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2022  財務  管理  安全  法律  營銷  北京  合同管理  從業  研修班 

      心理咨詢師

      學習費用: 2000.00元/人 主講老師: 專家團隊
      開課時間: 2022-10-15 課時安排: 1天
      開課地點: 北京
      課程報名: 隋老師 (微信同號)
      課程對象: 相關知識和技能的人都可以學習,沒有學歷學位要求。
      課程簡介: 在我國,勞動部于2001年4月正式推出《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標準(試行)》,并將心理咨詢師正式列入《中國職業大典》。2002年7月,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資格項目正式啟動,全國統一鑒定考試每年舉辦兩次,分別是5月和11月。
      課程分類: 領導力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戰略管理 | 薪酬績效 | 職業素養 | 經理人 | 生產管理 | 采購管理 | 質量管理 | 物流管理 | 供應鏈管理 | 倉儲管理 | 管理體系 | 項目管理 | 商務禮儀 | 談判技巧 | 目標管理 | 客戶服務 | 溝通和表達 | 心理學 | 阿米巴 | 事業單位 | 國際貿易 | 數字化轉型 | 資本運作 | 國學智慧 | 房地產 | epc培訓 | TTT培訓 | 招投標 | 女性培訓 | 班組管理 | 店長培訓 | 六西格瑪 |
      更新時間: 2022-10-25 15:28

      1、心理咨詢師考試時間

      考試月份具體的考試時間
      2022年3月2022年3月19日9點30分~11點30分
      2022年6月2022年6月18日9點30分~11點30分
      2022年9月2022年9月17日9點30分~11點30分
      2022年12月2022年12月17日9點30分~11點30分

      2、心理咨詢師報名件

      (1)年滿18周歲。

      (2)心理咨詢師專業技能培訓是普及性培訓和入門性培訓,目的在于普及理學和心理健康知識。從其定位來講,凡是有意愿學習了

      (3)了解相關知 識和技能的人都可以學習,沒有學歷學位要求。

      3、心理咨詢師報名考試條件

      對有志于從事心理咨詢相關工作和職業發展的人員而言,如果想參加一些專項技能培訓并被政 府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認可,應具備最低的學歷要求, 以下條件滿足其一:

      (1)具有心理學、教育學、醫學專業大專及以上學歷

      4、心理咨詢師報名資料

      ①正面免冠白色半身電子正規證件照;寬:295 像素;高:413像素;大小1MB內

      ②有效期內中國居民身份證正反面;或港澳臺 通行證、軍官證;外籍人士可提供護照

      ③畢業證書(學歷證或學位證)、或學信網在 線認證報告

      ④工作經驗證明 滿足3條以上即可報名

      5、心理咨詢師學習內容

      階段模塊主題
      初識
      心理咨詢師
      心理咨詢發展之路行業現狀 成長發展階段
      課程導學學習內容介紹 考試介紹
      基礎知識基礎心理學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
      感覺、知覺、記憶、思維
      情緒情感 需求動機
      社會心理學社會化與自我概念
      社會知覺與歸因
      社會動機與社交情緒
      態度 溝通與人際關系
      社會影響 愛情、婚姻、家庭
      .............

      6、心理咨詢師技能培訓合格證書的作用

      經考核合格,由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頒發《心理咨詢師專業技能培訓合格證書》。證書統一編號,中國 心理衛生協會項目官網提供查詢。此證書可以作為持證者受過心理學知識和心理咨詢技能培訓的有 效證明,表明持證者已經通過相關課程的培訓考核,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也可以作為 持證者開展心理服務的資格參考,以及持證者能力評價、考核、聘用和任職的參考。

      7、《心理咨詢師技能培訓合格證書》的作用

      經考核合格,由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頒發《心理咨詢師專業技能培訓合格證書》。證書統一編號,中國 心理衛生協會項目官網提供查詢。此證書可以作為持證者受過心理學知識和心理咨詢技能培訓的有 效證明,表明持證者已經通過相關課程的培訓考核,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也可以作為 持證者開展心理服務的資格參考,以及持證者能力評價、考核、聘用和任職的參考。

      8、心理咨詢師工作內容

      提供心理咨詢服務

      個別咨詢:運用心理學方法,對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并以解決問題為訴求的來訪者提供心理服務的過程。個別咨詢涵蓋以下四部分內容,包括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部分神經癥性心理問題以及精神病性問題。

      (1)一般心理問題:一般心理問題是個體在成長的各個階段,由生活、工作、社交、情感中所遇到的心理問題而產生的,因現實因素激發、持續時間較短、情緒反應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嚴重破壞社會功能、情緒反應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狀況。包括但不限于親子關系、戀愛情感、婚姻家庭、擇業就業、職場困惑、人際關系、個人成長等一般性的常見生活問題。

