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季猛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營銷是驅動企業增長的核心動力,它涉及市場研究、產品推廣、品牌建設及客戶關系管理等多個方面。營銷團隊通過精準定位目標市場,運用創新的營銷策略和工具,與消費者建立深度連接,傳遞品牌價值,激發購買欲望。同時,營銷也關注顧客反饋,持續優化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市場需求。營銷不僅是銷售的藝術,更是企業長期發展的戰略支撐。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8-22 15:24 |
【課程背景】
l 什么是用戶思維?對于研發、營銷和運營有什么意義?
l 如何進行用戶研究?用戶體驗、用戶需求和產品滿意度,有什么關系?
l 用戶表達的需求,就是真實需求嗎?產品研發,如何識別真實的需求?
l 產品研發,是要嚴格按照用戶需求研發?還是引導和管控用戶需求?
l 不同客戶的需求不同,如何對產品進行標準化、模塊化設計?
l 用戶的需求,如何有效轉化為產品設計? 如何改進用戶的用戶體驗和UI設計?
【課程收益】
l 了解用戶思維和用戶需求的基本概念和意義。
l 了解用戶調研和用戶體驗評測的方法和流程。
l 了解用戶需求分析、評估和管理的基本流程。
l 了解用戶需求,如何轉化為產品需求?如何進行產品創新?
l 了解產品模塊化和標準化設計
【培訓對象】
產品總監/經理、研發總監/項目經理/售前工程師、UI設計師/測試工程師;營銷總監/經理、客服總監/經理等。
【課程大綱】
序號 | 章節 | 內容 |
第一節 | 用戶研究與用戶需求分析原理 | 1. 用戶需求分析的目的、流程和原理 1) 什么是用戶思維?用戶思維對于研發、測試、營銷和戰略層的意義是什么? 2) 失敗的用戶需求分析:模糊的需求、碎片化的需求、沖突的需求導致的項目失敗 3) 什么是用戶需求?什么是產品需求?需求的釋義 4) 用戶需求包括哪些類型? 5) 冰山模型:顯性需求和隱性需求,如何挖掘需求? 6) 用戶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流程:情景分析法 7) 用戶需求開發模式:瀑布式 vs 迭代式 8) 用戶研究在產品生命周期過程中的應用 2.用戶研究和用戶體驗評測 1) 什么是用戶體驗?如何進行用戶研究? 2) 用戶調研方法:訪談法、觀察法、大數據法等 3) 用戶調研的主要內容:用戶畫像、使用行為、場景、用戶需求等 4) 用戶調研的實施階段和過程 5) 用戶調研問卷設計和實施 6) 用戶需求的釋義、甄別和測試:歧義、夸大、拒絕、隱藏、模糊需求的識別 7) 用戶體驗統計和分析 案例:攜程酒店試睡員用戶體驗研究項目 3. 用戶需求管理流程、職責和協同 1) 如何搭建用戶體驗管理的組織機構? 2) 需求采集管理:技術部、市場部、管理層、客戶、渠道、供應商等信息采集入口搭建 3) 需求評估管理:從上而下or從下而上 4) 需求實現管理:一致性管理 5) 需求管理工作權責:研發、設計、客服和高管的工作協同 6) 需求管理組織模式:市場驅動型組織模式、技術驅動型組織模式、監管協商型組織模式 |
第二節 | 客戶畫像、市場細分和產品定位 | 1.客戶群細分 1) 為什么要細分客戶群? 2) C端客戶群畫像特征:年紀、性別、身份、職業等 3) B端客戶群畫像特征:行業、規模、組織、文化等 4) 如何進行客戶畫像管理?——單項變量細分法和多變量組合細分法 案例:短視頻APP的客戶群細分和用戶畫像研究 2.客戶消費偏好分析 1) 什么是消費偏好?功能偏好、品質偏好、審美偏好、價格偏好等 2) 營銷場景與消費偏好:線上營銷和線下營銷,客戶的偏好有什么不同? 3.競品研究和產品定位 1) 競品識別:直接競爭、間接競爭 2) 產品競爭力的分析評估 3) 產品定位設計 4) 認知圖:性能-價格認知;功能-風險認知;風險-價格認知 5) 二維空間市場定位模型 6) 四圓區位定位法則 案例:社交app的競爭領域和產品定位 |
