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大學  哈佛大學  mba  2022  金融  博士后  北京  研修班  課程  清華 

      宋志平:企業文化實用第一

         2023-11-13 宋志平30
      核心提示:企業文化不是在真空中產生的,更不是企業家想象或杜撰出來的,它產生于每個企業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商業實踐中,是在實踐中不斷吸收營養、學習和歸納出來的;同時,企業文化還要服務于企業發展戰

      企業文化不是在真空中產生的,更不是企業家想象或杜撰出來的,它產生于每個企業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商業實踐中,是在實踐中不斷吸收營養、學習和歸納出來的;同時,企業文化還要服務于企業發展戰略,并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要求,不斷地加以完善。

      對于企業文化,有人誤以為既然文化要有特色,就應是別出心裁、深奧抽象、高大上的內容。其實不然,一個企業對愿景和文化的描述要具體,應該用非常精準的語言,還要有非常嚴密的邏輯。

      文化不是越高越好、越深越好,關鍵是簡單易懂、貼合實際、實用第一,千萬不要弄得天花亂墜、艱澀復雜。我跟干部們講,我總結的企業文化并不高級,未必完美,甚至在用詞上也不華麗,但是比較實際,代表了我們此刻的認識水平,能夠服務于我們此刻的發展戰略,這就夠了。

      拿中國建材集團來說,在聯合重組的實踐中,我提出了以融合為特質的“三寬三力”文化,即待人寬厚、處事寬容、環境寬松,向心力、親和力、凝聚力。兼容并蓄,吸收他人有益的東西,大家相互融合、共同發展,這就是對這種文化的詮釋。“三寬三力”的內容既不復雜也不深奧,但很適合聯合重組的特點和要求。重組了那么多企業、那么多人員,不講包容融合、不講和諧發展肯定不行。

      在“三寬”文化中,待人寬厚、處事寬容是對個人行為的約束,環境寬松是對企業環境的要求。“寬”不是沒有原則,而是“寬而有度,和而不同”,實現個性與共性、和諧與規范的統一。

      在“三力”文化中,向心力是指子公司對母公司要有向心力;親和力是指單位之間、員工之間要和睦相處,團結一心;凝聚力是指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感召力、吸引力與引領力。

      “三寬三力”不是排斥性、灌輸性的,而是不斷擴展、不斷進步、不斷融合的。這種融合也不是強迫新進入者只接受集團原有文化,而是讓每一個新進入者的優點得到張揚和發揮,并在發展中不斷進行優勢互補和再造。

      也就是說,“三寬三力”的文化是由大家共同積累和創造的,從中可以看到眾多加盟者的縮影。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新進入者會如此認同集團文化,甚至在第一天進入時就產生了歸屬感。因為他們進入中國建材集團,不僅是出于對集團的認同,更多的是出于對自己的認同。

      我常講,中國建材集團就像一座移民城市,這座城市里的原住民很少,大部分都是或早或晚加盟進來的,但加盟不分先后,公司不分大小,都能很快融合到一起。在一個兼容并蓄的集體里,大家親如兄弟姐妹,相互照顧,相互扶持,為企業的成長盡心盡力、貢獻才智,形成了“中建材一家”的良好氛圍。

      有人曾這樣描述中國建材集團的現象:“重組企業家昨天是小企業的大老板,為自己掙錢;今天變成大企業的經理,他們仍然起早貪黑、廢寢忘食地工作。”這一現象產生的根源正是我們獨特的融合文化。

      這些年來,許多企業想學習我們的重組模式,但重組得并不順利,關鍵在于文化出了問題。沒有融合和包容的文化,聯合重組很難取得成功。這也印證了一個道理,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集體記憶,是企業里共同的價值觀,是一種特征文化,是企業深處與生俱來的東西,是學不會、偷不走的。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信息中心
      推薦圖文
      推薦信息中心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誠聘英才  |  網站聲明  |  隱私保障及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京ICP備11016574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