 大情商領導力 基于心理覺察的管理新思維 ——做一個會“讀心”的領導者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誠聘英才  |  網站聲明  |  隱私保障及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京ICP備11016574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