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2022  財務  微信  法律    網格化  管理  營銷  總裁班  安全 

      應急救援之院前急診急救

      主講老師: 張吉泉 張吉泉

      主講師資:張吉泉

      課時安排: 1天,6小時/天
      學習費用: 面議
      課程預約: 隋老師 (微信同號)
      課程簡介: 通過學習,使我們能夠做到從“第一目擊者”變成“第一施救者”; 學員素質達到國內紅十字救護員的程度!正如美國心臟協會所倡導的那樣“全為生命”!
      內訓課程分類: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更新時間: 2023-02-14 09:26

      《應急救援之——院前急診急救》

      主課人:張吉泉 

      【課程背景】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自然災害并未減少;伴隨生活水平的提高,突發疾病與意外仍時刻威脅著我們的生命安全,掌握一些常用的急救知識已經成為我們當下每一個公民的基本素養。

      【課程收益】

      通過學習,使我們能夠做到從“第一目擊者”變成“第一施救者”;

      學員素質達到國內紅十字救護員的程度!正如美國心臟協會所倡導的那樣“全為生命”!

      【課程特色】

      全是干貨,沒有廢話,思維邏輯清晰,聽的懂、學的會,用的到;現場答疑;

      【課程對象】

      全體員工。

      【課程時間】1

      【培訓方式】講解+互動+答疑

      【課程大綱】

      應急救援——院前急診急救

      一、國際醫療救援求救電話

      (一)美國 911

      (二)法國 15

      (三)日本 119

      (四)中國 120 

      (五)香港特區 999

      二、應急救援的內容

      (一)止血與包扎

      1、敷料與繃帶的止血與包扎

      (1)將敷料(紗布)覆蓋在傷口上,用繃帶在一定壓力繞肢體纏繞4-5層,繃帶尾端中心撕開,繞肢體打結。

      (2)敷料要有足夠的厚度,敷蓋面積要超過傷口至少3厘米。

      2、外出血的止血方法

      直接壓迫法:如果傷口無異物,可使用敷料、干凈的布或手絹直接壓迫,注意壓力必須是持續的,不可時緊時松。

      間接壓迫法:如果傷口內嵌入較大異物(如刀、玻璃碎片)時,不要自行取出,將大量敷料放于異物周圍并包扎固定。

      3、注意事項:

      (1)傷肢抬高與止動。(減少出血)

      (2)如果沒有三角巾時可選繩、領帶、腰帶吊掛上肢。

      (3)當上肢或下肢動脈出血時,原則上不用電線(如充電器線/細金屬線等物)充當止血帶。

      (4)遇有刀及其它金屬或非金屬類銳器物刺入人體時,請勿隨意拔出,到醫院后處理。

      (5)如使用敷料+繃帶包扎后一定要按壓指(趾)甲后松開,如果2秒內甲床由白變紅時說明包扎的松緊度合適;

      (二)胸、腹部外傷

      1、胸部開放性外傷

      胸部傷口極易形成氣胸,如有刀或其它異物時切勿拔出,如果已有傷口且沒有三角巾與敷料時,用塑料袋套手按住傷口,此時傷員不能深呼吸,周圍人立刻撥打120求救,原則上原地等待求援而不要走動。

      2、腹部開放性外傷

      也可以用塑料袋套手按住傷口(腸管外露時詳見內臟溢出的處理)。

      (三)骨折

      1、骨折的識別與評估

      傷員患處疼痛與腫脹,且不能完成指令性動作,同時伴以下三種情況之一者,可確診骨折。

      (1)畸形。

      (2)反常活動。

      (3)骨擦音/骨擦感。

      如不能確定是否骨折時一律按骨折處理。

      2、骨折的處置程序:

      (1)止血、包扎與固定。

      (2)常用的方式是使用雙側夾板、木棍,也可將患肢與健肢同時捆綁固定。

      (3)上肢骨折時也可利用領帶、腰帶、三角巾或上衣來吊掛患側上肢。切勿將有外露的骨折端推回傷口內,防止增加傷口感染與損傷血管與神經的機率。

      3、骨折的處置原則:患肢制動,等待救援!

