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孔祥訓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領導力,是一種獨特的魅力與能力,它激發團隊潛能,引領前行方向。優秀的領導者,不僅具備卓越的戰略眼光和決策能力,更懂得傾聽與理解,能夠激發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他們以身作則,為團隊樹立榜樣,通過有效的溝通和協調,凝聚團隊力量,共同實現目標。領導力并非只屬于高位者,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提升自己的領導力,成為團隊中的佼佼者。因此,我們應該不斷追求領導力的提升,以更好地引領團隊,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3-07 14:09 |
【課程背景】:
伴隨著西方工業文明的發展,誕生了領導力管理這門學科,在那個資源豐富、商品匱乏、需求旺盛、市場尚未成熟的時代,管理無疑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確保了商品通過非技術性勞動者的雙手又快、又多、又好地產出并流向市場。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競爭的加劇、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增長,企業原先那種靠管理來保持穩定、統一、進行專業化分工作業的經營模式已經難以為繼,越來越需要管理者發揮一種影響力,去推動那些具有多樣化技能的知識性工作者進行協作與創新,才能獲得生存與發展,而這種影響力必須通過“領導”才能實現。
盡管時代在呼喚“領導”,但我們面臨的問題恰恰是管理過度,領導不足。其實,西方的學者和管理者們自二戰以后便已察覺到這個問題,并且將研究的視角從管理轉向領導,隨之誕生了領導特質、領導行為、領導權變、領導魅力、領導變革等一系列領導理論。這些理論的誕生無疑為領導力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它們的共同缺陷是只著重于現象的描述,囿于一隅,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盡管當今最前沿的研究已發展到以價值觀為導向的領導力理論階段,但是該理論沒有告訴我們領導者應當樹立怎樣的價值觀,應當建立怎樣的價值觀培養體系。由此看來,我們迫切需要對自身零碎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整合,得出領導學本質人性規律的揭示,并最終找到一條普適性的、易知易行的領導學成功規律。然而,面臨當前浩如煙海的領導力理論,卻讓人無所適從,迷失了方向。這正如斯圖爾特·克雷納在《管理百年》中寫到:“雖然目前管理者們都渴求清晰、不模棱兩可的信息,但他們現在卻得不到。他們浸淫在討論如何創造國際化組織的報告和書籍之中,但他們還是不停地問:這是什么意思?在對大型國際化公司進行詳細的案例研究之后,我們得到很多知識,但卻都是些支離破碎的知識。”到此,我們不禁要問:難道結果真如克雷納所說的那樣:管理只有永恒的問題,沒有終結的答案?
事實上,中國古代的圣哲們卻認為,確實有這么一條修齊治平之道可以讓我們認識和把握。只是我們自身對傳統文化的斷檔和膚淺,導致了我們對圣哲思想的忽視與偏見。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領導哲學從闡釋世界與人生最本源的規律出發,得到了對領導理論最精辟的闡述和分析,并且對領導的內涵做出了最為本質和精準的界定。“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變;不明其得失,無以獲從入之途。”一個經歷了千百年考驗并至今還在廣為流傳的思想,如果不具備內在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那它一定無法源遠流長。毫無疑問,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儒家思想領導哲學在當今的管理實踐中仍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課程特點】:該課程以儒學(兼具道家和佛家)智慧為根基、以德為根本;以歷史典故和現代企業案例為佐證,具有道術兼備、古今相合、中西融會的特點。
【課程時間】:3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企業中、高層管理者,想發展自身領導能力的各領域高階人士
【課程收獲】:
1、徹悟領導智慧的從入本源
2、掌握儒家修身的根本方法
3、建立中和平淡的領導心境
4、修持持經達權的中道智慧
5、提升知人善任的領導德能
6、步入永續經營的領導妙境
【課程大綱】
第一講:《德》之高層塑造
一、德之君子務本
(1)“德”字的闡述和剖析
(2)“德者”警句-《論語-為政》
(3) 領導者的德行和組織前景
(4)《六德和六藝》高層 滲透
二、德之根基—尊道和重德
(1)老子之論:德是道的延續
(2)莊子之論:“九征”看人之道
(3)釋迦之論:以德服世的綱紀
(4)孔子之論:《為政》要訣示德
三、上善若水
(1)效法水德的涵養提升
(2)公司高層德行-六大工具
(3)高層德行實施-七大步驟
第二講:《義》之心態塑造
一、“義”的來源與含義
(1)“義字”的內涵和釋義
(2)“義行”因果論
(3)從“義行”看領導等級
二、“義以生利”的管理價值論
(1)“義”的四大假象
(2)“義”的四要素剖析
(3)君子和常人的義舉所悟
三、“義”的層次和修為
(1)六義層次論
A:正義 D:義氣
B:道義 E:信義
C:見義勇為 F:情義
(2)領導力的本真義的論述
四、領導的根本任務:立人達人
(1)仗義疏財
(2)義薄云天
(3)孟子結義 誠博天下
(4)“義態”的五大層次
第三講:《忠》之修己以敬
一、“忠”之闡述及影響
(1)什么是忠?忠的闡述
(2)“忠”的影響力
(3)“忠”的層次論
二、樂天知命-忠恕而已
(1)“忠恕”是領導心性提升的本源
(2)“忠”的四要素
三、“忠”要反躬自省-見賢思齊
(1)忠誠是內在精神系統的修煉
(2)忠誠成就自己
A:陳平忍辱苦讀書
B:朱元璋放牛讀書
C:匡衡鑿壁偷光 D岳飛學藝
四、《忠》的修身要訣
(1)儒家文化談-忠誠
(2)情緒調控-領導者自我情緒管理的中和之道
第四講:《和》之中層塑造
一、文而化之:建立以價值觀為導向的企業中間力量
(1)“和”的由來和價值確立(六和敬)
(2)身體力行:價值觀推行的布道者
二、感而化之:確立以孝悌為基礎的團隊塑造
(1)百善孝為先-孝感融和
(2)孝道-中層管理價值體系
三、安而化之:把握修己安人的“五美”“四惡”
(1)基層不安的五大原因
(2)中層安人的五大法則
(3)儒家安人的“尊五美”“屏四惡”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