第三節 | 用戶使用情景和需求分析 | 1. 用戶使用情景分析法 1) 情景分析法的基本要素:用戶角色、場景、任務流程和需求 2) 用戶角色和干系人:使用者、受益者、管理者、監控者 3) 使用場景:什么是“場”?什么是“景”? 4) 時間場景 5) 室內場景、室外場景和虛擬場景 6) 用戶活動:社交活動、心理活動、生理活動 7) 用戶流程和活動圖 8) 基于對象的用戶活動流程分析 9) 基于任務的用戶活動流程分析 案例:酷狗音樂的用戶使用情景用例分析 2. 用戶需求的挖掘和分解 1) 用戶需求的基本分類框架 2) 功能性:按流程延伸、按屬性延伸 3) 適用性:用戶適用性、產品適用性 4) 效率:啟動、運行效率 5) 效果:運行質量、良率、精度和數量 6) 耐用性:時效性、壽命 7) 可用性:快捷性、省力型、易學性等 8) 愉悅性:舒適性、友好性、社交性、自尊性等 9) 安全性:人身安全、財務安全、隱私安全、社交安全等 10) 經濟性:耗用、空間占用、可回收性等 11) 用戶需求的基準和閾值 案例:滴滴專車的用戶需求和體驗分析 3. 用戶需求的沖突和評審 1) 需求的沖突:功能vs質量;質量vs價格;可用性vs安全性等 2) 干系人的沖突:用戶群之間的沖突、用戶自身沖突、用戶與企業的沖突、企業與渠道商的沖突、技術與營銷的沖突 3) 需求的權重和閾值之爭:誰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需求? 4) 需求評審的主要法則:利益最大化、平衡、戰略一致性原則 5) 基于產品戰略的需求評審:什么才是重要的需求? 6) 需求評審方法:戰略存儲桶 |
第四節 | 需求轉化與產品創新設計 | 1.創意的誕生:問題的分析和解決 1) 問題與情緒:客戶的痛點、癢點、焦慮點 2) 問題的分析與評估選擇 3) 問題的解決:TRIZ 4) 新產品概念設計 案例:GIS系統如何解決交通堵塞? 案例:美顏app如何解決美顏問題? 2. 創意的設計:黑盒子思維 1) 產品黑盒子 2) 功能建模:核心功能鏈、延伸功能鏈、輔助功能鏈 3) 產品模塊化方法:集合法 4) 產品模塊化方法:模塊啟發法 5) 人機交互和UI 設計 6) UI設計的流程和規范 3. 需求轉化與創新設計 1) 需求的轉化:用戶需求—產品功能—規格之間的轉化矩陣 2) 功能性設計:功能的加減乘除發 3) 審美性設計:外觀、配色和視覺效果 4) 易學性設計:導航系統、機器語言 5) 便捷性設計:一鍵式、減少等待等 6) 可控性設計:易獲取、集中式操控 7) 可視化設計:信息分層 8) 適應性設計:自適應系統 9) 包容性設計:防止誤操作、過度操作等 10) 綠色環保設計:低能耗、低碳 11) 社交性設計:協同作業、虛擬社區 12) 。。。。。。 13) 案例:兒童早教系統設計 14) 案例:網銀系統的可用性設計 15) 案例:云辦公的環保性設計。。。。。。 |
第五節 | 業務建模和產品標準化設計 | 1. 業務建模和功能鏈設計 1) 業務流程分析 2) 任務分解:職責流程圖、活動圖應用要點 a) 用戶任務模型 b) 任務分析方法過程 c) 面向過程的任務分析 d) 面向對象的任務分析 e) 以用戶為中心的任務分析 3) 產品功能建模 a) 抽象機器:系統框架和功能結構搭建 b) 核心功能鏈設計:活動圖方式 c) 分級功能鏈設計:目錄樹和層級性功能結構 d) 延伸功能鏈設計:延伸活動圖方式 e) 輔助性功能鏈設計:客服、安全和信息輔助類功能鏈設計 f) 數據、資源和能量源的管理 g) 功能鏈的聚集 h) 創建功能通用基 2. 產品的標準化、模塊化和系列化設計 1) 需求的共性和差異 2) 用戶需求的差異化和標準化 3) 系統構造的標準化設計類型 4) 整合系統的標準件和定制件 l 確定候選平臺 l 確定共享功能和變體設計 l 最優化選擇 5) 產品模塊化方法:集合法 6) 產品模塊化方法:模塊啟發法 l 主干通路法 l 分支通路法 l 轉換-傳導模塊 |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