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2022  財務  微信  法律    網格化  管理  營銷  總裁班  安全 

      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與十九大后中國經濟走向

      主講老師: 王傳寶 王傳寶

      主講師資:王傳寶

      課時安排: 1天/6小時
      學習費用: 面議
      課程預約: 隋老師 (微信同號)
      課程簡介: “微觀經濟”的對稱。總體的經濟現象及其變量和相互關系。一國的國民生產總值、財政收支、貨幣流通量、經濟周期、投資總額、消費量等,均屬宏觀經濟問題。以此為研究對象的理論體系稱宏觀經濟學。
      內訓課程分類: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更新時間: 2024-01-11 17:07


      培訓目標:解讀十九大報告新理念,解讀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解讀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新舉措與新路徑,研判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世界經濟新周期與中國經濟新常態、中國經濟長期發展趨勢、中國經濟新體系、金融風險與房地產等熱點問題,預測19大后中國經濟走向與2018年宏觀經濟前景。學習十九大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幫助學員正確認識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正確判斷十九大后中國經濟走向,進而幫助行業/企業/地區決策,更好地助推工作。講座“有趣、有理、有用”,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員可以在知其所以然的基礎上,進而知道未來的必然。

       

      講座提綱

       

      一、新時代:十九大報告新理念要求經濟新舊動能轉換

      1、新時代:標注歷史坐標

      2、新使命:推進四個偉大

      3、新思想:貢獻中國智慧

      4、新征程:做出歷史貢獻

      5、十九大報告發展目標新亮點

      6、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新表述

      7、十九大報告提出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二、新周期: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是適應世界經濟新周期的要求

      1、世界隨時可能發生的新金融危機

      2、世界經濟周期與新工業革命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與科技革命

      ——人生發財靠康波

      3、美國加息為何攪動世界經濟局勢

      4、美聯儲縮表:全球資金回流美國

      5、特朗普沖擊與特朗普減稅

      6、“灰犀?!迸c全球大變局初顯

       

      三、新常態:經濟新常態下實體經濟困難呼喚換經濟新舊動能轉換

      1、經濟新常態表明舊動能增長乏力

      2、如何判斷經濟態勢

      ——跟著領袖看態勢

      ——根本在于素養和態度

      ——我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中的管理密碼

      3、實體經濟步履維艱

      ——經濟L型走勢:1978年-2017年中國GDP增長速度

      ——中國工業增長速度下滑

      ——資金脫實向虛:實體經濟步履維艱

      ——外資出逃

      ——外儲減少

      ——當前企業面臨六大問題

      ——當前企業面臨的五大危機

      ——企業倒閉潮的四種推動力量

      4、商業企業應對之道

      ——清楚企業商業模式和構架

      ——不同類型商業企業的經營特點和升級

      ——轉型的痛苦

      ——企業在經濟轉型期生存發展策略

      ——重塑企業家精神

      5、制造企業應對之術

      ——信息化驅動,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
      ——傳統行業要走“互聯網+”的道路
      ——綠色低碳制造
      ——人才為本

      6、企業在經濟轉型期生存發展策略

      ——緊緊抓住自己的特色優勢不放松,避免盲目多元化

      ——重大投資謹慎決策,待探底后進行大投資

      ——竭力降低各種成本

      ——重視內外部合作,抱團求生存,分工協作求發展

      ——未雨綢繆,尋求新的增長點

       

      四、新動能:正確理解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

      1、新舊動能轉換的背景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國務院正式批復《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這是黨的十九大后獲批的首個區域性國家發展戰略,也是我國第一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

      ——工業革命、技術變革與城市化

      ——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

      ——中國版“工業4.0”

      ——中美貿易戰

      2、培育新動能是一場不能輸的戰爭

      3、全面理解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主要原因

      ——資源稟賦優勢的改變

      ——需求結構和水平的變化導致對供給結構和水平要求的提高

      ——重大技術革命和第四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帶來新機遇新挑戰

      ——對生態文明的不斷追求引發經濟增長模式的改進

      ——金融高杠桿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潛在威脅倒逼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4、新舊技術的“S型曲線”理論

