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2022  財務  微信  法律    網格化  管理  營銷  總裁班  安全 

      “選育用留”的核心邏輯——企業(yè)高管“非人”訂制課

      主講老師: 梁占海 梁占海

      主講師資:梁占海

      課時安排: 1天/6小時
      學習費用: 面議
      課程預約: 隋老師 (微信同號)
      課程簡介: TTT(Train the Trainer)是一種培訓方式,旨在培養(yǎng)和發(fā)展內部培訓師的教學能力。通過TTT培訓,個人能夠學習并掌握教學技巧、課程設計以及有效傳遞知識的方法。這不僅提升了培訓師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還加強了企業(yè)內部知識傳承的效率和質量。TTT強調實踐與理論的結合,使培訓師能夠更好地滿足企業(yè)培訓需求,促進員工技能提升和團隊整體發(fā)展。
      內訓課程分類: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yè)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yè)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fā)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yè)模式 | 戰(zhàn)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xiāng)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yè)4.0 | 電力行業(yè) |
      更新時間: 2024-06-25 14:41


      【課程背景】

      松下幸之助說:企業(yè)即人。如何選擇合適的人才?如何培育高素質人才?如何合理使用人才,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潛能?如何贏取員工的獻身精神,留住人才,實現企業(yè)長久穩(wěn)定的發(fā)展?這一系列問題困擾著每位企業(yè)家、每一位企業(yè)的領導人。本課程講授的育、用、留人才方法技巧,深入淺出而且實用有效,也是針對中國本土企業(yè)選、育、留、用人才諸多弊病的良藥。

      培訓對象】企業(yè)中高層管理者(管理經驗2年以上)

      【課程收益】

      通過培訓,使各層級管理者認識到用好人、育好人、留住該留住的人的重要意義;掌握具體措施與技巧,提升人員管理能力。

      【授課時長】1天(6小時/天)

       

      【授課大綱】(可根據客戶要求微調)

      第一部分  引言:全員人力資源管理

      1、成功企業(yè)特質(哈佛調查,存活50年以上的企業(yè)的管理優(yōu)勢其中 80%是共性的)

      2、管理者雖然每天操作的都是事,但首先解決的卻是人的問題。

      3、人才是企業(yè)的生命所在,人力資源的高度決定著企業(yè)的高度(“企”的釋義)

      案例:稻盛和夫的企業(yè)文化。

      4、人力資源管理是各級管理者的責任

      5、員工:來為公司,走為管理!

       

      第二部分   管理者角色與素養(yǎng)

      一、什么是管理?

      二、您是幾流的管理者?(案例)

      1、組織結構圖的翻轉到底意味著什么?

      2、綜效(Synergy):Σ(A+B)   [ Σ(A)+ Σ(B)]

      3、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三、管理者與領導者的區(qū)別與共通之處

      四、企業(yè)需要管理者更需要領導者

      五、領導者的特質模型

       

      第三部分  如何用人

      一、用人理念

      1、沒有無用之人

      2、只有沒有用好之人;沒用好的原因,可能在于管理者沒有為其提供合適的平臺、沒有為其創(chuàng)造發(fā)揮作用的條件。

      3、用人關鍵在于用其所長,用其天性。

      4、不用貪婪之人、不用狠毒之人!

      二、把人用對

      1、不同的員工有不同的職業(yè)定位,要區(qū)分不同的職業(yè)傾向

      2、性格順應性、氣質絕對性。

      3、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

      4、用人結構:賢者居上、智者居側、能者居中、工者居下

      5、品德為先;小用看能力,大用看人品;大事看能力,小事看人品;

      6、何謂德才

      7、古人識、用人智慧

      三、把人用好

      (一)如何授權

      1、領導的帥才觀(劉邦韓信對比;分層領導原則;諸葛亮的悲劇:要么累死;要么后繼無人)

      2、合理授權(西點軍校的考試;什么是授權?

