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2022  財務  微信  法律    網格化  管理  營銷  總裁班  安全 

      高潛人才“DNA”解碼 高潛員工識別及勝任力模型的應用

      主講老師: 欒光宇 欒光宇

      主講師資:欒光宇

      課時安排: 2天,6小時/天
      學習費用: 面議
      課程預約: 隋老師 (微信同號)
      課程簡介: 據統計,高潛人才未來成功的概率3倍于普通人才!如果你的企業員工隊伍中高潛人才的占比提升10%,那么企業未來優秀員工隊伍的占比將提升30%! 目前階段,企業在構建高潛人才團隊的過程中通常存在以下三個主要問題: 1. 高潛人才如何識別? 2. 高潛的標準是什么? 3. 高潛人才的識別過程太復雜、周期太長、成本太高,而且識別結果還不夠準確; 4. 更重要的是,人力資源自身缺少落地工具,而業務部門又不愿意介入太深,最后高潛識別常常不能有效進行。 本課程就是針對企業“高潛識別”的四個問題點進行培訓,以
      內訓課程分類: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更新時間: 2022-11-15 12:57

      課程收益:

      ● 讓參與學員能夠掌握“高潛人才”識別技術和落地工具

      ● 解決企業“高潛人才”管理的四個問題點:標準、識別、準確度和管理實踐落地

      ● 組織能夠建立起高潛人才能力矩陣,做到人員能力數據化管理

      ● 人力資源部門能夠掌握高潛人才識別與能力管理的核心方法和工具:為后續的人才管理應用落地打下良好的專業基礎

      ● 通過學習,學員能清晰認識到“高潛”人員和一般人員的深層次本質差異,在人才選拔方面準確識別優秀人才的幾率大幅提升

      ● 通過方法和工具的學習,能夠在實際工作中提升整體人才隊伍的培養效能,為企業經營提供巨大幫助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人力資源從業者

      課程方式:案例分析+視頻互動+情景模擬+實操演練



      課程大綱

      第一講:謀篇:緒論

      一、前言:學習規則介紹

      1. 方法落地關鍵:先固化、再優化

      2. 小組學習規則:小組學習、積分制

      二、人力資源管理需要掌握的經濟學知識

      1. 勞動力資源的稀缺性

      2. 效用最大化原則

      3.勞動力市場價格確定

      4. 勞動經濟學基本研究方法

      5. 勞動力市場均衡的意義

      6. 人口與均衡工資率

      7. 資本存量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

      三、定位人力資源工作

      1. 發展演進

      案例:HRBP在IT高科技企業的產生與發展

      案例:共享中心管理模式在傳統企業的實踐應用

      2. 管理環境變化

      1)外部挑戰

      2)內部挑戰

      3. 人力資源工作新的核心關注點

      1)人力資源管理核心四件事

      2)高效人力資源工作的落腳點:關注“人”的核心能力素質管理


      第二講:道篇:高潛人才的人才標準

      一、定位高潛人才

      案例:高潛人才對于門店增長的作用

      案例互動:高潛人才的發展路徑及管理制度

      1. 高潛人才的標準

      2. 高潛人才的衡量指標

      案例:某上市連鎖零售企業的高潛人才的衡量指標:貢獻度對比圖

      案例:高潛人才的人才選拔思路:看背景VS看特質

      二、高潛人才的識別思路和工具

      1. 高潛人才識別戰略解碼

      案例:高潛人才的人才選拔思路:看背景VS看特質?

      2. 高潛人才識別ACR模型:能力與資歷、特質、結果

      3. 科學識別基礎:高潛人才的崗位畫像

      1)崗位說明書

      2)任職資格

      3)崗位價值分析

      4)勝任力特質

      案例互動:某上市公司領導干部高潛人才的勝任力特質


      第三講:道篇:勝任力常見方法論

      一、基本概念

      1. 勝任力的兩個基本假設

      2. 勝任力與工作的相關性

      3. 管理場景思考

      4. 勝任力概念、特征、作用及構成

      二、常見方法論及工具

      1. 勝任力常見構成及不同企業需求的對應選擇

      2. 勝任力建模常見方法論及工具

      3. 工作行為與勝任力特征的相關性(重點)


      第四講:術篇:勝任力建模常用方法

      一、古典建模方法

      1. 古典建模方法

      案例互動:古典方法優勢與局限

      案例:共享中心崗位勝任力模型

      案例和點評:勝任力模型和績效管理

      案例和點評:勝任力模型和推行最佳業務實踐

      二、基于人格特質理論的現代科學建模方式

      1. 卡特爾人格特質理論

      2. 測評的應用及優越性

      案例互動:學員現場測評識別高潛人才潛質

      案例互動:現場解讀學員報告


      第五講:術篇:勝任力建模常用套路

      一、建模方式建議

      1. 方法優劣分析與建議

      2. 構建思路

      二、建模工具怎么選?