      ——當舊動能增長乏力的時候,新的動能異軍突起,就能夠支撐起新的發展

      5、動力轉換

      ——新舊動能動力轉換

      ——新動能=新動力+新能力

      6、什么是舊動能

      ——舊動能包括:規模速度型目標導向、模仿跟蹤型主體支撐、GDP導向制度引領、傳統低端產業發展、粗放投入型要素配置

      ——舊動能的特征:大目標GDP增速、大國企外企主導、大規模造城運動或房地產開發、大規?;A設施建設、大規模開發區建設或工業發展、大規模要素粗放投入、大規模招商引資、大規模模仿跟蹤復制

      7、什么是新動能

      ——新動能的內容:質量效益型目標導向、創新型主體支撐、可持續制度引領、新興高端產業發展、高級要素配置

      ——新動能的表現形式:新制度、新要素(包括新技術、新人才、新信息、新融資、新資源)、新市場、新產業形態(包括新產業、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新品牌)、新主體(包括新企業、新企業家、新居民、新平臺等)等

      8、創新驅動:持續通過“雙創”形成新動能

      ——要素驅動VS創新驅動:波特關于國家競爭力的四階段劃分

      ——制約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有待破除

      ——創新長波與綠色創新

      ——創新:新舊動能轉換的成功保障

      ——技術創新

      ——制度創新

      ——保護產權:創新的驅動力

      ——創新人才機制

      ——打造創新基礎設施

      ——創新生態與創新生態系統

      9、誰在起更大的作用?

      ——政府VS市場

      ——傳統產業VS新興產業

      ——總需求VS總供給

      10、戰略性新興產業與中國制造2025

      11、高新區是區域創新的主要陣地

      ——吸引人才,凝聚資源,打造區域技術高地

      ——集中力量,重點打造某幾個高新技術產業

      12、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正在積聚

      13、2018年是加快培育新動能之年

      14、經濟運行和發展遠未完成新舊動能轉換

      ——舊動能是不是應該不管不顧

      ——新動能是不是萬能的

      15、正確理解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更多地依靠新動能來發展經濟

      ——由規模速度型目標向質量效益型目標轉換

      ——由舊主體支撐向新主體支撐轉換

      ——由政府推動向市場主導轉換

      ——由低端產業形態向中高端產業形態轉換

      ——由低端要素粗放投入向高級要素集約投入轉換

      ——實現新舊動能平穩繼續轉換,需要舊動能平穩退出或下降,新動能穩定形成或增長,還要實現新舊動能無縫對接。

      16、要避免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認識誤區

      ——在新動能沒有完全起來前,不能完全否定舊動能的作用

      ——不能將大規模投資等舊動能當成新動能

      ——不能僅看到新動能的局部表象,比如將“四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理解為新動能全部,沒有認識到新制度、新市場、新主體才是新動能的深層內容

      ——沒有認識到新動能的本質是效率,舊動能強調高速粗放發展,新動能則強調集約高效高質發展

      ——培育壯大新動能是一個過程,不能拔苗助長地追求新動能。

       

      五、新舉措:加速推進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舉措

      1、構建強大動力機制,加速新舊動能轉換

      2、實施通過“四新”促進“四化”的轉換路徑,提高新舊動能轉換效果

      3、強化產業抓手,推進新舊動能有序轉換

      4、加強制度建設,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落地生根

      5、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共享新舊動能轉換成果

      6、緊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向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聚焦發力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破解

      7、推進新舊動能轉換要選準方向,找對路子

      ——既不能照抄照搬、全盤引入,也不能一哄而上、重復建設

      ——要根據當地發展的實際,在創新思路和深化改革中選準方向、找對路子

      8、要找到推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正確路徑

      ——形成新思路或新理念、新目標、新路徑

      ——依據本地優勢、市場發展趨勢、技術進步趨勢、綠色低碳潮流、政策鼓勵方向找準新定位

      ——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有較高附加值的產業

      ——開拓國際國內新市場

      ——建設能成為新增長點的區域

      9、新舊動能轉換促進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案例研究

      ——上?!八男隆苯洕和苿有录夹g、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發展

      ——浙江實施“四換三名”工程,打造經濟升級版(從產業集群到特色小鎮),推動了經濟質量和效益提升

      ——廣東實施產業、勞動力“雙轉移戰略”,加速推動“騰籠換鳥”