      3、授權的誤區(qū)

      4、授權應把握的原則(如何評估是否需要授權)

      5、把握授權的程度

      (二)如何對待下屬“犯錯”

      1、犯錯是企業(yè)必須支付的成本(李漁看?。?/span>

      2、犯錯最多的就是老板

      3、包容理論(學說話學走路理論,領導的價值就是面臨難受的事情)

      4、責罵是最笨的方式

      (三)如何成功使用壓力

      1、向下屬灌輸危機感

      2、給下屬分配富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

      3、合理縮短工作完成的時間

      4、造成適度競爭(鯰魚效應;運用20/80原則用人)

      5、定時而直接地衡量工作績效

      6、在壓力中培養(yǎng)和發(fā)現人才

      7、壓力要適度(把握下級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用人要“疑”

      1、員工永遠不會做你期望的事,而是去做你檢查的事!

      2、目標管理

      3、如何對低級員工、高級員工的進行任務布置(共同制定標準,不給具體答案)

      4、根據員工成熟度不同的管理方式與監(jiān)控(根據員工成熟度不同的管理方式與監(jiān)控)

      5、績效評估與結果反饋

       

      第四部分  如何育人

      一、培育人才的重要性

      1、老板與企業(yè)家的區(qū)別;

      2、企業(yè)家的歸宿

      3、松下:出產品之前先出人才,張瑞敏:經營企業(yè)就是經營人,柳傳志:辦公司就是辦人。企業(yè)之道第一就是培育人才。只有傻瓜或自愿把自己企業(yè)推向懸崖的人,才會對培育人才置若罔聞。

      4、企業(yè)人才培育之“怪現象”:患上人才投資恐懼癥:人才必須自己“茁壯成長”;“培訓”是“為他人做嫁衣衫”;“部屬的能力低下,不堪培訓”

      5、投資在訓練教育計劃上的每一美元,都能夠從日后經濟活動中,賺回3倍利潤!摩托羅拉公司:投資在教育上的每一塊錢,在三年內能夠增加30倍的報酬。

      二、有效育人的原則

      1、思想為先:價值觀。

      2、循序漸進 教育的規(guī)律

      3、以身作則:順德著名某公司搞企業(yè)文化

      4、因材施教:選對第一,培育第二;朽木可以雕,但并非重心所在,“一兩”基因超過“一噸”教育,優(yōu)秀是天生的。需要計算投入回報,也需要承擔社會責任;重點培育“人材和人財”;人才(德才兼?zhèn)?;四個關鍵要素:胸懷、品德、才能、意志);琢“璞”為“玉”;美玉切勿亂琢,鼓勵個性,多元互補。

      5、及時糾錯

      6、激發(fā)鼓勵

      三、培育人才的五個階段

      1、新進人員職前訓練:公司基本情況(歷史、組織、領導、產品、環(huán)境);了解應遵守的事項(企業(yè)文化、廠規(guī)廠紀);一些基本的訓練(安全、團隊、5s……,)崗位專業(yè)知識/技能訓練;職業(yè)化訓練(能力、素質、心態(tài)、道德、規(guī)范、思維……)

      2、在職中的技能與素質訓練:針對工作中觀念上、知識上、能力上、意愿上之不足進行強化式訓練。

      3、職業(yè)生涯發(fā)展成長訓練:企業(yè)依據人才發(fā)展系統(tǒng)或生涯規(guī)劃,對未來的需要所做的準備訓練

      4、長期發(fā)展培訓計劃:企業(yè)家培養(yǎng);中高層管理隊伍/專業(yè)人才隊伍培養(yǎng);行業(yè)專業(yè)性人才與廣大員工培養(yǎng)

      5、營建學習型組織

      四、培育人才的四大秘訣

      1、滿負荷工作,“閑才”不可能成為賢才,才干是干出來的

      2、多磨礪,尤其是要有挫折教育,一次挫折勝過10次成功,水平是磨出來的。

      3、有效的監(jiān)督。權力失去監(jiān)督就會腐敗,沒有監(jiān)督的信任是脆弱的,廉潔是查出來的。

      4、職業(yè)化打造。將業(yè)余運動員變成職業(yè)運動員。

      五、企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方法。

      1、員工導師制(日本領導人不是同日交接,交疊期半年。三件事:拜訪所有競爭對手、所有客戶;重要機關、離開時一定留一本《中國市場備忘錄》)