      (四)特殊傷的處理

      1、斷指(趾):機器碾壓、刀砍傷等使指(趾)完全離斷。如果保存良好6-8小時內,斷指再植的成功率很高。

      保存方法:手絹或布包裹,放入塑料袋內,再放入裝有冰塊的容器內。

      2、腦脊液耳鼻漏

      頭部受傷較重,可引起顱底骨折,腦脊液可沿耳、鼻外流,并混有血液并不凝固。處理:不可堵塞(防顱內感染),傷員平臥,傷側向下,用紙巾將流出液體擦除,等待救援。

      3、重大傷口與骨折

      不可將外露的骨折端推回,(防加重感染及損傷神經與血管)止血包扎并簡單固定,不可用水沖洗傷口,且不能外用藥物,撥打120,等待救援。

      4、腹腔內臟溢出

      腹部受刀傷、槍傷等,腸管可從傷口溢出。

      5、腹腔內臟溢出:

      傷員平臥,用大塊濕敷料或干凈的濕布蓋住傷口與腸管,再用另一塊布做一環形圈套在腸管周圍,再用一個大碗全部扣住,再用三角巾或再找一塊布將碗與身體固定。

      (四)踝關節扭傷

      特點:皮膚無傷口,局部腫脹。

      處置  

      1. 患肢抬高,制動。

      2. 冰塊冷敷(72小時)。           

      3. 醫院拍X線,確定是否骨折。

      (五)脊柱外傷

      傷者禁止搬運!原地等待救援。

      (六)凍 傷

      1、發生凍傷時要注意保暖,絕不用雪搓或冷水泡(將加重凍傷)!

      人體易發生凍傷部位:雙耳、雙手、雙腳(帽/耳包、手套、鞋)凍傷復溫方法

      快速復溫和緩慢復溫。

      2、快速復溫適宜體格健壯的情況,并且當地具有一定的醫療條件。其方法為將凍傷的部位放在40°C-42°C的溫水中,并輕輕按摩其肢體,促進循環和復溫,體溫恢復正常10分鐘后,從浴盆中移出擦干,用厚暖的棉被包好,繼續保溫。

      3、緩慢復溫比較安全,也常被采用,但復溫過程較長。

      (七)中 暑

      中暑處理

      發現有高溫中暑者,應立即將中暑者從高溫或日曬環境中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用冷水擦浴,濕毛巾覆蓋身體,電扇吹風,或在頭部、腋窩置冰袋等方法降溫,并及時給中暑者口服水或鹽水,嚴重者送醫院治療。

      (八)有害氣體中毒

      1、懷疑可能存在有害氣體時(異常氣味),立即將人員轉移到通風良好處休息,搶救人員應在做好自身防護( 如帶防毒面具或濕毛巾 )后,才能執行施救任務,將中毒者轉移到空氣新鮮處。

      2、對已昏迷中毒者應開放氣道,解開領扣,褲帶等束縛,有條件給予氧氣吸入,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心肺復蘇,并撥打120救治。

      3、迅速查明有害氣體的名稱,供醫務人員及早對癥治療。

      4、昏迷者要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避免嘔吐物吸入氣管。

      (九)觸 電

      處理

      1.、考慮到或想到可能是觸電時,首先要切斷電源(也可用木棍或竹棍斷開傷員與電源)。

      2.、斷電后迅速將患者移到離現場十米以外的地方。

      3、夜晚要自帶手電等照明設備。

      4、遇到高壓線觸電,死亡率接近100%,我們能做的只能是撥打求救電話,如119。

      (十)燒傷與燙傷

      1、對電灼傷,火焰燒傷或高溫氣、水燙傷均應保持傷口清潔,傷員的衣服鞋襪用剪刀剪開后除去,傷口全部用清潔布片覆蓋,防止污染,四肢燒傷時,先用清潔冷水沖洗,然后用清潔布片或流水線紗布覆蓋送醫院。

      2、強酸或堿灼傷應立即用大量清水徹底沖洗,并迅速將被侵蝕的衣物剪去,為防止酸,堿殘留在傷口內,沖洗時間一般不少15分鐘。

      3、切忌在燒傷和灼傷創面敷擦任何東西和藥物。

      如果皮膚沒有破損而僅有水泡:

