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2022  財務  微信  法律    網格化  管理  營銷  總裁班  安全 

      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與數字化建設

      主講老師: 張世民 張世民

      主講師資:張世民

      課時安排: 1-2天,6小時/天
      學習費用: 面議
      課程預約: 隋老師 (微信同號)
      課程簡介: 隨著“新基建”國家戰略的推進,數字化已經成為各行業升級轉型的共識。5G、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形成合力,將全面推動整個社會數字化進程。同時為提升企業競爭力、創造更多新的增長點等方面提供堅實支撐,與更多現實業務場景融合,促使企業升級轉型并探索新機遇。
      內訓課程分類: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更新時間: 2022-11-15 14:05

      課程背景:

      全球制造業正在經歷新一輪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在我國,2020年初“新基建”政策的落地,5G、云計算、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領域的不斷發展,為工業互聯網打好了良好的基礎。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推動形成全新的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工業互聯網是我國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支撐,通過不斷顛覆傳統制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肩負起我國核心科技突破和制造業產業升級的歷史使命。

      工業互聯網是我國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的重要一步,也是解決傳統制造業裝備和軟硬件平臺依賴進口,企業缺乏創新等問題的重要手段。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密切相關,隨著國家層面對產業升級、創新、經濟新動能的進一步推動,工業互聯網作為智能制造的基礎平臺,將會在整個制造業發展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通過構建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深入推進“互聯網+”,形成實體經濟與網絡相互促進、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

      隨著“新基建”國家戰略的推進,數字化已經成為各行業升級轉型的共識。5G、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形成合力,將全面推動整個社會數字化進程。同時為提升企業競爭力、創造更多新的增長點等方面提供堅實支撐,與更多現實業務場景融合,促使企業升級轉型并探索新機遇。

       

      課程收益:

      ● 深入解讀工業互聯網的形成、要素、現狀與趨勢,把握智能制造未來發展脈絡

      ● 正確認知工業互聯網的本質和構成體系,以及當前階段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應用

      ● 透視5G、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AI,掌握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的關鍵節點

      洞察數字時代的變革力量,搭建數字化運營體系,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策略

      ● 汲取互聯網思維精髓,強化創新意識,擁抱工業互聯網萬億級市場的巨大機遇

       

      課程時間:1-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企業負責人、政府部門主管、數字化相關領域人員

      課程方式:講師講授+案例解析+互動交流+現場答疑


      課程大綱

      第一講:工業互聯網內涵定義和發展趨勢

      一、工業互聯網平臺架構

      1. 什么是工業互聯網

      2. 重構全球產業分工體系

      3. 技術制高點與產業主導權

      4. 工業互聯網的三大體系

      1)網絡體系

      2)數據體系

      3)安全體系

      5. 工業互聯網六大要素和發展趨勢

      案例解析消費互聯網VS工業互聯網

      二、國家戰略與頂層設計

      1. 智能制造上升為國家戰略

      1)實體回歸和產業升級

      2)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

      3)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案例解析新基建:智能驅動與產業數字化

      2. 數字化助力工業互聯網

      1)新型基層設施建設即“數字基建”

      2)數據資產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3)數字化轉型是雙輪驅動的“一把手工程”

      案例解析:數據成為生產要素:中央支持深圳率先完善數據產權制

       

      第二講:工業互聯網的外部環境和基礎條件

      一、5G引爆:技術再次飛躍

      1. 高速率:大幅提高傳輸速率

      2. 低時延:端到端毫秒級時延

      3. 大帶寬:km2百萬級設備接入

      4. 廣連接:應用場景更加豐富

      案例解析:“華為造車”開局直接王炸?

      二、物聯網:連接一切

      1. 物聯網三個基本特征

      2. 傳感器——人類感官的延伸

      3. 互聯網是一張網,物聯網是整個世界

      案例解析:萬物互聯:當尿不濕植入芯片

      三、大數據:永不枯竭的生產資料

      1. 行為數據——位置、軌跡、交易

      2. 消費數據——用戶畫像與C2B定制

      3. 機器和傳感數據——圖文、語音、影像

      案例解析:城市大腦:基于大數據的智能交通布局

      四、云計算:智能時代的基石

      1. 大數據反哺云計算

      2. 算力提升與算法優化

      3. 為了無法計算的價值

      4. 企業上云和政務上云大趨勢

      案例解析:黃奇帆:算力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競爭的核心競爭力

      案例解析:過去一百年人類離不開電力,未來人類離不開算力

       

