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管理者,在管理員工時,一定要讓他們緊盯著一些該抓的事情不放,就是盯住手中的活,心無旁騖。對于新進的員工不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手頭的工作而是整天談論公司的戰略和文化的現象,任正非說:
“華為的文化是大創新不鼓勵,小創新大獎勵”,就是說,作為基層員工不要整天想著公司的戰略如何、文化如何,而是應該關注自己正在做的具體事情,他非常反感那些整天提戰略性重大建議的基層員工,而對那些關注手中事情、改進具體工藝和流程的事情給予重大獎勵,甚至賦予極高的榮譽。
海底撈一線員工的微笑、勤快、做事一絲不茍、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表現詮釋了公司的價值觀和管理理念,盡管老板張勇看起來是個大大咧咧的人。嚴格來說,看海底撈不看老板看員工。
你是業務員,眼睛就盯住你手中即將成交的訂單!
你是餐廳服務員,眼睛就盯住周圍的顧客看看有無什么需要!
你是生產線上的工人,眼睛就盯住流水線上的每一個環節和每一件產品!
你是會計,眼睛就盯住從你手中進出的每一筆款和每一分賬!
如果不是如此專注,企業就不是企業,管理談何到位?餐廳服務員總是想著主管的事情,業務員整天想著當大一點的頭兒,新來的大學生腦子里都是想著公司領導層的事情,組織不成其為組織,企業就離崩潰不遠了。
有人說,這樣盯下去,員工就沒有成長的可能了,完全成了螺絲釘了。這純粹是對管理的無知,更是對成長的誤解。你想,一個做事不認真,連自己做的工作都不能盯住的人能有成長嗎?干什么像什么、做什么盯什么是成功人士的基本特點。當年給蒙牛高層做領導力培訓的時候,他們的一位副總在啟動儀式上坦率地說:
“我今天成為副總裁,很多人說我很優秀,其實,我覺得,我當普通員工的時候就很優秀,我刷奶瓶子都比他人刷得快得多!”
確實,看看那些成為公司老板的人、看看那些成就大事的人,哪個人是在基層工作的時候馬馬虎虎、賴賴呼呼的,都是在基層的時候就比一般人更專注、更認真,馬云如此、任正非如此、茅忠群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