      ——江蘇實施產業高端發展、信息化引領等六大行動,推動產業向“高輕優強”調整優化

       

      六、新路徑:以“五新”加速發展新動能經濟

      1、培育新要素,發展新動能經濟

      ——新技術

      ——新人才

      ——新信息

      ——新融資

      ——新資源

      2、培育新主體,發展新動能經濟

      ——創新型企業

      ——創新型個人

      ——創新型區域

      ——創新型院所

      ——創新型平臺

      3、建立新制度,發展新動能經濟

      ——大力推進十個方面的改革

      4、打造新型政府,發展新動能經濟

      5、塑造新環境,發展新動能經濟

      ——硬環境:六大

      ——軟環境:四大

      6、實施新工程

      ——實施創業者培育工程

      ——企業家激勵工程

      ——企業助長工程

      ——產業集群倡導工程

      ——產業轉型升級工程

      ——產業轉移承接工程

      ——產業品牌塑造工程

      ——政府服務改善工程等

       

      七、新趨勢:新舊動能轉換下中國經濟長期發展趨勢

      1、宏觀經濟分析的基本框架:總需求與總供給

      2、需求三架馬車分析

      1)消費

      ——消費結構升級

      ——經濟增長與消費結構升級的機制

      ——發展階段與消費需求結構

      ——進一步刺激內需不易

      2)投資:民間投資告急

      3)出口:進出口增速回落

      3、供給側分析

      1)人口問題:未富先老

      2)資源環境問題

      3)科技創新問題

      4、經濟增長的三大動力來源

      ——城鎮化沒有完成

      ——中西部地區的后發優勢

      ——消費結構升級

      5、近年中國出現的幾個重要拐點

      6、對我國未來經濟增長的基本判斷

       

      八、新體系:中國經濟新體系與新時代中國經濟新信號

      1、建設一個什么樣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2、現代化經濟體系應該符合九個方面要求

      3、怎樣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4、新時代中國經濟七大新信號

      5、用“三大變革”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質量變革

      ——效率變革

      ——動力變革

       

      九、新風險:金融新周期與金融風險將影響經濟新舊動能順利轉換

      1、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2、金融新周期

      3、全球債務飆升

      4、警惕區域性金融風險蔓延

      5、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6、企業債務風險

      ——案例:遼寧、山東企業債務危機

      ——案例:浙江慈溪建行不良率飆升的教訓

      ——案例:無錫銀行農商行盲目上市擴張的失敗樣本

      ——案例:山東省“換血”恒豐銀行,董事長蔡國華被查

      7、部分中小銀行面臨破產清算威脅

      8、房地產虛火

      9、詭譎的人民幣匯率

      10、生病的股市:個人理性與集體非理性

      11、投資理財的困惑:錢往何處去?

       

      十、新預測:經濟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19大后中國經濟走向與2018年宏觀經濟前景預測

      1、習近平: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前景是光明的

      2、19大后中國經濟走向

      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4、2018年宏觀經濟前景預測

      ——增長率、消費、投資、進出口等總體判斷

      ——克強指數看經濟冷暖

      ——PMI轉為樂觀

      ——從PPI、CPI看通脹/通縮隱憂

      ——資產荒轉為資金荒剛開始

      ——謹防金融風險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祝大家事業順利,身體健康!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更多>與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與十九大后中國經濟走向相關內訓課
      長風破浪,未來可期 十四五雙循環及山西經濟發展新趨勢 宏觀經濟與寄遞發展趨勢及區域物流發展重點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3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與福建省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3兩會政策解讀與物流行業發展趨勢 2023年宏觀經濟分析和化工行業的機遇 2023年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王傳寶老師介紹>王傳寶老師其它課程
      最新科技進展與產業投資機會分析 最新宏觀經濟政策解讀與地區/行業/企業的應對 最新房地產金融政策與最新房地產融資模式 資管新規的影響、銀行業務的調整與企業融資的新渠道 資本運作與合肥區域經濟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與下一年宏觀經濟形勢研判 中小企業的多元化融資與擔保公司的應對之道 中美貿易戰與中國未來經濟發展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誠聘英才  |  網站聲明  |  隱私保障及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京ICP備11016574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