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趙強海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國學智慧,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蘊含著古人的智慧與經驗,涵蓋經史子集,傳承著中華民族的道德倫理、人文精神。國學智慧,不僅教會我們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更引領我們追求內心的平和與智慧。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國學智慧如同一股清流,提醒我們回歸本真,反思內心,追求和諧與平衡。它讓我們在喧囂中找到寧靜,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實現個人與社會的和諧共生。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6-27 14:24 |
課程大綱
【課程背景】
前孫子者,孫子不能遺;后孫子者,不能遺孫子
—— 茅元儀
《孫子兵法》從誕生的那天起,就是一個傳奇,古今中外,無數人頂禮膜拜。在這部書中,蘊含了無數制勝謀略和秘密,后人也產生了很多問題:
● 問題1:孫子說:兵以詐立--不詐就不能戰場取勝么?
● 問題2:孫子說:上兵伐謀--伐交為什么會不如伐謀?
● 問題:3:孫子說:知彼知己--知彼知己一定百戰不殆?
● 問題4:孫子說:五事七計--現代場景到底怎么運用?
● 問題5:孫子說:不可先傳--為什么還要傳這本兵書?
軍事組織是人類歷史上效率最高的組織體系。兵法研究所提出的謀略之道、行動之法、攻守之宜、選將之理,不僅有助于政府的管理、企業的組織和商場的競爭,還有助于提高個人洞曉世事,練達人生的能力。閱讀《孫子兵法》,體悟經營之道,可以為自己開啟一個嶄新的視界。
與我們通常理解的中國的傳統智慧——調和論——不同,《孫子兵法》是中國文化競爭博弈智慧的一個重要體現,學用辨證,道術未裂,具有很強的實用、實戰價值。
《兵以利動:孫子兵法的競爭博弈智慧》課程,是專門為中高級管理者開設的管理素養提升核心課程之一,提供理論與實踐的辯證。
【課程定位】
為組織戰略貫徹創造共同語境
【三大基石】
課程基礎理論的選用,決定了課程的應用邊界和融攝力,決定了課程在實踐場景中的落地方向和落地程度。本課程以“文化-心理結構”、“系統思考”、“決策助推”為基礎理論基石,保證了課程的高度、寬度、厚度和溫度,方便中高層受眾從中能獲得觀點和碰撞,中基層受眾從中可學到知識和方法。
【五項收益】
● 收益1:生存法則--在國際政經地緣劇烈變動的時代重溫兵法思維
● 收益2:競爭思維--在中國文化智慧底層邏輯當代辨證中把握博弈
● 收益3:問題導向--讓所有學員帶著問題來,帶著思考和方法離開
● 收益4:內化訓練--促使管理智慧與崗位經驗相結合是課程的目標
● 收益5:重構范式--重構管理者應對當前不確定性環境的思維范式
【四個亮點】
● 跨學科:管理實踐、經濟政策、文化邏輯、歷史經驗,助推“拓展視野”
● 跨文化:東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學北學,道術未裂,助推“融會貫通”
● 重案例:探賾索隱、鉤深致遠、古今中外、言之有據,助推“借鑒創新”
● 重實操:底層邏輯、科學理論、實用方法、簡單工具,助推“即學即用”
【課程對象】
1、組織機構中的中高級管理者
2、組織機構的中青年儲備干部
【培訓形式】
根據課程需求及教學協商,設計組合培訓形式:
● 線下課程:通過定期安排的課程,系統學習
● 教練助推:通過教練的助推引導,學練合一
● 線上答疑:針對課程的相關問題,定時答疑
● 定期復盤:根據教學的具體需求,組織復盤
【課程時間】
1-2天 (6小時/天)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課程背景
1、歷史智慧
(1)痛點:智慧風險與不確定性
(2)起點:還至本處,愿樂欲聞
(3)支點:日光之下,并無新事
2、職業素養
(1)不知不覺的“職業脫軌”
(2)引人深思的“素養模型”
(3)管理的挑戰“沒有新事”
(4)競爭智慧是一種“負熵”
第二部分:見字如面--孫子與《孫子兵法》
1、“孫子”其人--三事
(1)齊人孫武
(2)吳宮教戰
(3)柏舉之戰
2、《孫子》其書--四最
(1)中國現存最早的一本兵書
(2)中國古代最好的一本兵書
(3)中國最入人心的一本兵書
(4)中國具有世界影響的兵書
第三部分:三常道--《孫子兵法》與中國文化
1、常道一:一個天下--久分必合(周期性)
(1)三個特征
(2)兩股力量
(3)三個中心
(4)兩個周期
2、常道二:兩個盲區--文明早熟(兩面性)
(1)“一家”與“百家”共生
(2)“和諧”與“競爭”共存
3、常道三:兩個辯證—底層邏輯(系統性)
(1)思維辯證--對立統一(兵陰陽)
(2)行為辯證--時空時位(虛實論)
第四部分:六詭道--《孫子兵法》與競爭博弈
1、詭道一:廟算--因利制權
(1)“筭”的原則
(2)“筭”的條件
2、詭道二:全爭--戰略結構
(1)伐謀:戰略定位
(2) 伐交:資源組合
(3)伐兵: 勝于易勝
(4)攻城:為不得已
3、詭道三:擊虛--主攻方向
(1) 避其實
(2)沖其虛
(3)奪其心
(4)致其虛
(5)鎰稱銖
4、詭道四:出奇--戰術手段
(1)案例辯證一:鄧艾襲蜀
(2)案例辯證二:仁川登陸
(3)案例辯證三:諾曼底登陸
5、詭道五:齊勇--組織保障
(1)選將、練卒
(2)愚兵、投險
6、詭道六:任勢--借力打力
(1)知勢
(2)乘勢
(3)造勢
第五部分:大道至簡--職業素養精進的簡化步驟
1、第一步:一條途徑--精進不迷路
2、第二步:三種境界--自查有標準
3、第三步:十六字訣--高人常提點
4、第四步:入手之處--小心自求證
第六部分:《孫子兵法》原文導讀
注:此部分內容根據現場情況隨機安排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