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宋逸之 | ![]() |
課時安排: | 1-2天,6小時/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本課程針對黨政機關、企事業中高管理層等對象,通過數據化、結構化、圖形化、案例化等形式,將中國宏觀經濟的過去背景、當前形勢和未來趨勢進行系統梳理,并結合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5G、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演化和工業化4.0趨勢,分析我國經濟發展的新階段所面臨的新挑戰與新機遇。課程幫助學員如何識別新技術變革和新工業革命帶來什么結構性變化,以及如何影響產業的發展方向,并在此過程中如何創新企業商業模式,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增長。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2-11-15 13:54 |
課程背景:
在國內外環境巨變中,我國經濟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進程中,呈現一系列趨勢性變化。在此背景下,“新常態”也會伴隨新矛盾、新問題,“新常態”意味著新的發展環境的變化、新的動力的轉換、新的發展模式的升級,這都需要我們采取新的戰略來應對。在此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把握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過程中“變與不變”的因素,以此來調整我們的戰略方向,創新企業的商業模式。
本課程針對黨政機關、企事業中高管理層等對象,通過數據化、結構化、圖形化、案例化等形式,將中國宏觀經濟的過去背景、當前形勢和未來趨勢進行系統梳理,并結合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5G、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演化和工業化4.0趨勢,分析我國經濟發展的新階段所面臨的新挑戰與新機遇。課程幫助學員如何識別新技術變革和新工業革命帶來什么結構性變化,以及如何影響產業的發展方向,并在此過程中如何創新企業商業模式,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增長。
課程收益:
★ 快速系統梳理新經濟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和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經濟發展脈絡,了解當前經濟政策和社會熱點背后的本質原因及邏輯關系。
★ 掌握新經濟-新產業-新技術的內在關聯和影響中國未來20年經濟社會變革的結構性力量,把脈中國新經濟的驅動因素及未來發展趨勢。
★ 學會一套戰略分析框架和商業模式創新方法論,實戰性強,具有很強的轉化能力和落地效果。
★ 理清基于經濟、產業、技術變革的投資方向,識別由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帶來的的投資機會。
課程特色:
● 從全球政經的新格局、國內經濟發展的新常態、產業革命與數字技術的新經濟、增長邏輯與運營提升的新模式四個維度,視野開拓,融合了經濟、社會、歷史、技術、文化等多元要素,跨學科、跨知識點整合,拓寬學員分析問題的視野和構建宏偉的世界觀,提升綜合認知能力。
● 從政策宏觀、產業中觀、企業微觀三個層級立體化分析,結構化呈現政治經濟技術發展的脈絡、邏輯與規律,將現象與本質、認知觀與方法論、戰略與戰術統一起來成為整體,幫助學員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掌握“知道什么”與“如何做”的連貫體系。
● 通俗易懂,真佛只說家常話。通過通俗易懂詼諧的語言、身邊共同發現的經濟現象,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在引起學員極強的代入感和共鳴的同時啟發對未來的判斷和投資選擇。
課程時間:1-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黨政機關領導干部、國有企業中高層管理干部、民營企業負責人及中高層管理人員、MBA及總裁班學員
課程方式:講演結合+案例研討+互動研討+情景操練等,根據學員類型和學習風格做相應的調整。
課程大綱
第一講:新變局:全球政經的不確定性
一、二戰后的全球經濟秩序與博弈
1. 二戰后世界經濟格局演變三階段
2. IMF/WB/WTO構建世界經濟體系
3. 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霸權的開始
