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泊明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面對新生代對于工作需求的變化,領導者必須改變自己的領導方式和管理模式,從設計工作、發現工作意義、滿足新生代員工對于工作幸福感的需求中獲得管理績效,成為新生代領導力的核心。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3-06-01 09:35 |
課程背景:
來自職位和權威的領導力正在受到挑戰,新生代需要有具人性光彩的領導力,從而更好地讓員工發現工作的意義,愛上自己的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面對新生代對于工作需求的變化,領導者必須改變自己的領導方式和管理模式,從設計工作、發現工作意義、滿足新生代員工對于工作幸福感的需求中獲得管理績效,成為新生代領導力的核心。
歷經泊明老師近20年市場沉淀與實戰總結,“劇組式管理”所有方法、案例、工具均來自老師近20年對娛樂業中劇組管理的研究成果,和多年企業管理的一線實戰經驗。這些理念和方法久經驗證,并在被不斷成功地復制。
課程收益:
● 學會劇組式管理,變每個崗位為一個角色,要員工接受自己的角色、認同自己的角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 讓管理者學會為工作賦予意義,讓員工從工作中獲得意義和滿足感,提升工作效率;
● 通過掌握劇組式管中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讓很多管理成員的表演習慣和下意識反應,減少反復傳達、屢屢犯錯的現象;
● 用劇組的管理方法,幫助員工形成價值共創共享、創造性高效協同的習慣和能力。
課程時間:1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企業創始人、總經理、中高層管理者、職業經理人等;
課程方式:現場講授+小組討論+現場演練+案例分析等
(備注:授課時需要分組PK做互動加分,最終獎勵第一名小組,需準備獎品)
課程大綱
簽到:學員選擇導演組、編劇組、演員組、服道化組
第一講:團隊管理面臨的問題
對比分析:劇組面臨的問題、企業團隊管理中面臨的問題
案例:自己拍電影的經歷
導入:像帶劇組一樣帶團隊
一、管理者決勝未來的六大核心能力
能力1:設計感(Design)
能力2:故事感(Story)
能力3:交響力(Symphony)
能力4:共情力(Empathy)
能力5:娛樂感(Play)
能力6:意義力(Meaning)
案例:《全新思維》
二、用結構解決的問題(減少制度的強使用)
1. 分工是分工作(根據專業分工)
2. 分工是目標和任務分解
3. 分工是工作模塊化
三、用制度解決的問題(減少開會)
1. 通告制度
2. 劇本制度
3. 拍攝日程表
案例:真實的拍攝日程表和劇本
第二講:用營銷思維做管理
導入:每一個問題員工背后都有一個需求未被滿足
1)解決員工不想干的問題——須先知道未被滿足的需求
2)激勵員工的最好方法——讓他們的某些需求從工作中得到滿足
一、人對工作的需求有兩種
導入:人性的需求:趨利和趨樂
問題:人為什么工作?——人對工作有需求!
1. 實用性需求:掙錢的需求
2. 娛樂性需求:快樂的需求
分享:京瓷經營哲學的啟示:追求全體員工雙層幸福,為發展做貢獻
案例:谷歌的辦公環境
二、人對工作的兩種需求之間的關系
1. 娛樂性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實用性需求更為強烈
2. 娛樂性需求得到強烈滿足時,實用性需求可以降低
三、管理問題也是營銷問題:要回到服務或產品上
1. 雇員:雇主提供的服務體驗不好
2. 雇主:雇員提供的勞動服務不好
四、一個高效協同的神奇組織:劇組
1. 沒有固定合約卻能高效協同
2. 強烈的角色認同感
3. 創造性地工作
4. 企業組織中的團隊目標:像劇組一樣高效協同
五、從劇組中懂管理:關注員工娛樂性需求
1. 工作興趣
2. 社交需求
3. 自尊需求
4. 自我實現需求
互動:員工需求滿足自檢
第三講:跟著劇組學管人
一、像劇組一樣選人:不是招聘是選角
1. 你招聘的是演員(建立演員心態)
2. 招聘就是選角色(任務是扮演角色,不是補空缺)
3. 賦予角色名字和重要的意義(從招聘開始培養員工的演員心態和角色思維)
案例:迪士尼的招聘
二、像劇組一樣用人:不是給崗位,而是給角色
1. 給一個角色——演員心態和角色意識
2. 為角色命名——賦予工作意義
3. 托付清晰的目標和任務——“劇本、拍攝計劃和通告制度”
4. 提供有限制的創作舞臺——既有劇本約束也有自由發揮
6. 提供裝備——給他一個符合角色的管理道具(服裝和道具)
5. 查看結果——不看人際關系,只看合作的結果
7. 變公司為舞臺——給員工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
案例:迪士尼的員工上崗
互動:下發職場劇情大綱給導演組,要求導演組的同學開始選人建組
第四講:跟著劇組學管事
一、賦予工作意義
導入:戲劇是意義的建立者,為工作賦予意義
1. 工作趣味化(游戲化)
2. 工作主題化
3. 工作情感化
4. 工作藝術化
5. 工作的價值觀
二、變產品為作品
1. 為工作命名
2. 為工作署名
3. 確定工作主題
4. 為工作注入情感
5. 為工作講故事
6. 利他的意義
三、變工作為創作
1. 工作共創機制
2. 尊重每一個人的貢獻
3. 允許即興發揮
4. 一次進步都肯定被看見
四、為團隊命名
——名稱即意義,名字即意義
案例:華為的軍團制度
五、變制度為劇本
1. 制度文本化、可操作化:計劃要具體可執行
2. 制度可視化:清晰地畫出來
3. 制度流程化、標準化:拍攝計劃、通告
方法(讓一個人快速變專業):給他一個專業的劇本
案例:德勝洋樓的制度劇本華
互動:每一個劇組開始創作自己的劇本
第五講:像劇組一樣為團隊賦能
一、劇組式培訓
1. 戲劇既是育人,管理既是育人
2. 崗前培訓:讓員工體驗角色,從崗前培訓開始
3. 排練式培訓反復排練、思考的六頂帽子,管理道具的引入
4. 演技培訓:語言、動作等表演技巧、即興表演
5. 匯報演出:團隊配合、匯報演出,登上舞臺,培養舞臺感
案例:迪士尼的服務培訓
二、領導力就是導演力
1. 像導演一樣講戲;強化工作的意義、角色的意義
2. 服裝造型:讓員工進入角色
3. 分配角色:變崗位為角色,根據劇情需要演出,不固定角色
4. 給員工一個劇本:制度既劇本
5. 創作自己的管理語言:形成自己特定的管理對白,讓指令有回應
6. 創作自己的管理動作:形成自己特定的管理動作,變行動為藝術
三、像劇組一樣做激勵
1. 意義激勵:做有意義的事,意義驅動
2. 文化激勵;變文化為戲劇,讓每個人表演都被更多人看見
3. 承認價值共創;讓每個人的貢獻被看見
4. 創作價值共享;讓員工的優秀被更多人看見
5. 讓員工的表演被看見;被看見是最好的激勵
6. 讓員工表演被看見——需要看見的渠道和看得見的觀眾
匯報演出:管理場景即興戲劇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