      1.用自來水連續沖洗15分鐘以上。

      2.如果燙傷部位有衣物與皮膚粘連,連續先用自來水或涼水沖洗降溫但不要拿掉(易將皮膚撕脫),不要碰破皮膚上的水泡。

      (十一)擠壓傷

      1、擠壓時間短時應盡早搬除擠壓物,并盡快將傷員移至安全地帶。

      2、擠壓時間較長時需先在受壓部上部需用止血帶后再搬出擠壓物。

      2、有傷口時包扎傷口,懷疑有骨折時或肢體腫脹時,予以簡易夾板超關節固定。

      3、擠壓后的患肢嚴禁抬高、按摩、熱敷。

      (十二)踩踏事件

      是指在某一事件或某個活動過程中,因聚集人群過度擁擠,致使部分人因行走或站立不穩而跌倒,未能及時爬起,被人踩在腳下或壓在身下,短時間內無法及時控制的混亂場面。

      在空間有限、人群又相對集中的場所,例如球場、商場、狹窄的街道、樓梯、超載的車輛、航行中的輪船上,都存影劇院、酒吧、夜總會、宗教朝圣的儀式上、在發生踩踏事故的潛在危險。當身處這樣的環境時,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注:避險原則:

      1、不要在人群擁擠的地方停留

      2、在公共場所發生意外情況時,要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有序撤離。

      3、發現悅亂人群向自己方向涌來時,要快速到一旁,或在附近的墻角跨下,等人群過后再離開。

      4、萬一被卷入擁擠的人群,要保持鎮靜,順人流方向走,千萬不要彎腰提鞋、系鞋帶兒或拾物。

      5、發現前面有人突然摔倒,立即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6、在擁擠混亂的情況下,要雙腳站穩,保持身體平衡,抓住身邊的欄桿、柱子或看臺的椅子等物。

      7、被人群擁著前行時,要撐開手臂放在胸前,背向前彎,形成一定的空間,以保持呼吸道暢通。

      8、萬一被人擠倒在地,不要驚悅,設法使身體蠟縮成球狀,雙手緊扣置于頸后,保護好頭、頸、胸、腹等重要部位,如有可能,要設法靠近墻壁或其他支撐物,并盡一切可能盡快站起來。

      9、最安全的辦法:在家看電視直播!

      (十三)寵物咬傷

      如果傷口處理不當,受傷者最大的危險就是患上狂犬病,又稱為恐水癥,而這種病屬于可防不可治的病一但發病就是100%死亡。

      傷口正確方法處理

      1、擠出傷口內血液:

      2、用自來水沖洗傷口同時,再次擠壓或讓別人幫助擠壓傷口放血、或用拔火罐。

      3、立即到當地疾控中心打狂犬疫苗。

      4、到醫院處理傷口,原則上傷口不包扎。

      注意:傷口無論輕重一定要打狂犬疫苗!如果傷口較深,建議同時使用破傷風抗毒血清。

      (十四)毒蛇咬傷

      在草叢與樹林里多易被蛇咬傷。蛇咬傷后皮膚會留有牙痕,毒蛇的牙痕前端有兩個毒牙痕。

      處理如下:

      1、傷員立即休息,不要活動(以免加速毒液吸收)。

      2、傷肢放到低位。

      3、傷肢的上端立即繃帶、布條或電線等由近心端(傷口的上端)連同衣、褲一起捆扎,但松緊要適度。

      4、不要切開或擠壓傷口,也不要用口吸吮傷口(防毒液經口腔吸收)。

      5、撥打120電話,等待救援。

      6、無毒與毒蛇咬傷鑒別不清時,按毒蛇咬傷處理。

      (十五)地 震

      1、室內的避震方法 

      從地震開始到房倒屋塌,一般需要10-15秒時間,安全地區為室外的寬闊平坦地帶,如果居住處為高層樓房就要迅速找到相對安全的 “ 三角空間 ” 地帶 ,如衛生間、儲藏室、廚房、金屬管道較多的房間,并迅速關閉電源與火源;頭部盡可能靠近墻面,并利用被褥、枕頭及皮包等物品保護頭部。

