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顏何 | ![]() |
課時安排: | 1-2天,6小時/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一定要繼續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推動文化進步。弘揚大國精神,就是要國學以致用,用傳統文化來彰顯大國精神,增強管理智慧和執政能力;提升人文素質,就是要用優秀傳統文化來涵養底蘊,培養情懷,提升領導干部的自我修養。切實推動中央部署不折不扣落到位。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2-11-15 18:50 |
課程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我們作出了重要指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蘊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說是中華民族永遠不能離別的精神家園。——習近平總書記
我們現在講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根本的是文化自信,我們現在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這種志向,它是中華文化復興、自信的這樣的一種志向。
——習近平總書記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定中華文化自信,中國文化貫穿于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積蘊于近現代中華民族復興歷程,特別是在中國的快速崛起中迸發出來的具有很強的民族集聚、動員與感召效應的精神及其氣象,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顯示。
為響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中國夢·民族夢的號召:在全國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主義等教育培訓;因此創作的《文化自信與黨風黨建》系列課程是在堅持文化自信的前提下,旨在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型轉化和創造性發展的成果應用于黨風廉政、企業管理、家風家訓、為人處世、個人修養等等,運用大國智慧,弘揚大國精神,鑄就大國工匠;本課程是在圍繞中國精神和人文素質而展開的授課,設計成連續課程并且環環相扣。
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一定要繼續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推動文化進步。弘揚大國精神,就是要國學以致用,用傳統文化來彰顯大國精神,增強管理智慧和執政能力;提升人文素質,就是要用優秀傳統文化來涵養底蘊,培養情懷,提升領導干部的自我修養。切實推動中央部署不折不扣落到位。
課程收益:
● 文化自信主題,結合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品讀國學經典,闡釋易儒道禪醫五家經典以結合學習強國提升人文素質
● 借鑒先賢智慧,修身齊家和治國理政,個人修養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課程時間:1-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黨校、黨員,思政課、國家公務人員、企事業單位中高層領導
課程大綱
第一講:文化自信
緒論:
“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習近平總書記
習近平總書記把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到中國的發展特色和發展道路,提升到增強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層面,這種高度肯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人類共有精神財富且具有世界普遍文化意義的思想觀點,在我們黨歷代領導人的講話中尚屬首次,體現了我們黨對于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本質意義的新認識和新高度。
一、文化自信的基石——中國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1. 中國文化的概念與分類之系統梳理
2. 中國文化的起源與發展之道統承傳
3. 中國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之輝煌時代
二、文化自信的實踐——中國文化的運用與意義
1. 文化自信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 有利于正確的樹立人生價值觀
3. 是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三、文化自信的彰顯——中國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1. 學習中國文化的方法之歷史辯證唯物
2. 學習中國文化的技巧之中心與基本點
3. 學習中國文化的態度之博審慎明篤行
第二講:黨風黨建(凸顯民族精神的四個偉大)
緒論:
努力創造屬于新時代的光輝業績,需要弘揚優秀的中華民族精神,激發偉大創造精神. 偉大奮斗精神. 偉大團結精神. 偉大夢想精神在共筑百年夢想中的內生精神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的特質. 稟賦不僅鑄就了綿延幾千年發展至今的中華文明,而且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發展進步,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華民族精神是最值得我們驕傲和自豪的民族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弘揚民族精神,就必須堅定維護民族精神。每一位國人都要自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激濁揚清,堅守精神家園,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真正使照耀中華數千年的文明之光在中華大地熠熠生輝. 發揚光大!
