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大學  哈佛大學  mba  2022  金融  博士后  北京  研修班  課程  清華 

      張銀杰:公司內部治理首先需要建立合理的股權結構

         2023-12-20 張銀杰129
      核心提示:張銀杰又從現代公司治理理論入手,用海底撈、京東、華為、聯想等案例梳理和解析現代公司治理體系“董監高”的權責劃分與制衡原則,幫助大家樹立正確的現代公司治理意識與企業制度。依據治理手段

      張銀杰又從現代公司治理理論入手,用海底撈、京東、華為、聯想等案例梳理和解析現代公司治理體系“董監高”的權責劃分與制衡原則,幫助大家樹立正確的現代公司治理意識與企業制度。

      依據治理手段的來源不同,公司治理分為內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其中,內部治理包括股權結構、股東的權利和利益;董事會構成、董事會的功能和業績;經理人選拔、經理人的激勵和約束。而外部治理則包括外部制度、監管部門和市場。張銀杰主要解析了公司內部治理的方法。

      公司內部治理首先需要建立合理的股權結構,一方面,要有若干個形成梯度并可以相互制衡的大股東,根據股權控制的要素不同,爭取的目標也不同,需要注意的要點也不一樣。比如,如果股東希望獲得絕對控股地位,那么只需要50%+1股就可以了,而不是國內企業普遍采用的51%股份,這會造成資本的浪費。

      “研究發現,股權集中度和公司業績之間是倒U形關系,股權太集中和股權太分散都不利于提高公司的績效,‘三足鼎立’或‘多足鼎立’相對比較好,但股權不要太平均。”張銀杰講到。

      另一方面,建立合理的股權結構還要實現股東身份(維度)多元化。一般而言,私人股東更傾向于企業利潤最大化,國有股東會相對多地考慮企業的社會目標。股東身份多元化,特別是非國有股和機構投資者的股份的比重都會影響公司治理。其中,經理人是否持股是影響公司治理的重要因素。如果經理人沒有持股,他們就更傾向于單純追求經營目標。反之,他們則會更推崇低風險的公司戰略和股東利益最大化。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信息中心
      推薦圖文
      推薦信息中心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誠聘英才  |  網站聲明  |  隱私保障及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京ICP備11016574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