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2022  財務  微信  法律    網格化  管理  營銷  總裁班  安全 

      宏觀經濟與研報解讀

      主講老師: 林時凱 林時凱

      主講師資:林時凱

      課時安排: 2天,6小時/天
      學習費用: 面議
      課程預約: 隋老師 (微信同號)
      課程簡介: 本課程將協助您和團隊重新理解宏觀經濟,力爭做到“理論有基礎,熱點有追蹤,實操有路徑,人文有關懷”:
      內訓課程分類: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更新時間: 2022-11-16 21:00

      課程背景:

      宏觀經濟是一門偉大的學科,經濟增長理論揭示國家繁榮的原因,經濟周期理論揭示經濟周期的波動。每一次世界危機發生后,宏觀經濟學都挺身而出,提出了有力的解決方案,推動了經濟發展和時代進步。

      對于金融機構的從業人員或者其他各行各業的職場人士,宏觀經濟認知往往直接影響業務發展,甚至是經營決策。但是,充分理解宏觀經濟邏輯是困難的,主要體現:宏觀經濟框架掌握不扎實,無法將“晦澀”的理論與當前經濟熱點結合,無法用宏觀認知指導業務實操,無法用更平實的語言解釋宏觀經濟現象并將之與客戶分享等等。

      本課程將協助您和團隊重新理解宏觀經濟,力爭做到“理論有基礎,熱點有追蹤,實操有路徑,人文有關懷”:

      →“理論有基礎”,將帶您系統回顧宏觀經濟觀察指標、經濟長期增長因素、預測經濟增長的方法、預測投資回報率以及如何運用宏觀政策進行逆周期調節;

      →“熱點有追蹤”,意味著課程將直接采用當前宏觀經濟研報解析宏觀經濟理論和邏輯;

      →“實操有路徑”,將帶給學員宏觀報告解讀的方法與技巧,同時實操訓練學員基于研報服務客戶的能力;

      →“人文有關懷”,強調轉換審視宏觀經濟數據的角度,數據背后是千千萬萬有血有肉的個體組成的,另外,它也強調提供咨詢服務時應以煙火溫潤的氣息翻譯冰冷的數據。

      相信通過本課程的訓練,學員將被賦予更高宏觀認知,學會觀察宏觀數據、洞悉宏觀成因、理解宏觀政策、讀懂研究報告,并能以有溫度的語言服務客戶或提供咨詢。

      課程收益:

      ● 收獲系統的宏觀經濟邏輯,理解宏觀認知在財富管理或經營決策中的意義;

      ● 學會觀察宏觀經濟指標、洞悉經濟長期增長成因、理解經濟增長預測模型;

      ● 看懂投資回報率預測邏輯,并能正確解讀逆周期調節采用的宏觀政策措施;

      ● 掌握宏觀經濟研究報告解讀方法與技巧,并鍛煉基于研報提供咨詢的能力;

      ● 轉換審視宏觀數據的視角,能以通俗易懂、帶溫度的語言翻譯冰冷的數據;

      ● 運用宏觀認知、流程、工具、話術到實踐中,最終提高服務客戶的專業度。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金融機構(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第三方財富、互聯網金融公司等)需要宏觀認知賦能的職場人士;各行各業需要宏觀認知賦能的職場人士。

      課程方式:游戲+視頻+案例+理論+實操+演練+角色扮演

      課程大綱

      第一講:宏觀經濟基礎理論

      一、宏觀解讀在財富管理中的意義

      1. 通過預測宏觀經濟增長率,預測資產的未來回報率

      2. 構建基于研究的咨詢能力

      三、觀察宏觀經濟指標

      1. GDP增速

      2. 通脹指標:CPI/PPI

      3. 就業率

      4. 其他:基準利率、匯率、國際收支平衡、PMI

      四、理解經濟增長長期因素(20-50年)

      1. 環境變化

      1)自然資源新發現

      2)自然災害

      3)技術革新

      4)政治事件

      5)政策改變

      6)金融危機

      2. 典型的長期經濟增長模型

      1)總產量Y=A*Kùα*Lùβ

      2)提高生產效率

      3)提高總勞動人口

      a總人口 >適齡勞動人口> 總勞動人口

      b增加總人口

      c提高勞動參與度,從而提高總勞動人口

      四、預測經濟增長方法

      1. 宏觀經濟量化法

      1)結構化模型:基于前人經驗/前人理論建模

      2)簡約模型:僅僅基于數據

      2. 經濟指標法

      1)先行指標:貨幣供應量/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等

      2)同步指標:GDP增速

      3)滯后指標:通脹率

      五、運用經濟增長預測投資回報

      1. 短期回報與經濟增長

      1)5階段/美林時鐘/復蘇、擴張早期、過熱、下降(滯漲)、衰退

      2. 長期回報與經濟增長

      1)長期增長與要素投入

      2)經濟周期分類

      a基欽周期——存貨投資周期

      b朱格拉周期——設備投資周期

      c庫茲涅茨周期——房地產投資周期

      d康波周期——科技投資周期

      3)政策調節與經濟周期

      案例:通過預測宏觀經濟增長率,預測資產的未來回報率(以權益市場為例)

