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大學  哈佛大學  mba  2022  金融  博士后  北京  研修班  課程  清華 

      陳雨點:如何適配團隊溝通的語言風格

         2023-11-13 陳雨點9
      核心提示:1.群體溝通群體溝通一般是指在公開場合的溝通交流,分為單向交流和互動式交流。單向交流主要是向外界宣布一件事情或者發表個人觀點。互動式交流主要是指團隊會議或研討等。群體溝通中,管理者首

      1.群體溝通

      群體溝通一般是指在公開場合的溝通交流,分為單向交流和互動式交流。

      單向交流主要是向外界宣布一件事情或者發表個人觀點。

      互動式交流主要是指團隊會議或研討等。

      群體溝通中,管理者首先要根據黃金圈法則進行梳理,溝通的過程要突出邏輯性、感染力和專業性,如圖2所示。

      針對邏輯性,可以考慮溝通的結構設計,以“總、分、總”的結構來設計內容,讓語言有嚴謹的邏輯性。

      針對感染力,可以考慮在溝通中引用一些有哲理的名人名言,或者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喚起現場人的共鳴。

      針對專業性,要在溝通前理順溝通內容的前因后果,包括理論依據、數據資料等,做到有備而來。

      1.jpg

      圖2 溝通過程三要素

      對于群體溝通中的互動式交流,需要營造開放的氛圍,由于群體溝通過程中很容易跑題或者變成漫議,導致溝通無法得出結果,因此需要使用專業的工具來引導交流。

      下面介紹華為在群體溝通中常用的3個工具。

      1)頭腦風暴

      可以收集盡可能多的方案,更關注創新和個性。管理者向所有參與者闡明問題,說明會議的規則,創造融洽輕松的會議氣氛。

      管理者先不發表意見,而是讓每個與會者自由提出盡可能多的方案。

      2)團隊研討

      可以收集經過溝通討論的方案,更關注方案的可行性。團隊研討分不同小組,管理者向各小組提出需要研討的課題,說明研討的時間和輸出要求。

      各小組通常需要一名組長,由組長帶著團隊成員進行研討。

      3)自我批判

      這是極具華為特色的團隊溝通工具,在企業文化落地和團隊融合中非常適用。

      在自我批判中,每個人首先要對自己做深度剖析,提出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然后接受其他與會人員客觀公正的評價。

      這個互動溝通在華為各層級團隊(包括高管)中都定期開展,以確保華為能堅守企業核心價值觀。

      在上面3個工具中,管理者的角色是“引導+總結”,通過開放式提問來引發討論,而非只讓員工回答是或否。至于管理者自己的觀點,可以放到最后總結和發表。

      2.個體溝通

      個體溝通就是管理者和溝通對象一對一的溝通方式。一對一溝通非常考量管理者的共情力。有這樣一句話:低情商的人講道理,高情商的人懂共情。

      在一對一溝通中,與業績好的員工共情還是比較簡單的,而與業績不好的員工共情就比較難了。

      對于這樣的員工,首先,你不能站在他的對立面來溝通,而是要試著先讓他發言,從他的視角去理解他;然后,從幫助他的角度出發,給他提建議。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給他提建議時要盡量避免用命令的方式。對于一件事情,只有自己想通了才是有價值的,用命令的語氣和權威的口吻去溝通是沒有效果的。

      在給建議的時候,你可以說:

      “我覺得,你可以考慮換個思路,這么做或許會更好。”

      “如果我來做這個事情,我的思路是這樣的……供你參考。”

      這兩種語言風格,會讓對方覺得很誠懇,沒有壓迫感。

      如果你說:

      “這個事情你要這樣做才行。”

      “你的思路不對,你得這樣想。”

      這兩種語言風格,會給對方帶來被命令、被指揮的感受,溝通效果不會太好,更甚者還可能引發對方進一步的逆反心理。

      所以說,管理者跟一個落后的個體溝通,專業程度已經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情商。

      共情還可以幫助管理者激發員工挑戰不可能的任務。這里我分享一個喬布斯的案例

      喬布斯曾抱怨Mac電腦開機啟動時間太長,希望工程師能讓開機時間縮短10秒。工程師本能地解釋了技術上的種種不可能。

      喬布斯問:“如果能救人一命,你愿意想辦法嗎?”工程師答:“或許可以。”

      喬布斯接著說:“如果有500萬人使用Mac電腦,而每天開機都要多用10秒,加起來每年就要浪費大約3億分鐘,這相當于至少100個人的終身壽命。”

      工程師聽后大吃一驚。幾周過后,Mac電腦啟動時間縮短了28秒,這個結果大大超出了喬布斯當時提出縮短10秒的要求。可見后來工程師是真心投入去挑戰這個難題,并超額完成了任務。

      從上面的溝通過程和最終結果可以看出,管理者在溝通時并不需要什么能力都比員工強,也不需要通過指指點點或者直接給答案的方式去溝通。巧妙地使用共情,可以激發員工釋放巨大的潛能。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信息中心
      推薦圖文
      推薦信息中心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誠聘英才  |  網站聲明  |  隱私保障及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京ICP備11016574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