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做工廠管理者出身的,從北新集團到中國建材集團,一直都把“管理工法”看得非常重要。我認為,企業要想出質量、出效益、出效率,必須在管理上有所作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先進的工法。
“工法”一詞源于日本,指的是把管理方法格式化推廣的一種方法。管理靠人,要想把管理真正做好,就得讓廣大員工對管理產生濃厚的興趣,把優秀的管理經驗提煉成簡單易行的工法,讓大家對這些活動和工法耳熟能詳,從管理方法的復制中取得成效,在管理活動中找到樂趣和成就感,這樣的管理才能持之以恒。
中國建材集團是一個以實業為主體的集團,管理著上千家工廠,要想出效益,就必須認真開展管理學習和管理實踐活動。
借鑒日本企業管理工法的概念,我們在開展聯合重組的過程中,一邊重組一邊整合,整理出不少結合企業內部管理與市場營銷的行之有效的管理經驗,經過認真地歸納和總結,形成了五集中、KPI管理、零庫存、輔導員制、對標優化、價本利、核心利潤區和市場競合在內的“八大工法”。
這套“組合拳”相當于中國建材集團管理方法的“武功秘籍”,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可操作性與可復制性。“八大工法”蔚然成風,形成一些典型案例和鮮活的管理故事,極大地提升了中國建材集團的整體管理水平。
仔細分析可以發現,和傳統的企業管理方式不同,“八大工法”是一套既重視內部管理,也注重外部市場建設的管理體系,實現了內控成本與外抓市場的結合。
其中,五集中、KPI管理、零庫存、輔導員制、對標優化屬于內部管理層面;價本利、核心利潤區和市場競合屬于外部市場建設層面,側重的是對行業價值的重構和競爭生態的重塑。
“八大工法”集中反映了中國建材集團的大管理觀。在長期應對過剩經濟和惡性競爭的具體實踐中,我們深刻認識到,企業要發展,歸根結底要盈利,如果企業沒有市場話語權,就只能靠天吃飯,如同汪洋大海中的一葉小舟,把握不了自己的命運。
因此,企業應樹立大管理的理念,把企業內部——工廠和企業外部——市場結合起來,共同視為管理提升的對象,既要做工廠也要做市場,既要眼睛向內也要眼睛向外,這樣才能解決好企業做強做優、效益提升的問題。
俗話說,“沒有不掙錢的行業,只有不掙錢的企業”。“八大工法”是一套獨具特色、以簡馭繁和樸素實用的管理方法,既有助于贏得區域市場優勢,也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這些先進工法已成為中國建材集團賴以生存和制勝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