      (2)嚴重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是由相對強烈的現實因素激發,初始情緒反應強烈、持續時間較長、內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狀態。如重要關系的破裂(分手、離婚、失親)、學業事業的失敗(重要考試失敗、失業)、道德法律問題(撫養贍養、家暴)等問題導致的長時的痛苦、焦慮情緒等。

      (3)部分神經癥性心理問題:神經癥性心理問題又被稱為可疑神經癥,是一種心理不健康狀態,已接近神經衰弱或神經癥,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經衰弱或神經癥的早期階段。部分神經癥性心理問題還未嚴重到神經癥,心理沖突還是常形。

      (4)精神病性問題:精神疾病又稱精神病,是指在各種生物學、心理學以及社會環境因素影響下,大腦功能失調,導致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障礙為臨床表現的疾病。諸如躁狂癥、癔癥、雙相情感障礙等。對于精神病性問題,心理咨詢師只能進行有條件的輔助性工作。

      團體咨詢: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以發展良好的生活適應的助人過程。

      提供心理測評服務

      性格測評:對現實的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中比較穩定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心理特征進行測量評價及呈現,常見的性格測評有MBTI性格類型測試、DISC性格測試等。

      能力測評:對個體的知識、技能、認知水平等進行測量、評價及呈現,常見的能力測評有標準情商(EQ)測試、個性成熟度測試等。

      職業傾向測評:對個體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在此基礎上,對個體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個體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行之有效的輔助建議,常見的職業傾向測評有SCII職業興趣測試、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等。。

      心理健康測評:依據一定的心理學理論,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給個體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為確定出一種數量化的價值,常見的心理健康測評有SCL-90測試、PSTR壓力測試等。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專題講座:通過開展心理學的學術或教學活動,擴展教師、學生的知識面,交流研究心得,活躍學術氛圍,通常是主講人就某一心理專業領域進行專題報告,輔以簡短的討論。

      宣教活動:通過開展心理學宣傳及教育的方式,普及大眾心理學知識,提高大眾心理學素養及認知水平,如學校或企業的心理健康科普講座,包括但不限于親子關系、親密關系、職場心理等內容。

      課程教育:通過對心理學課程的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方式的規劃和設計,開展有目的、有計劃的心理學教育活動,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等。

      危機心理干預

      面對沉重心理創傷和打擊,如突然失去親人(如父母、配偶或子女)或朋友,如親人或朋友突然死亡或關系破裂;失去愛物;破產或重大財產或住房損失;重要考試失敗;晉升失敗;嚴重自然災害,如火災、洪水、地震等,使個體生活狀況發生明顯變化,心理咨詢師針對個體精神狀態急劇下滑甚至頻臨崩潰時及時采取相關干預措施,使個體能夠轉危為安,幫助處于心理危機境遇的人恢復心理平衡,減少或預防應激事件引起的心理失衡或心理障礙。

      9、職業道德規范

      1、心理咨詢師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別、年齡、職業、民族、國籍、信仰、價值觀等任何因素歧視求助者。

      2、心理咨詢師在咨詢關系建立以前,必須讓求助者了解心理工作的性質和特點,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權利和義務。 [15] 

      3、心理咨詢師在對求助者進行工作時,應與求助者對工作的重點進行討論并達成一致建議,必要時還要達成書面協議。

      4、心理咨詢師不得和求助者建立咨詢以外的其他關系,盡量避免雙重關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對咨詢師的信任謀取私利,尤其不能對異性有非禮的言行。

      5、當心理咨詢師認為自己不適合對某個求助者進行咨詢時,應向求助者做出明確的說明,并且本著對求助者負責的態度將其介紹給另一位合適的心理咨詢師或者醫師。 [16-17]  

      6、心理咨詢師要始終嚴格遵守保密的原則。

      10、心理咨詢師的倫理守則

      (1)善行:心理咨詢師要以來訪者的福祉為首要考慮,助人工作的目的是使來訪者從中獲益。心理咨詢師踐行善行原則,一方面要保障來訪者的權利,努力使其得到適當的服務;另一方面應避免來訪者受到傷害。

      (2)責任:心理咨詢師在工作中應保持其服務的專業水準,認清自己專業的、倫理的及法律的責任,維護專業信譽,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3)誠信:心理咨詢師在工作中應做到誠實守信,在臨床實踐、研究及發表、教學工作及宣傳推廣中保持真實性。

      (4)公正:心理咨詢師應公平、公正地對待自己的專業工作及相關人員,采取謹慎的態度防止自己潛在的偏見、能力局限、技術限制等導致的不適當行為。

      (5)尊重:心理咨詢師應尊重每位來訪者,尊重個人的隱私權、保密性和自我決定的權利。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更多>與心理咨詢師相關公開課
      秘書與助理職業化綜合技能提升訓練營 《向上加速—高效輔佐上司的六大行為》(沙盤版 ) PPT職場應用實戰 心理咨詢師 公共營養師 中醫健康管理師 中醫灸療師 中醫康復理療師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誠聘英才  |  網站聲明  |  隱私保障及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京ICP備11016574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