      室內三角空間:墻角、墻根、結實的家具。(立柱頂千斤)

      2、室外的避震方法

      注意保護頭部,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

      盡量避開高大建筑、立交橋、遠離高壓線、化學與煤氣危險品。

      野外遇地震時避開山腳、陡坡(防滾石與滑坡)。

      海邊、湖邊遇地震時迅速離開海(湖)岸邊(防止海嘯發生)。

      駕車遇到地震時避開立交橋、陡崖、電線桿等地,選擇空曠地停車。車內應備有逃生錘,手電、飲用水與壓縮餅干等食物,以備不測。

      (十六)車 險

      1、駕車應養成系安全帶的習慣,遇到水災或車禍時,車內應備有逃生錘,手電、飲用水與壓縮餅干等物品,以備不測。

      2、乘坐公交車應注意逃生錘的位置,遇險時首先要抓牢扶手,同時要重點保護頭部,必要時利用逃生錘自救與救人。

      3、汽車肇事:十次肇事,九次因為車速快!

      (十七)火 災

      火場煙霧的蔓延速度是火的5~6倍,煙氣流動的方向就是火勢蔓延的途徑,溫度極高的濃煙在2分鐘內就可以形成烈火。

      機制:燒傷、有毒氣體、顆粒性煙塵與缺氧。

      1、現場救助措施:

      (1)頭腦清醒

      (2)判斷火源、火勢、確定逃生路線

      (3)報警119

      (4)早撲滅(在30秒至1、2分鐘內將火撲滅在萌芽狀態)。

      2、火災現場逃生:

      開門前應先用手探查門的溫度,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進,防止踩踏,火小時,浸濕外衣,披濕棉被沖下樓梯,被迫跳樓高度在2層樓時,先扔下棉被、床墊等物,跳時要縮小落下高度。   

      3、火災發生時不要乘電梯!

      4、高樓遇險逃生方法

      (1)家中應備有如高樓緩降器、救生繩、直徑4cm×60cm木棍、斧子、手電、雙肩包與手套等逃生設備。

      (2)開門前應該用手觸摸一下門的把手,如果燙手或者煙霧從門縫中往里鉆,則說明外面的火已經很大,千萬不要打開房門。

      (3)防盜窗的開啟:用牛仔褲浸濕后捆綁在欄桿上,配合長木棍類物品使用。(4)帶手套、換上寬松的休閑衣褲與鞋,背雙肩包(可攜帶隨身的貴重與生活物品)將救生繩一頭捆綁在三人沙發、大型家具、暖氣管(后者要試拉)等物,另一頭捆綁在自已的腰部,試著將沙發/大型家具拉到門窗處卡住后,人從窗戶或防盜窗處逃生。

      (5)家中無逃生設備時,用鮮艷的衣褲或布,在陽臺向外大聲呼救或撥打119。

      5、日常防火災的注意事項

       (1)不要用布簾遮擋電器散熱孔。       

       (2)不要在一個插線板上同時連多個大功率電器。

       (3)不要在電暖器上烘烤衣物。

       (4)不要長時間開電熱毯(電褥子)。

       (5)不要長時間不拔插頭。

       (6)不要在樓道堆放雜物。

       (7)使用使用合格的電器產品、如插頭與插座、控溫電水壺、電熱鍋等。

       (8)出門前別忘關掉總電路和煤氣總閥門。

      (十八)電梯遇險

      如果電梯失去控制,急速下墜時,此刻我們要保持鎮靜:

      1. 以最快的速度,從底部向上把每一層樓的按鍵都按一下,(記住:從下向上!)哪怕燈不亮都要按;

      2. 如果電梯內有把手兒一定要用手握住,減緩落地時的沖擊;

      3. 整個背部和頭部緊緊貼在電梯內墻,呈一直線,同時膝蓋呈彎曲形狀態。

      (十九)傷員轉移與搬運

      1、原則:傷員受傷嚴重或有多處創傷,應就地檢查并早期處理(止血與包扎),當環境不安全(附近有燃燒的油罐或液化氣罐,或地震現場等)時,必須將傷員轉移到安全地方。方法如下:

