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泰豐 | ![]() |
課時安排: | 2天,6小時/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本課程以運營的邏輯、經營的思維和可落地的視角,從“產業”到“園區”再到“開發”,從園區開發的線性流程到多維聯動,從開發主體到相應實操落地,進行闡述,幫助學員、幫助企業進行完整的園區開發思考,必要時帶方案、帶資源,指導、支持學員項目推進。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10-31 09:27 |
產園園區開發與運營
課程背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總書記提及“產業”的次數多達24次;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強總理更是用了42次“產業”來做相關表述。國家的發展,關鍵是產業的發展;國際的競爭,尤其是在“鍛煉脫鉤”背景下的競爭,核心也是產業的競爭。產業園區作為產業的載體,在促進產業發展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產業園區的開發更成了繞不開的關鍵話題。
1、什么是產業園區,產業園區有哪些類型?
2、產業園區和產業的邏輯關系是什么,產業需要什么樣的園區?
3、產業園區的開發工作起點是什么、終點是什么、過程控制的關鍵點是什么?
4、怎么處理好產業園區的開發工作線性推進與多維度的聯動?
5、產業園區開發有哪些市場主體,“羊頭”和“狗肉”的背后是什么邏輯?
6、產業園區開發和產業地產應該是什么關系?
7、產業園區開發怎么做好基礎、做好生態,承載并助力產業的發展?
在產業園區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很多表象問題,看似無解,實際上都跟這些深層次的邏輯有關系。很多從業人員,包括有些管理人員對這些問題思考不透徹、考慮不全面,很容易出現實施策略上的偏差,有些園區開發甚至出現生搬硬套、經驗主義的做法,園區開發過程中就會更容易出現一些或大或小的經營想問題。
本課程以運營的邏輯、經營的思維和可落地的視角,從“產業”到“園區”再到“開發”,從園區開發的線性流程到多維聯動,從開發主體到相應實操落地,進行闡述,幫助學員、幫助企業進行完整的園區開發思考,必要時帶方案、帶資源,指導、支持學員項目推進。
課程收益:
● 從宏觀的層面厘清產業的概念、產業的痛點、產業園區的邏輯關系。
● 從大運營的角度理解產業集聚、產業生態總體思路下的產業規劃、招商、運營。
● 了解產業園區的多種表現形式,掌握其優缺點并加以運用。
● 學習并掌握產業園區相關的難點及思考、解決辦法,了解行業存在的亂象并知其所以然。
● 掌握運營邏輯統籌下的產業地產整體開發邏輯,能夠以點帶面、以面促點的理解整體工作和各專業板塊工作關系。
● 掌握產業園區開發的由本及末的邏輯鏈條,提高思考的深度,提升落地的效益和效率。
● 擴展并熟悉產業園區開發涉及的國民經濟計劃、產業政策、土地政策、財務稅收、工程建設等方面專業知識。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項目經理、招商人員、運營人員、產服人員、企業中高層管理者
課程方式:問卷調查+理論講解+分組教學+案例分析+互動問答+針對性研討
課程大綱
第一講:從產業看園區
——從美國“脫鉤斷鏈”,我國“積極應對”切入產業
一、產業的內涵和外延
1. 產業的定義以及從傳統文化中的產業
2. 戰略新興產業
3. 產業的分類和發展
1)產業的分類:三次產業分類、國際標準行業分類、中國產業分類
2)產業的發展階段
——我國已經是“制造業大國”
4. 產業共生
共生模型:“豐田主義”和“溫特爾主義”
案例:卡倫堡工業園的共生生態
融通發展:適合中國實際的產業組織形態
案例:深圳的融通發展之路
5. 產業集聚
工業互聯網:美國通用電氣的Predix平臺
6. 產業認知的誤區
二、產業對園區的需求
1. 該有的初心:產業園區服從于、服務于產業發展
2. 產業對產業園區的需求:地域需求、配套需求、技術需求、生態需求、政策需求、“人”的需求、經濟+環保要求、發展的扶持重點、企業和載體的適配
案例研討:西安高新區與比亞迪
三、產業園區的現狀和發展
1. 產業園區兩種形式——政府主導+企業主導
2. 產業園區模式及優劣勢對比——開發模式
3. 組合型園區開發模式
4. 產業園區的迭代
5. 產業園區4.0
案例研討:扎堆的工業園區,惠州星河IMC
第二講:從產業園區的“外到內”
一、產城融合
案例研討:金茂主導的長沙梅溪湖國際新城
二、產業園區
1. 產業園區開發主體的發展趨勢
——國資主體在轉型、民營主體強經營、行業龍頭在發力、科技主體開新局等
2. 產業園區的優勢和問題
3. 產業園區該有的樣子
1)建設:融合化品質化
2)招商精準化組合化
3)全要素服務體系化
4)盈利輕量化品質化
4. 產業園區的相關指標說明
5. 產業園區的三大思維
1)生態的思維:大的頂天立地,小的鋪天蓋地,眉毛是眉毛、胡子是胡子
2)運營的思維:盤好資源、用好策略、建好引擎、抓好團隊、做好落地
3)經營的思維:目標導向、算好經濟,社會兩本賬、做好拆解、先“閉”后“粗”
6. 產業園區需要產業地產
案例研討:華夏幸福的成與敗:嘉善產業新城
三、產業地產
1. 做產業還是做地產?