      1. 科學測評工具

      1)16PF

      2)大五人格

      3)大七人格

      4)霍蘭德

      2. 娛樂測評工具

      1)DISC

      2)九型人格

      3)性格色彩學

      3. 古典方法

      三、建模常見流程

      1. 標準流程

      現場互動:確定學員企業建模流程

      四、建模需要準備的資料

      1. 崗位資料

      2. 績效數據

      3. 樣本資料


      第六講:術篇:案例實操演練

      一、案例:找到高潛銷售人才

      1. 項目背景介紹

      案例互動:解決方案+解決思路

      案例互動:學員實操

      案例互動:課堂出成果

      案例和點評:勝任力模型和推行最佳業務實踐

      二、勝任力建模需要規避的誤區

      1. 常見誤區:指標混淆

      2. 常見誤區:指標矛盾、追求完美員工

      3. 常見誤區:錯把無法清晰界定的詞條當作勝任力特征

      4. 常見誤區:任職資格與勝任力混淆

      5. 常見誤區:認知誤區

      案例互動:崗位勝任力指標糾偏


      第七講:模之后做什么

      一、人才篩選漏斗機制

      1. 篩選漏斗的結構

      2. 篩選漏斗的常用工具

      3. 角色分工及操作規范

      二、真正的人才庫——人才能力矩陣

      案例:某上市公司人才能力矩陣在人才梯隊建設上的應用

      三、人才管理整體模型——人才管理九宮格

      案例:某行業領先公司的人才管理九宮格實踐分享


      第八講:法篇:建設高潛人才的人才梯隊體系

      一、構建人才梯隊建設的管理體系

      1. 人才梯隊培養模式

      2. 建立相關制度規范

      3. 人才梯隊建設的組織結構及角色分工

      4. 人才梯隊建設的成果固化:形成員工能力矩陣圖+任職資格體系

      二、對梯隊人才的激勵

      1. 梯隊人才激勵的三類典型方法

      1)精神激勵

      2)物質激勵

      3)情感激勵

      2. 梯隊人才激勵的難點與對策

      1)如何加強技能的獲取

      2)如何為技能分享鋪墊

      3)如何激勵技能傳遞與分享

      4)如何將創造的價值有效與激勵鏈接起來

      三、關鍵人才梯隊建設的管理評估

      1. 評價及獎勵直線經理們(包括目標崗位的現職人才)

      2. 設置關鍵人才梯隊管理和發展的指標

      1)前置性指標

      2)滯后性指標

      3. 關鍵人才梯隊管理質量指標跟蹤

      4. 指標監控矩陣

      現場微咨詢:學員企業高潛人才甄選解決方案,給出流程及方法建議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更多>與高潛人才“DNA”解碼 高潛員工識別及勝任力模型的應用相關內訓課
      招招制勝--對公客戶經理營銷實戰技能提升 向華為學奮斗:管理模式文化-機制-人才 華為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與運作實戰 基于貢獻的HW獎金獲取分享機制 基于貢獻的HW股權激勵ESOP工作坊 有效授權與積極反饋 團隊卓越:打造高效團隊 團隊協作五大障礙工作坊
      欒光宇老師介紹>欒光宇老師其它課程
      練就識人用人的“火眼金睛” 精準招聘與選拔 卓越人才“DNA”解碼 金牌店長甄選及崗位勝任力建模 卓越人才“DNA”解碼 金牌銷售的識別與勝任力技術應用 卓越人才“DNA”解碼 如何快速構建崗位勝任力模型 高潛人才“DNA”解碼 高潛員工識別及勝任力模型的應用 打造卓越人才“供應鏈” 利用測評技術進行人才梯隊建設 非人力資源經理的人力資源管理 成就卓越的HRBP進階之路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誠聘英才  |  網站聲明  |  隱私保障及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京ICP備11016574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