      2、扶行法:傷員意識清,單側下肢受傷但無骨折,上肢沒有或輕傷。

      3、背負法:意識清、老弱或年幼、體型較輕,長距離運送的病員。

      4、拖行法:下肢受傷或有骨折,必須用毛毯或被褥等移動。

      5、爬行法:適用空間狹窄或有濃煙的環境轉移傷員。

      (二十)心肺復蘇

      當120急救人員趕到前,我們能做些什么?

      胸外按壓+人工通氣,如果有AED(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時,我們要學會使用。

      1、識別心、肺功能與開放氣道

      2、按壓部位:雙乳頭與胸骨聯線交點。

      3、胸外按壓時提醒注意

      (1)手法 無固定(只要手掌根用力即可)。

      (2)在120到來前我們只需要持續胸外按壓!

      4、開放氣道原理 (圖解)

      (1)在人工通氣前,先要開放氣道,然后捏住病人的雙側鼻孔口對口用力吹氣,當對方胸廓起伏時,證明通氣有效,胸外按壓與人工通氣的比例是30:2 。

      (2)雙人操作人呼通氣時,胸部按壓一定要停止。                              

      (3)如果不愿意為病人口對口人工通氣時,只要持續胸外按壓也可以!

      5、高質量 CPR 的具體要求

      (1)按壓的頻率:100-120次/分。

      (2)按壓部位與深度:雙乳連線的交點;5-6厘米。

      (3)每次按壓后,胸廓充分回彈。

      (4)保持有效通氣,但時避免過度通氣。

      (5)盡可能減少中斷的次數(如果必須中斷,例如移動體位、輪換、識別與評估 等時間<10秒)。

      6、 AED(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

      AED(電除顫) 的特點

      (1)安全可靠

      (2)準確性高

      (3)反應迅速

      (4)操作簡單

       三個按鈕:綠-開關;黃-識別;紅-除顫。

       兩個電極:A-左胸心尖;S-右鎖骨下胸骨右緣。

      (5)體積輕巧

      (6)一機多用(除顫+監護)

      AED(電除顫)的操作

      (1)當 AED 語音提示除顫時,首先選擇除顫,再進行胸外按壓與人工通氣,也就是CPR 。

      (2)無除顫心律時,多為無除顫心律或直線)先做CPR。

      (3)強調一次除顫后不做生命評估,而是立刻做5個周期的30:2的CPR,大約時間2分鐘。

      (4)患者胸前有金屬配件須移開,胸部潮濕可用毛巾擦干;女性胸罩有鋼圈,因此,要移開;清理干凈患者身上的藥膏;避開如病人安裝有心臟起搏器(將電極片移開),總之,干凈、干燥、無金屬、無人接觸。

      (二十一)海姆立克急救法

      1、海姆立克氏”是美國外科醫生 海姆里斯 于1974年發明的一種針對氣管異物的急救法,該方法操作易學、易會。其具體操作方法是:

      2、意識尚清醒的病人可采用立位或坐位,搶救者站在病人背后,雙臂環抱病人,一手握拳,使拇指掌關節突出點頂住病人腹部正中臍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壓在拳頭上,連續快速向內、向上推壓沖擊6—10次(注意不要傷其肋骨,對老人要注意)。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更多>與應急救援之院前急診急救相關內訓課
      企業直播師 國學思維和現代管理智慧 快速閱讀精品課 結構思維力—思考表達利器 下筆有神——5步寫出好文章 培訓師如何快速把好書變好課 悅讀者—用拆書法高效閱讀 七步成詩
      張吉泉老師介紹>張吉泉老師其它課程
      中西醫結合談養生 職場與健康 應急救援之院前急診急救 醫學科技的未來干細胞 醫患溝通無極限 社區/家庭中急危重癥病人的早期識別與評估 女人的常見疾病與生活習慣 進入冬季,我們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誠聘英才  |  網站聲明  |  隱私保障及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京ICP備11016574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