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曹文斌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項目管理是組織并控制項目資源,以實現項目目標的過程。它涉及項目的規劃、執行、監控和收尾等多個階段。有效的項目管理能夠確保項目按時、按質、按預算完成,同時最大化項目的價值和效益。項目管理需要綜合運用各種知識、技能和工具,以應對項目中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在現代企業中,項目管理已成為提升組織績效、推動創新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科學的項目管理,企業可以更好地實現戰略目標,提升核心競爭力。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3-13 15:21 |
課程背景:
軟件產品或軟件項目的開發成本日益高漲,客戶對產品交付時間和交付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這給軟件研發團隊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很多企業存在下列常見問題,然而沿用老方法、老思路,很難獲得明顯的改善。
研發項目總是延期,客戶和領導都不滿意
交付的產品存在很多質量問題,測試也沒有發現,客戶怨聲載道
技術債務堆積如山,團隊協作總是阻礙重重
需求變、計劃變、人員變,好像一切都在不停的變,疲于應對
研發效能聚焦的是效率和質量的“雙提升”,如何通過對研發效能的專題研究,從而讓團隊整體樹立統一的交付思想和效能目標,并且付諸實踐。這是很多企業都在追求的目標。然而,這個目標的實現并不容易,既需要體系化的專業技能,又需要借鑒成功的參考案例。
本課程,面向技術研發經理這個專業化群體,以研發效能提升為核心目標,詳細講解如何帶領研發團隊提高研發效能和執行力。課程基于技術管理者更宏觀更大范圍的管理視野,圍繞著效能分析、流程優化、質量保證、架構重構、風險管理、變更管理等技能模塊,全面覆蓋現代軟件研發管理理論,并進行實用技能訓練。幫助企業提升研發效能。
課程內容包括:
1個目標:提升研發效能。帶領團隊高效、優質的完成研發項目。
1個模型:技術管理循環模型。全面覆蓋技術經理的關注點和核心技能。
6個模塊:效能、流程、質量、架構、風險、變更。快速提升技術管理能力。
課程收益:
● 深度理解研發效能理念,能夠建立效能度量體系,從而對效能的提升加以衡量;
● 全面理解敏捷開發過程的核心理念與日常管理實操要點,提升敏捷開發效率;
● 用質量保障思維延展質量控制方法,提升軟件開發質量;
● 從整體視角優化架構,提升開發效能;
● 提升風險管理技能,防患于未然;
● 應用軟件配置管理,擁抱變更,管理變更。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技術經理、研發經理、技術團隊管理者
課程方式:現場講授,小組討論,案例分享,現場演練
課程模型:
課程大綱
第一講:效能解析:診斷瓶頸,激發團隊潛力
一、研發效能的影響
1. 研發效能:更高效、更高質量、更可靠、可持續地交付更優的業務價值的能力
2. 影響研發效能的9大因素
工具:研發效能提升檢查表
二、研發效能的度量方法
1. 度量體系的3大組成
1)業務價值度量
2)產品交付度量
3)基礎能力度量
2. 構建度量體系
第一步:定義目標
第二步:設計指標
第三步:數據收集
第四步:數據分析
第五步:反饋與調整
研討:構建度量體系的常見問題
第二講:敏捷過程實踐:打造高效、響應快速的開發流程
一、通用開發過程5要素
1. 協作過程
2. 角色職責
3. 活動工件
4. 標準規范
5. 工具支持
二、瀑布模型與敏捷模型
1. 瀑布模型全景圖——適合需求穩定的項目
2. 敏捷模型全景圖——適合需求多變的項目
案例:敏捷模型提高項目成功率
三、敏捷流程優化方法
1. 理解敏捷4宣言
2. 梳理敏捷流程
3. 開展敏捷思維方式
1)迭代和增量
2)擁抱變化
3)快速交付
4)持續改進
5)自組織團隊
研討:敏捷開發的常見誤區
練習:如何改善開發現狀
四、敏捷開發中的DevOps
1. 深入理解DevOps
1)開發+運維
2)自動化交付
2. DevOps在敏捷開發中的作用
1)流程自動化
2)快速反饋
3)高效合作
4)全生命周期管理
5)質量保證
6)客戶導向
3. DevOps的應用
1)使用場景:運維與開發共同組成敏捷團隊
2)工程師的技能要求
a編碼能力
b自動化與持續集成
c跨功能技能
d文化與溝通
e負責全生命周期
3)常用工具:GitLab、Ant、Jenkins、Docker
練習:如何強化DevOps思維
第三講:質量保障策略:構建穩健的質量控制體系
一、為何引入質量保障
1. 軟件產品的質量規律
2. 7個維度對比質量保障與質量控制
3. 3個維度提高質量
1)職責 2)范圍 3)人員
二、質量保障活動的實施方法
1. 分階段的質量保障活動
1)需求分析階段——需求評審
2)設計階段——設計評審
3)開發階段——單元測試
4)測試階段——功能測試、性能測試、回歸測試
5)部署和維護階段——壓力測試
6)全程質量管理——指標量化
練習:如何改進質量活動
工具:QA工作內容規范參考
2. 開發中的代碼審查
1)代碼審查的規范與流程
2)應用代碼審查的5項原則
練習:代碼審查現狀調查
工具:代碼審查規范
第四講:架構優化與演進:推動系統架構的持續優化
一、深入理解架構設計
1. 架構的研究對象:組件、屬性、關系
2. 架構的決定因素:非功能需求
3. 架構的核心原則:高內聚、低耦合
4. 架構師的角色
二、分層架構圖的表達方法
1. 業務模型
用途:需求分析、業務建模
工具:用例圖、泳道圖
2. 邏輯視圖
用途:靜態設計
工具:類圖
3. 動態視圖
用途:動態設計
工具:對象圖、泳道圖、狀態圖
4. 開發視圖
用途:組織開發
工具:結構圖、包圖
5. 物理視圖
用途:部署方案設計
工具:部署圖、包圖
三、架構重構與優化
1. 應對架構熵增
1)架構熵增定律
2)應對架構熵增的6個維度
2. 進行架構重構
1)重構優化9步法
2)重構實踐的5大注意事項
第五講:風險識別與控制:構建風險機制,確保項目穩定推進
一、風險識別
1. 項目風險
2. 技術風險
3. 商業風險
案例:10種常見風險
二、風險管理方法
1. 評估可能性和嚴重性
2. 制定風險應對策略:規避/減輕/接受/轉移
3. 跟蹤并監控風險
練習:對當前項目進行風險管理
工具:風險評估表
第六講:變更與溝通管理:建立變更控制體系與有效溝通
一、配置管理
1. 軟件配置管理的作用-確保可追溯性、可復現性和一致性
2. 配置管理的5項活動
1)版本控制——管理代碼、文檔變更
2)構建管理——管理編譯、測試變更
3)變更控制——管理需求、設計變更
4)環境管理——管理環境一致性
5)發布管理——管理環境遷移
練習:如何改進現行的配置管理
二、技術團隊實用溝通
1. 傾聽與響應框架
2. 溝通3大原則
1)目標感
2)開放性
3)建設性
3. 六大場景溝通方法
1)接收上級任務
2)給下屬安排任務
3)向上匯報工作
4)請求幫助
5)批評下屬
6)跨部門溝通
練習:項目中的爭執
課程回顧、總結、答疑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