二、金融危機后的國際經濟格局
1. 西方的動搖與東方的上位
2. 蝴蝶效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
3. “逆全球化”挑戰
4. 復雜形勢中的中國角色
三、百年未有之政治變局
1. 全球政治格局:1VS3 的“斗地主”
2. 中美關系三階段:從合作到遏制
3. 中國入世,開始國運30年
4. SWIFT VS CIPS
5. 未來判斷:十大趨勢
第二講:新形態:中國經濟與產業研判
一、深化改革尋找新引擎
1. 中國新社會主要矛盾
2. “帕累托改進”的改革困局
3. 改革三大焦點:政府VS市場、國有經濟VS私有經濟、公平VS效率
二、經濟政策與改革脈絡
1. 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
1)弱化經濟增長速度的背后
2)結構性與體制性問題的突破
3)強刺激后的系統性風險防范
4)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
2. 從要素、投資驅動到創新驅動
1)要素驅動的底層邏輯改變
2)貨幣強刺激的失靈
3)“房住不炒”與房地產長效機制
4)中國產業升級的價值鏈表現
5)動力:新興數字技術和產業數字化
6)中美科技爭奪焦點與中國反遏制應對
3. 從供給側改革到“雙循環”戰略
1)戰略基點:擴大內需
2)戰略支撐:科技自立自強
3)兩個市場與兩種資源的新邏輯
4)內循環目標與關鍵舉措
5)內循環三條主線與機會
三、從5大結構性力量看中國經濟未來
1. 力量1:體制力量——一體化組織動員能力
2. 力量2:產業升級——制造業的價值鏈升級
3. 力量3: 穩定器——房地產與金融
4. 力量4: 經濟增長極——城市群與超級城市化
5. 力量5: 底盤——人口結構變化與危機
第三講:新經濟:5G技術集群與工業化4.0
一、技術發展與人類文明進步
1. 新技術革命的驅動因素
2. 新技術發展基本特征
1)綜合化
2)高速化
3)計量化
3. 人類技術發展的四個階段及影響
二、新經濟內涵剖析
1. 新的資源配置模式
1)從擁有到使用
2)從自建到整合
2. 新的技術內生動力
1)全球ICT發展
2)中國技術創新與全要素生產率
3. 新的產業發展模式
4. 新的消費與就業模式
5. 新的制度規則探索
四、5G:工業化4.0的鑰匙
1. 從1G到5G的技術創新歷程及影響
2. 5G特征及發展現狀:是對現有移動通信系統的全面革新
3. 5G的三大野心:VR、自動駕駛、IoT
4. 5G從技術標準到產業化之爭:中美歐三國殺
5. 5G產業鏈分析及全球布局
6. 5G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及未來趨勢分析
五、IoT(物聯網)
1. IoT概念、特點、趨勢
2. 全球IoT總體情況及發達國家IoT發展戰略
3. 中國IoT產業鏈分析
4. 消費IoT 應用與產業IoT應用
5. 中國IoT產業發展問題及對策
六、Blockchain(區塊鏈)
1. Blockchain概念、基本結構、關鍵機制與核心性質:如何創造信任
2. Blockchain產業總體發展與政策影響
3. Blockchain+跨境支付
4. Blockchain+全球貿易物流
5. Blockchain+供應來金融
6. Blockchain+征信
7. Blockchain前景展望
第四講:新模式:思維變革與模式創新
一、創新的邏輯
1. 宏觀:頂層制度設計創新
2. 中觀:產業選擇與產業融合
案例:美國的“A model”與日本的“J model”
3.微觀:4類創新
1)技術創新
案例:ARM——物聯網皇冠上的明珠
2)產品與服務創新
案例:喬布斯重新定義手機
3)流程創新
案例:尚品宅配的供應鏈流程創新
4)商業模式創新
案例:360“羊毛出在狗身上讓豬買單”的商業模式
二、創新方法論
1. 市場要素變化與消費者變化
2. 驅動力量
1)新技術疊加/迭代
案例:改變夏天的兩個女人——Wi-Fi與空調發明者
2)商業模式重塑
案例:江小白的“情趣用品”
3. 傳統產業轉型本質:對價值鏈揮刀自宮
1)價值鏈重構:加一加(增加)、減一減(減少)、乘一乘(創造)、除一除(剔除)
案例:如家4年4000店的“加減之道”
2)商業模式畫布:創造價值、傳遞價值、獲取價值
案例:足球俱樂部的經營之道
4. 中國的新經濟藍圖
1)互聯網+
2)制造業升級
3)大消費、大農業、大金融、大健康、大文化、大流通
四、商業模式的構成
1. 商業模式內涵
2. 商業模式特點
3. 商業模式與戰略的關系
4. 商業模式畫布
5. 商業模式邏輯:價值創造、價值傳遞、價值獲取
五、新技術應用的商業模式創新案例
1. 最具價值的三要素:用戶、數據、服務
2. 5G技術集群:智能底座、跨界融合
3. 360:用流量入口延伸價值鏈
4. 尚品宅配:利用技術驅動流程創新如何支持商業模式創新
第五講:課程收尾
1. 回顧課程
2. 答疑解惑
3. 布置作業
4. 合影道別
5. 課后服務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