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認為,不賺錢的企業肯定不是好企業,但賺了錢的企業也不見得就一定都是好企業。“衡量企業是不是好,我覺得還有一個標準,就是企業要有好的品格。”他說“要做有品格的企業,在保護環境、熱心公益、關心員工和做世界公民等方面全力以赴。”
首先,企業要保護環境。我國政府承諾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這既是一個光榮的任務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對于企業來講,必須全力以赴,從自己做起,從當下做起,不能只注意生產和效益,還要保護環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減少氣溫的升高,這是任何一個企業都要積極盡到的責任。
其次,企業要熱心公益。企業是一個創造財富的組織,創造的財富要再分配、再發展,同時還是要拿出一部分進行扶貧、支持教育、關心弱勢群體。“企業做社會公益,能使員工產生更多的同理心,增加人和人之間的友愛。”宋志平認為。
再次,企業要關心員工。企業的根本目的是讓社會更美好。股東的利益當然要關心,但員工的利益也要關心,社會相關者的利益都要關心,企業的目的不僅僅是讓股東利益最大化,而是讓社會更美好。
最后,企業要做世界公民。世界公民是指聯合國契約組織里講的做世界公民的原則,就是企業在全球化過程中,應遵守可持續發展等共同的原則。宋志平表示,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到各國去建設工廠,包括出口產品、技術到各個國家。我們要站在道德高地上做企業,不光帶著技術和產品,還要帶著我們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這個核心價值觀就是“義利相兼,以義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