      2、學習分享會(銷售人員、采購人員案例集)

      3、升遷接班制(代經理)

      4、運用適度授權進行培養(yǎng)

      5、通過任務鍛煉進行培養(yǎng);

      6、通過崗位輪換進行培養(yǎng);

      7、通過實施理論和現場培訓進行培養(yǎng);(領導者素質模型)

      8、通過到院所或企業(yè)進行進修學習培養(yǎng);

      9、通過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實施進行培養(yǎng);

      10、通過學習型組織的建設進行培養(yǎng)(比如:系統(tǒng)的培訓、學習心得與經驗交流會、工作專題研討會、案例庫學習平臺的建設等)。

      六、領導者的育人智慧

      1、影響員工的智慧:對目標的追求表現出一致性和全力以赴;了解自身資源,并以此為資本,立刻采取行動;幫助員工實現夢想。

      2、教化員工的智慧:教化意愿;情景式教育(及時引導、點化、開悟);不輕易發(fā)火;不創(chuàng)造對立。

       

      第五部分  如何留人

      一、什么是留人?

      1、留人要留心

      2、什么是心?

      心就是需要,人心不足就是人有需要,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愛的蘊意。

      3、如何留人留心

      1) 攻心為上(留人的核心)。

      2) 留人與激勵理論:馬斯洛的人類需求理論;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需要類型理論;成就動機理論;人生價值理論。

      3) 每個企業(yè)應該有自己的誅心(讓人死心塌地)的策略,這是上上之策。因為現代社會是一個“感情缺位”、 最缺少的是“感情”的社會(從“感情騙子屢屢得手”的報道說開去)。

      4) 生理方面的需求(物質方面):希望有好的待遇;希望有好的福利。

      5) 心理方面的需求(精神方面):希望在好的公司工作、有好的管理制度、好的上司、好的同事、好的工作環(huán)境、有成長與升遷的將來性、有保障性、做有興趣的工作、經常接受教育訓練、有成就感、企業(yè)能幫助解決私人問題(人才流失的根結所在):

      6) 員工跳槽的分析,除了薪酬外,公平與尊重(人格上的平等與尊重);認可與重視(工作業(yè)績、精神和榮譽上的認可);機會和安全(發(fā)展空間、學到新技能、不被淘汰)

      二、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是“文化”

      1)“誅心”只是雕蟲小技,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是文化

      2)增強員工歸屬感,從中國的“春運”看文化的力量,家的感覺真好。

      3)文化的建立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習慣被不斷的重復和沉淀是文化建立的唯一途徑。

      4)加強組織凝聚力的七種方法:增加組織成員接觸的頻率;提高加入組織的難度;領導者移情效應;群體成員的構成;歡慶成功與節(jié)日;促使組織成員對組織奉獻;利用外部威脅

      三、世界上最現實的是利益

      薪酬、福利仍是現階段的主要留才手段之一。

      四、“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留人殺手锏

      五、發(fā)展的空間是現代人面臨的新課題

      職業(yè)生涯的通道設計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更多>與“選育用留”的核心邏輯——企業(yè)高管“非人”訂制課相關內訓課
      匠心授課,培養(yǎng)組織優(yōu)秀講師 TTT:培訓師培訓 TTT:培訓師培訓 —行之有效的呈現技巧 TTT:企業(yè)內部培訓師培訓 上臺一小步,人生一大步:內訓師授課技巧 從“心”出發(fā)-----服務督導師養(yǎng)成訓練 營業(yè)網點內訓師授課與輔導技巧 引導式授課技巧訓練營
      梁占海老師介紹>梁占海老師其它課程
      中國式團隊管理“高效用人之道” 中國式管理藝術與團隊領導力提升 責任大于能力——管理者的內心修煉精品課 校園招聘面試實操技能提升 上接戰(zhàn)略,下接績效——企業(yè)培訓體系如何搭建 企業(yè)培訓師授課技能“突破”特訓營 “選育用留”的核心邏輯——企業(yè)高管“非人”訂制課 “績效管理與目標分解”——企業(yè)管理者績效實操系列課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誠聘英才  |  網站聲明  |  隱私保障及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  |  京ICP備11016574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