      六、逆周期調節:宏觀政策

      1. 宏觀經濟政策目標

      1)經濟增長

      2)物價穩定

      3)充分就業

      4)國際收支平衡

      2. 貨幣政策

      1)貨幣政策目標:最終目標、中介目標、操作目標

      2)貨幣政策工具:一般工具、新型工具

      3)M2與社會融資總量

      3. 財政政策:稅收、公共支出、基礎建設

      4. 產業政策

      5. 現象剖析:應對疫情

      1)財政赤字貨幣化

      2)貨幣超發與資產泡沫

      七、政治環境

      1. 中國地緣政治分析

      2. 中美博弈

      第二講:宏觀研究報告解讀

      一、獲取報告

      1. 渠道

      1)付費信息終端:萬得、路透、彭博等

      2)門戶網站:和訊、新浪財經等

      3)新媒體:財聯社、華爾街見聞等

      2. 內容

      1)獨立研究機構

      2)各大券商的研究部門

      二、篩選報告

      1. 多報告列表對比

      1)作者、團隊/機構、日期

      2)主題契合

      3)推斷邏輯

      4)數據及參考資料的可信度

      5)發報告者的傾向

      a買方報告價值最高,獲取難

      b賣方報告價值一般,獲取易

      三、讀懂報告

      1. 近期最具代表性的報告/客戶推薦的報告

      2. 框架(參考“概要”)

      1)宏觀研究屬于“基本面研究”,短期市場行情對宏觀研究應該不具有影響。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么容易在研究過程中循環論證。

      2)構建穩定框架。穩定的框架可以抵抗住短期市場情緒;宏觀分析需要綜合方方面面,在統一的框架下不會自相矛盾。

      3)邏輯≠框架,框架一以貫之,各種邏輯貫穿其間。

      3. 事實

      1)經濟數據:同比增長率、環比增長率

      2)定性事實

      4. 邏輯

      1)經濟增長長期邏輯

      2)經濟周期邏輯

      3)經濟指標邏輯

      4)宏觀政策邏輯

      5)政治環境邏輯

      6)大類資產預期回報率的推斷邏輯

      7)大類資產配置邏輯

      5. 觀點

      1)原觀點

      2)觀點的自我修正

      6. 基于研究的咨詢/RBA

      實戰訓練:本行最新宏觀研報解讀

      第三講:產業研究報告解讀

      一、報告甄別

      1. 確定權威機構

      2. 綜合判斷行業報告可信度(背景、時間、數據口徑、研究方法)

      二、邏輯線索

      1. 宏觀:產業 中觀:細分行業、龍頭企業 微觀:投資標的及公司投資參考

      三、行業分析

      1. 研究框架

      1)行業屬性

      2)資本屬性:盈利和估值變化、在資本市場中的權重及影響、市場對其投資偏好

      3)非行業因素:國際因素(大宗商品)、國內外宏觀和流動性、金融環境、突發因素等

      2. 分析模型

      1)PEST:從政策、經濟、社會、技術分析外部環境

      2)波特五力模型

      3. 研究方法

      1)行業發展概況:行業產業鏈(上中下游)

      上游:定價權

      中游:對宏觀經濟變化敏感

      下游:細分市場、消費者需求、品牌、渠道等

      2)供需分析

      3)行業盈利模式

      四、回顧總結

      1. 行文邏輯,為什么是這樣展開?

      2. 結論是否合理,能否站得住腳?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更多>與宏觀經濟與研報解讀相關內訓課
      掘金行動——銀行存量客戶挖掘和休眠客戶喚醒 《銀行直播運營實操》  解開銀行直播的商業密碼 《打造場景化特色銀行》  讓銀行營銷場景富有活力 服務制勝  銀行大堂經理服務綜合素養提升 銀行業務中關于進出口報關運輸流程及單據核實 商業銀行公司治理與董事會監事會履職 銀行市場外拓體系及渠道搭建 優秀的銀行柜員是這樣工作的
      林時凱老師介紹>林時凱老師其它課程
      權益類產品解讀與顧問式營銷 債券類產品與顧問式營銷 用資產配置方法促進基金銷售 金融科技與人工智能 宏觀經濟與研報解讀 資產配置理論與沙盤訓練營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誠聘英才  |  網站聲明  |  隱私保障及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京ICP備11016574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