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KaaS知識即服務中核心運轉的對象是什么?是知識。知識可以像服務一樣被生產、被發現,也可以被治理。這就像SOA體系,服務化地創造知識。可以圍繞幾個問題來思考,誰來生產知識?這個知識在哪兒?我能從哪兒獲得?以及知識的使用,還包括倫理問題、治理問題等。
服務的提供者包括企業和講師,企業本身通過集體創造產生一部分知識;講師基于個人經驗的總結去創造一些知識。消費者包括大多數沒有公開分享知識的個人,作為學習者是主流的消費者;企業同時也是消費者,因為要培養自己的員工。而講師也具有雙重身份,同時也是消費者,他要學習別人給他提供的知識。
在KaaS體系里,既有多種服務提供者,又有比較復雜的消費者,同時還有運轉的對象知識。讓知識在服務者和消費者之間轉起來,這就是KaaS體系。定義好生產者,定義好消費者,定義好知識的創造,定義好知識的發現,定義好知識的使用,這樣整個體系就運轉起來了。
但是要真正讓體系運轉的是平臺,我們定義的“三好平臺”(好內容+好產品+好服務)本身就是在支持KaaS模式運轉。有指導地生產知識,不是盲目地創造知識。糧倉模型就像隱身于平臺背后的知識圖譜體系,不同的企業可以根據模型進行自我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