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楊衛華 | ![]() |
課時安排: | 2天,6小時/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本課程從企業日常勞動用工管理中的重點、難點、熱點為核心內容,旨在系統提高企業管理者在勞動用工管理中的實務技巧,提高防范勞資糾紛的能力。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2-12-28 09:41 |
【課程背景】
《勞動合同法》及其實施條例、修正案及《社會保險法》、《工傷保險條例》(修訂)、《關于審理勞動爭議若干問題的解釋(四)》、《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使得我國勞動用工管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新的經濟形勢下,企業面臨穩定發展、建立和諧勞動關系、降低用人風險以及化解勞資糾紛等多重挑戰。而2008年以來,全國勞動爭議案件成井噴式的增長,給企業的經營管理帶來一個最重大的課題,那就是,如何在新的形勢下,對勞動用工管理進行變革與轉型,以全面防范和應對可能產生的勞資糾紛,降低因勞資矛盾對企業產生的影響。
本課程從企業日常勞動用工管理中的重點、難點、熱點為核心內容,旨在系統提高企業管理者在勞動用工管理中的實務技巧,提高防范勞資糾紛的能力。
【課程收益】
全面了解新形勢下勞動用工的變化發展;
熟悉勞動用工管理中常見疑難問題的處理方式;
系統提升企業管理者運用勞動法律防范法律風險的實際操作能力;
掌握有效的應對策略,從容應對勞動用工管理出現的問題和發生的爭議。
【適用對象】企業總經理、高級管理人員;部門經理、主管;人力資源部總監、經理、專員;工會負責人;法律部門負責人;律師以及其他相關人員。
【課程特色】重點突出,邏輯清晰;強調實戰,學之能用;案例真實,剖析詳盡。
【課程時長】 10 — 14小時
【課程大綱】
一、勞動用工管理面臨新形勢的巨大挑戰
1、新形勢下勞動關系有哪些基本特征?
2、勞動關系的發展趨勢怎樣?
3、企業勞動用工管理面臨的挑戰;
4、企業需要正視中國勞資關系的調整嗎?應采取怎樣的策略?
5、企業有哪些用工風險?如何防范?
二、互聯網與新媒體時代對企業用工管理的影響
1、互聯網對人力資源管理的滲透;
2、互聯網對傳統勞動關系的影響與沖擊;
3、互聯網與新媒體對勞動爭議的影響;
4、電子證據的類型、法律定位、采信標準及其對企業日常用工的具體影響;
5、日常用工的網絡監控與員工隱私權管理;
6、網絡監控與商業秘密的保護;
7、用工管理中對互聯網與新媒體的正確使用;
8、大數據與知識型員工帶來的管理變革與員工關系管理。
三、用工模式的選擇及其法律風險管理
1、 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3、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4、 非全日制用工
5、 勞務派遣
6、 勞務關系
7、 業務外包
四、入職管理
1、 招聘廣告與錄用通知
2、 應屆畢業生的實習、見習與就業協議的簽訂
3、 勞動合同簽訂前的審查事項
4、 勞動合同簽訂環節管理
5、 試用期管理中的若干問題
五、規章制度的制定及其運用
1、《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的廢止給企業產生的重大影響
2、制定規章制度的重要意義
3、規章制度的含義、內容、特點、地位、效力范圍
4、規章制度與集體合同、勞動合同的關系
5、如何制定合法有效的規章制度
6、新法下制定規章制度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7、規章制度制定時,合法性、民主程序、公示程序的法律要求
8、規章制度的正確運用與違反規章制度員工的處理
六、工時、工資與假期管理
1、法定標準工時制、不定時工時制、綜合計算工時制的選擇與運用
2、控制加班費成本的若干法寶
3、如何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工資
4、如何合法調整工資
5、績效考核與工資的關系
6、年終獎、年底雙薪的風險
7、法定節假日、事假、年休假、病假、工傷假、產假、婚假、喪假等假期的有效管理
七、幾類特殊人員的勞動用工管理
1、身份特殊類員工的管理(實習生;退休返聘、內退、停薪留職員工、應征入伍的員工、軍隊轉業的員工、外籍員工、臺港澳員工)
2、身體特殊類員工的管理(工傷員工、病患員工、“三期”女員工)
3、職務特殊類員工的管理(工會干部、職工代表、高級管理人員)
4、用工形式特殊類員工的管理(勞務派遣員工、借調員工、非全日制員工、勞務工)
5、地位特殊類員工的管理(出資招用或培訓的員工、知悉商業秘密的員工、享受特殊福利待遇的員工)
八、離職管理與勞動爭議處理
1、離職類型的清晰界定
2、離職協議的重要性與正確運用
3、員工主動離職與被動離職的若干重大問題
4、企業處理員工離職的若干誤區
5、金融危機下裁員的路徑選擇與注意事項
6、與經濟補償金有關的主要問題
7、如何正確應對勞動爭議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