一、大國精神——偉大的創造精神
1. 易經的創造精髓:生生不息謂之易
2. 儒家的創造價值:天地之大德曰生
3. 道家的創造境界:生之蓄之 作而不辭
4. 醫家的創造觀念:整體和諧 天人合一
5. 兵家的創造目標:修道保法 唯民是保
二、大國精神——偉大的奮斗精神
1. 自強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 厚德載物: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3. 銳意進取: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創新
4. 勤儉節約:我有三寶,持而保之的艱苦
5. 奮斗志向: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砥礪前行
三、大國精神——偉大的團結精神
1. 易經的保合太和:合德. 合明. 合序. 合吉兇,
2. 儒家的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大同世界;
3. 道家的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解其紛的和諧相處
4. 醫家的和其數術:調和陰陽. 居安思危的天人合一
5. 兵家的上下同欲:上下同意是上下同欲的基礎,群策群力;
四、大國精神——偉大的夢想精神
“止于至善”——人生的規劃與目標的達成
1. 夢想精神是司馬遷的報國:“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2. 夢想精神是范仲淹的情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3. 夢想精神是顧炎武的擔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4. 夢想精神是林則徐的無畏:“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5. 夢想精神是魯迅的吶喊:“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6. 夢想精神是陳毅元帥的大義:“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
7. 夢想精神是偉人毛澤東的使命:“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8. 夢想精神是習近平總書記的“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第三講:黨風黨建(修身——奮進新時代,貫徹新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習近平用典》談修身: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或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為政于天下;
領導干部要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執著繼承者. 自覺傳播者和帶頭實踐者;
各種文史知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領導干部也要學習,以學益智,以學修身。”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習近平總書記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交相輝映,為偉大的“中國精神”注入了嶄新的時代元素。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引發并實現了“中國精神”的新轉變,將“中國精神”的發展推進到新的階段。中國智慧、中國氣概、中國現象、中國發展中國模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
一、修己以安百姓
1. 勤能補拙——老天最愛笨小孩
2. 靜能自省——思考人生的善惡
3. 克己復禮——君子人格的四非
4. 敬能聚人——待以誠與事以敬
5. 忍能成事——忍耐千萬的功夫
6. 恒能成功——堅持到底的毅力
二、止于至善的“向上”與“向善”
1. 易經:積善之家必有余慶——人生“向善”的過程
2. 儒家:止于至善必有目標——人生“向上”的愿景
3. 道家:上善若水必有藝術——人生“向善”的行為
4. 醫家:樂善好施必有愛心——人生“向上”的追求
5. 佛家:善哉善哉必有圓滿——人生“向善”的結果
三、修齊治平——天地交泰
1. 剛柔相濟. 自強不息的意志品質:團結. 愛國. 自強不息
2. 中國精神的兩大核心價值:和諧與中道
3. 持續不斷的生成. 創新與轉化精神: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結合
4. 共同的華夏認同:卓越的包容性與涵攝力
《習近平用典》談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 人文精神. 教化思想. 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
——習近平總書記
題注:
《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的印發,深刻體現了以總書記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和高度自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價值共識. 精神追求. 政治智慧. 歷史經驗,植根于包括紅船精神. 井岡山精神. 長征精神. 延安精神. 西柏坡精神. 大慶精神. “兩彈一星”精神等在內的紅色精神譜系,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靈魂,彰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恪守忠誠老實. 公道正派. 實事求是. 清正廉潔為核心的政黨價值觀,實現了真理性和價值性的統一,充滿思想的力量. 道義的力量和文化的力量。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國學經典,《周易》《論語》《道德經》《大學》《中庸》等國學經典中包含著大量的人生智慧. 教育理念和為政經驗。本課程正是對儒家經典智慧的為人處世之道,人生成長之道,自我管理之道. 修齊治平之道等等進行深刻剖析,結合企業管理闡述了現實工作和生活中的密切聯系,以期待對我們的工作與生活能夠帶來幫助。
本課程學術視域寬廣,追本溯源,采用比較式的教學方法來探索中華民族提倡的君子人格具體范疇,并在本課程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聚焦在:自強日新. 博學篤行;注重經典文獻的解讀,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語言優美流暢. 平實生動,講解深入淺出,邏輯線索清晰. 環環相扣,是響應時代號召與組織發展需要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
本課程為立德樹人服務,以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為主,注重價值引領。結合時代精神成就君子人格,運用在工作生活上的知行合一;引領聽眾深刻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要義,系統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積淀. 歷史傳統和基本國情。在此基礎上,提升道德修養. 精神境界和文化素養。
參考資料
1. 《易經》《大學》《論語》《道德經》《黃帝內經》《六祖壇經》《史記》《資治通鑒》,《傳習錄》
2.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學、心學
3. 中國歷史概況,中國革命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4. 馬列主義經典著作,《毛澤東思想選集》,毛澤東文集、詩詞
5. 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6. 《東方管理學》,蘇東水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7. 《曾國藩與中國式領導力》,宮玉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2月
8. 《大國價值》,《大國精神》,《大國智慧》,國家圖書館出版社-部級領導干部歷史文化講座,2017年10月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