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許曉青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TTT(Train the Trainer)是一種培訓方法,旨在培養和發展內部培訓師的能力。通過TTT,企業可以培養出一批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內訓師,從而更有效地傳遞企業文化、價值觀和業務流程。TTT不僅關注培訓內容的傳授,還注重培訓方法和技巧的培養,使內訓師能夠更好地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通過TTT,企業可以實現培訓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培訓效果,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2-19 18:00 |
一、項目目標:
1、內訓師在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活動的開展、授課技巧的呈現、教學工具的使用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2、內訓師學員能夠開發一批貼合業務的實戰課程,并確保課程與員工崗位緊密結合。
3、通過與內訓師的共創實踐,導入一套課程設計與開發的完整方法論,以源源不斷為企業做好課程開發和授課。
二、項目特色:
1、授課老師曾是某銀行資深內訓師,保證效果的實戰性。
老師有銀行多條線的工作經驗,對銀行內訓課程體系有全局性的了解;課程中的案例多為銀行實際案例,代入感強,對學員的啟發更直接;能有效協助學員挖掘痛點,拒絕華而不實的“水課”杜絕費時費力開發出“培訓廢品”。
2、通過一門課程的開發打開學員思路,確保方法的持續性。
通過項目過程中學員的課程共創,充分實現方法的內化,全面提升學員在內容設計、教學活動、授課技巧等方面的能力,以保證項目結束后,內訓師有能力繼續開發新的課程。
3、課程產出 “廣深高速”,突出課程的價值和可復制性。
導入基于崗位職責的工作任務分析法、基于績效提升的案例開發技術、經驗萃取技術,讓課程體系涵蓋內容更廣、內容挖掘更深、理論層面更高、復制迭代速度更快。
4、提供教學輔助工具制作模板,確保課程產出的完整性。
使用講師手冊、學員手冊、輔助工具等,即能有效幫助內訓師整理思路、提高效率和精細化水平,還可以形成標準課程包,有利于更好地做好課程復制。
三、項目設計:
(一)項目的總體規劃
(二)項目核心流程(學習階段)
1、課程設計與開發
該板塊為項目的核心部分,講授時結合以往項目經驗、成功案例、銀行實踐進行講解,而不是一味講通用方法。
2、課程教材的制作
PPT制作為獨立板塊,既導入方法技巧,又針對學員課程給予針對性指導;手冊與工具為授課的實用工具,起到引導學員思維、厘清邏輯結構、豐富課程內容的目的。
3、卓越培訓師的五項修煉(授課技巧)
根據學員能力情況,授課技巧部分內容可進行靈活調整。如學員授課呈現能力較強,則僅針對產出的課程進行授課技巧輔導;如呈現能力有較大提升空間,則系統性講授和練習。
四、項目核心內容清單
序號 | 工具/模型名稱 | 序號 | 工具/模型名稱 |
1 | 課程設計的“五行”模型 | 2 | 培訓效果驅動公式 |
3 | 課題價值五問 | 4 | 培訓價值分析六步法 |
5 | 需求調研工具模板 | 6 | 經驗萃取四步法 |
7 | 課程開發六大邏輯結構 | 8 | 思維導圖/金字塔模型 |
9 | 教學活動設計四步法 | 10 | 輔助性教學活動設計 |
11 | 知識性內容教學活動設計 | 12 | 技能性內容教學活動設計 |
13 | 心態類內容教學活動設計 | 14 | 互助自學類教學活動設計 |
15 | 課程設計工作表 | 16 | PPT工具包 |
17 | 講師手冊模板 | 18 | 學員手冊模板 |
五、項目安排:
日 期 | 時 間 | 課程內容 | 課程說明 | 備注 |
訓前一周 | 課題立項 | 確定待開發課題(每小組一個課題) | ||
課前準備 | 進行課題需求分析和相關資料收集 | 培訓講師提供相關工具 | ||
周一 | 上午 | 《卓越培訓師的五項修煉》 | 內訓師的定位、心態與職業風范 | |
下午 | 《“五行”課程設計與開發》-金:需求分析;木:課程結構 | 重新界定需求、界定學習內容,產出《課程需求分析表》;捋清課程邏輯、完成課程的三級大綱 | 培訓講師提供相關工具 | |
晚上 | 練習、輔導 | 輔導制作《課程需求分析表》和課程大綱 | ||
周二 | 上午 | 《“五行”課程設計與開發》-水:教學內容設計、經驗萃取 | 利用案例開發和經驗萃取技術豐富課程內容,建立相應模型;采取方法降低學員認知負荷 | |
下午 | 《“五行”課程設計與開發》-火:教學形式安排 | 對每個板塊要采取的教學活動有所設計,產出《課程設計工作表》 | 培訓講師提供教學活動設計模板 | |
晚上 | 練習、輔導 | 輔導制作《課程設計工作表》,協助各小組產出核心內容模型,優化教學活動設計 | ||
周三 | 上午 | 《“五行”課程設計與開發》-土:教學工具產出 | PPT課件、講師手冊、學員手冊、教學輔助工具等配套資料的產出 | 培訓講師提供輔助工具模板 |
下午 | 《卓越培訓師的五項修煉》-教學內容展示 | 根據內訓學員課程內容和現場展示情況,有針對性、有重點地講授課堂呈現技巧 | 培訓講師解讀課程評審規則 | |
晚上 | 演練、輔導 | 輔導制作各類教學工具;各小組分別各自進行課程演練 | ||
周四 | 上午 | 分組磨課、課程選拔 | 采用演練-自評-互評的方式,對各小組課程進行預演和優化,選拔出參加PK賽的課程作品 | 培訓講師提供評審規則 |
下午 | PK賽 | 參賽學員進行課程展示,評委根據PK賽評審規則進行打分,重點考評內訓師學員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形式安排、教學內容展示、教學輔助工具等內容。 | ||
晚上 | ||||
周五 | 上午 | PK賽復盤與能力提升 | 針對PK賽成果展示情況針對性講解,共創產出有價值、可復制的內部課程 | |
下午 |
六、產出成果(每名學員):
1.產出1個課程題目
2.掌握1套經驗萃取技術
3.掌握6種課程開發的邏輯結構
4.繪制1份課程大綱
5.掌握6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6.掌握1個案例編寫5T模型
7.編寫1份教學設計表
8.獲取1套精美PPT模板
9.掌握1套快速排版、頁面美化的方法技巧
10.獲取1套課程包模板
七、課程大綱(概要)
八、PK賽/成果展示參考工具
九、近期成功案例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