——做產業+做地產
2. 此地產非比地產?
1)風雨飄搖的住宅地產
2)宏觀數據支撐下的產業地產
3)產業地產的獨特性
案例研討:中關村軟件園
第三講:從產業園區的“心到腦”
一、產業地產策劃
討論:策劃是什么?
1. 產業地產策劃=產業策劃+地產策劃
2. 總括:市場調研、產業定位、運營前置、招商先行、建招互促、二次開發
3. 市場調研:產業內容、地產內容
案例:某高新園區市場調研,某生物醫藥產業園市調剖析
4. 經營性定位——邏輯+分析+商業模式+產業定位+企業定位+產品定位
5. 運營前置:資源、訂單+研發、統領、其他
6. 招商先行:為什么先行?怎么先行?
1)大先行:鏈和庫
2)小先行:項目招商資源落地,現金流、現金流、還是現金流!劃重點
7. 建招互促
1)以招定產:規劃-進度、規模-節奏
2)以產促招:參與、動線、移步換景
——二次開發滾動發展長久的生意才可靠
案例研討:干了一期干二期的西部云谷
二、產業地產全方位規劃
1. 規劃原則
2. 以產業為導向的空間規劃——建筑與建設規劃+標準化廠房
案例:某臨空產業港工程規劃
3. 以運營為導向的產業規劃(看重運營儲備率)
1)產業規劃的角色
2)產業地產規劃分析
3)怎么打動人心
4)規劃準備工作
5)產業規劃落筆
3. 以經營為導向的經濟指標規劃
1)數字化經營
2)經濟指標規劃
3)現金流
案例研討:某頭部產業地產開發商的經營邏輯
第四講:從產業園區的“手到腳”(建設+招商+運營)
一、產業地產的前提-拿地
1. 城市梯隊:梯隊劃分及特點
2. 政府關注,打動政府:產業、品牌、規劃,畝均論英雄
——招拍掛及涉及的指標和流程
3. 拿地途徑:一二級聯動拿地、產業勾地、合作拿地、股權收購等
——再次強調的注意事項
二、產業地產的形象-建設
——開發的全周期計劃+開發的全責手冊
1. 盯著問題干:業務問題、管理問題
2. 分工把控:成本、設計、招采、工程
3. “兩專兩嚴”與“嚴進嚴出”
4. 抓牛鼻子的管理動作
案例研討:鄂州城市綜合體安全事故“盡職免責”案例
二、產業地產的招商
1. 招商的特點和原則:周期長、跨度大、專業性強,突出重點、突出特色、產業集聚
2. 招商團隊組織:踏實肯干+專業培訓
3. 分析目標客群需求:做好“三點式”文章
4. 階段性招商重點:按階段走好“六步”招商
5. 16種招商方式:招商要撒網,總有款式適合您
6. 招商管理辦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管理總控、日常管理、激勵機制
7. 組合拳大招商:“大商”和“小商”相結合、“本土”和“外向”相結合、“精準”和“觸達”相結合、“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園招”和“地招”相結合
8. 招商談判:談判準備、談判過程
9. 企業評估
案例研討:某臨空產業港招商定價與優惠
1)基于資產規模和市場競爭的定價
2)基于現金流的促銷
3)基于利潤的價格上漲
案例研討:浙大網新科技園的立體式推廣
三、層層鋪墊后的產業運營
1. 運營才是產業地產的未來:邏輯的必然利潤空間,運營有難點
2. 分析需求,提供服務:園區視角、城市視角、區域視角、平臺視角(案例及建議)
3. 打造融資體系:產業基金體系、產業投資體系
4. 做好資源鏈接:產業組織、企業家、職場社交
5. 雙引擎驅動真正的產業運營:訂單運營是核心,研發運營是硬實力
四、競爭力提升策略
案例研討:招商局?芯云谷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