      第三講:制造業數字化運營和轉型策略

      一、數字賦能與轉型升級

      1. 什么是數字經濟

      2. 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

      3. 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賦能

      4. 技術創新與業態創新并重

      5. 數據資產是企業發展核心競爭力

      6. 數字化運營體系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二、數據驅動是制造業的短板

      1. 數據思維:數據意識相對弱,人才儲備不足

      2. 數據采集:數據積累時間不長,且質量欠佳

      3. 數據開發:應用場景不夠,缺乏業務突破點

      4. 數據應用:條件所限,缺少應用的成功案例

      5. 數據共享:數據不統一,難以發揮整體作用

      三、數字化轉型常見三大誤區

      1. 數字化轉型不等于技術數字化

      2. 數字化轉型不等于產品數字化

      3. 數字化轉型不等于渠道數字化

      案例解析:郵政VS順豐,用戶的槽點在哪里

      四、數字化轉型落地實施路徑

      1. 內部管理信息化

      2. 業務流程可視化

      3. 產品服務數據化

      4. 營銷推廣個性化

      5. 用戶體驗標準化

      案例解析:某家電品牌的運營模式轉型策略

      五、數字化運營及應用方向

      1. 產品研發:數據反饋與產品定義

      案例解析:比亞迪“D1”側滑門背后的數據支撐

      2. 用戶畫像:客戶心理及行為分析

      案例解析:今日頭條、抖音快速崛起背后的算法加持

      3. 精準營銷:痛點捕捉與需求觸達

      案例解析:給紙箱裝上拉鏈,一年賣6個億

      4. 風險管控:數據監測與風險預警

      案例解析:上海外灘踩踏事件的反思和啟示

      5. 運營效率:智能化和精細化管理

      案例解析:深圳機場攜手華為打造最佳體驗數字化機場

      6. 創新服務:客戶個性化需求滿足

      案例解析:尚品宅配:用C2B模式重構場景和體驗

       

      第四講:制造業如何植入互聯網思維

      一、用戶思維——為懶人服務

      1. 傻瓜式、簡單可依賴

      2. 別讓消費者做選擇題

      3. 需求洞察與痛點捕捉

      4. 用戶需求VS應用場景

      案例解析:騰訊如何打造用戶端“舉重若輕”

      案例解析:華為用戶體驗的“科技基于人性”

      二、產品思維——對一切有違人性的產品和服務保持憤怒

      1. 無痛點,不產品服務)

      2. 做減法,不做加法功能)

      3.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效率)

      4. 避免過度的產品設計機制)

      案例解析:馬桶上的兩個按鈕VS蘋果的HOME鍵

      案例解析:瞬間白癡論——喬布斯1秒、馬化騰3秒、張小龍5秒

      三、數據思維——變革的底層驅動力

      1. 數據是新時代的能源

      2. 數字化運營的核心邏輯

      3. 數字化管理是系統工程

      案例解析:門店暴增,“優剪”的數字思維和顛覆式創新

      四、平臺思維——規則制定者

      1. 邊際成本與規模效應

      2. 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

      3. 商業邏輯決定商業空間

      4. 四度法則:深度、廣度、維度、力度

      實戰分享:某新能源車充電樁運營平臺的糾結

      五、跨界思維——亂拳打死老師傅

      1. 挾用戶數據重構市場空間

      2. 瓦解競爭對手的慣性生存條件

      3. 跨界打劫的本質:場景轉換與用戶體驗

      案例解析:誰奪走了分眾傳媒的電梯生意

      六、創新思維——做別人不做的事

      1. 創新不是瞎折騰

      2. 創新不是耍小聰明

      3. 創新是“有中生無”

      4. 創新是發現更多可能性

      案例解析:在非洲賣得最好的中國手機品牌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更多>與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與數字化建設相關內訓課
      做最靠譜的中層---MTP中層管理技能訓練 互聯網時代下卓越領導五力模型 在互聯網時代做最靠譜的中層---中層管理技能提升 5G物聯網基礎與產業應用 企業私域流量池實踐 數字技術與數字經濟 《運用IE技術改善生產效率》 IE與標準工時應用實戰訓練
      張世民老師介紹>張世民老師其它課程
      雙碳目標下產業數字化轉型策略 產業升級:數字化轉型實踐策略 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商業模式創新 新基建:智能驅動與產業數字化 5G技術革命下的萬億級產業機遇 數字時代企業管理變革與創新營銷 萬物互聯:IOT應用解析與變革力量 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與數字化建設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誠聘英才  |  網站聲明  |  隱私保障及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京ICP備11016574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