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總這本書第一個部分就講戰略,強調戰略的重要性,指出戰略是企業的頭等大事,宋總的原話是“戰略贏是大贏,戰略輸是大輸”。
我想用軍事史上的案例來呼應一下宋總的戰略觀。了解軍史的人都知道,一戰和二戰期間,德軍在戰術層面上向來以大膽而精明而著稱。但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卻都以失敗而告終,原因就是戰略上的根本錯誤。戰術的勝利和執行的卓越,無法彌補戰略失誤所帶來的影響。
在戰爭史上經常有這樣的現象:戰術層面一時的勝利,導致的反而是戰略層面上的全盤皆輸。
基輔會戰是二戰時期最大的包圍戰,蘇軍5個集團軍被消滅,僅被俘就達到了65萬人。德軍繳獲3500門火炮,還有900輛坦克。希特勒得意地稱這場會戰為“世界戰爭史上最偉大的會戰”。然而這場會戰,卻使德軍失去了占領莫斯科的最好機會:德軍因為基輔會戰而喪失了兩個月的寶貴時間,等到德軍發起莫斯科戰役時,已經是10月份了。先是秋雨導致德軍寸步難行,接下來是嚴寒導致德軍幾乎失去了戰斗力。而蘇軍方面,則因為這兩個月,得到了寶貴的動員西伯利亞預備隊的機會。
德軍的莫斯科戰役由此失敗,德國在三到五個月內征服俄國的計劃由此破產,而德軍的“閃擊戰”時代,也由此宣告結束。德國陷入兩線作戰,從此也就成為無法改變的事實。
曾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長的哈爾德上將認為,基輔會戰是“東方戰役中的一個最大戰略性錯誤”。魯道夫·霍夫曼將軍后來也總結說:基輔戰役“偏離了大方向”。
戰爭最忌諱的就是贏了眼前,卻輸掉了長遠;贏了局部,卻輸掉了全局。戰場如此,商場亦如此。《經營30條》第一部分就是戰略篇,蘊含著宋總對戰略重要性的深層理解。
本文來源:宮玉振:《經營30條》中的戰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