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2022  財務  微信  法律    網格化  管理  營銷  總裁班  安全 

      十四五規劃構建中國經濟發展新格局

      主講老師: 宋柏允 宋柏允

      主講師資:宋柏允

      課時安排: 1天
      學習費用: 面議
      課程預約: 隋老師 (微信同號)
      課程簡介: 請看詳細課程介紹
      內訓課程分類: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更新時間: 2022-12-08 10:51

      【課程背景】

      二〇二〇年十月二十九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課程收益】

      ?  解讀各項建議

      ?  展望未來趨勢

       

      【課程特色】案例,深入淺出聽得懂;科學,背后理論講得明;實戰,學之能用定方向;展望,以史為鑒看未來

      【課程對象】相關需求者

      【課程時間】6小時

       

      【課程大綱】

      一、當前的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是什么?

      1、 世界經濟新平庸

      2、 世界經濟周期與新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技術變革與城市化

      ?  回顧歷次科技革命的變化

      ?  中國改革開放的一級火箭(市場經濟)、二級火箭(海外市場)

      ?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未有之新變化

      案例:上萬家上市公司財務分析,平均利潤率僅為4%左右

      3、 美國的王牌:科技制高點、金融制高點、糧食能源制高點

      ?  科技制高點:中國彎道超車的得與失

      案例:華為的芯片之痛、操作系統之痛

      ?  金融制高點:美元的虛擬霸權

      ?  糧食能源制高點:美國農業、石油美元

      案例:中美貿易戰,美國要求中國購買農產品,中國的考慮

      ?  美國自身的問題:特朗普連任,反映出美國內部問題

      4、 中國經濟當前的問題

      ?  中國經濟增長依舊在放緩

      ?  需求端拉動經濟乏力:人口、購買力的雙重壓力

      ?  供給端驅動力不足:企業缺乏創新

      ?  區域經濟發展失衡:數十年來的胡煥庸線

       

      二、關于《十四五規劃和二零三五遠景目標》的解讀有哪些?(可選模塊)

      《建議》并未提出十四五經濟增速目標

      1、 中國經濟的深層次分析

      ?  經濟增長供給側的三駕馬車:勞動力、資本、全生產要素

      ?  勞動力:數量在減少,質量在改變——不是簡單的素質高與低,而是時代進步、意識轉變

      案例:告訴你為什么阿里的成功不可復制

      ?  資本:風口理論不適用于實體經濟——中國不缺資本,相反資本過剩,指示效率低下

      案例:影視行業陷入寒冬背后的資本推手

      ?  全生產要素:未來的出路——試、市、士

      案例:中石化賣咖啡也賣菜、3M百年老店的啟示

      2、 《建議》指出方向

      ?  一是“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保就業,穩住經濟基本盤

      案例:雙十一、六一八,擴大內需

      ?  二是“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各行業面臨的降本增效

      案例:智能制造:5G+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

      ?  三是“促進產業在國內有序轉移”

      案例:中國各地搶企業大戰,營商環境的背后——地理+人文位置選擇產業競爭力

      3、 財稅、貨幣與金融政策方面

      ?  看一看財政的賬本

      案例:財政部的收入與支出

      ?  目前稅收問題的反思

      案例:2018、2019增值稅率下降,企業普遍未感覺輕松

      ?  《建議》提出“加強財政資源統籌”,“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推進財政支出標準化”,“明確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權與支出責任”,“完善現代稅收制度”

      案例:史鑒“營改增”、“國地稅合并”

      ?  央行不搞大水漫灌

      案例:回顧2009年四萬億財政刺激、2015年連續降準降息的副作用

      ?  《建議》提出“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

      案例:2020年金融領域給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后續如何建立常態化機制

      ?  未來的方向:投商行一體化、資產證券化

      ?  關于金融的表述則更多在于完善監管和防范風險

      案例:P2P爆雷、信托爆雷、私募基金失聯、螞蟻集團IPO未成功的秘密

      ?  未來監管的重點:行業自律

      案例:2019年銀行業協會發布《職業操守》

      4、 未來房地產:《建議》延續了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并且關于土地和房地產的表述包括“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和“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  住宅過剩

      ?  商業地產是下一步風口,但是很多房企未能轉變思路

      案例:香港新鴻基地產轉型之路

       

      三、展望:十四五規劃如何構建中國經濟發展新格局?

      1、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和美國的變與不變

      ?  中國,不變的是改革方向;變的是增長模式

      ?  美國,不變的是外交原則保持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結合,變:對華的策略

      2、 十四五規劃主題:構建經濟發展新格局

      ?  主線一:內循環為核心的消費主線

      ?  主線二:科技創新 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  主線三:綠色經濟 促進新能源革命

      ?  十四五規劃經濟增長目標預計在 5 左右 2035 年 GDP 再翻一番

      3、 區域協調發展,突出重點城市群

      ?  城市群發展趨勢

      ?  長三角城市群

      ?  珠三角城市群

      ?  京津冀城市群

      ?  成渝城市群

      4、 深化金融體系改革,貨幣財政政策相協調,強化支持實體經濟

       

      四、實體經濟的突圍之路在何處?

      1、 當前企業普遍賺錢難,游戲規則在改變

      ?  企業最需要的買方思維:先找到買家,再投入生產,否則無人買單很難受

      案例:葛倫史登斯,身處一座陌生的城市,不使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初始資源只有100美元的現金、一部沒有聯絡人的手機,以及一輛舊皮卡,在90天內,創辦一家估值達到75萬美元的公司。他是如何做到的?

      ?  新基建的四大板塊:打造C2M模式,先找買家,在投入生產

      2、 互聯網時代帶來市場變革

      ?  回顧近年來身邊的變化

      案例:線下做實體→電商千千萬→張大奕秀照→薇婭做直播

      ?  市場對企業的要求,不斷的創新,而不是模仿

      案例:3M公司15%的啟示:創新最重要的事情——懂得放棄、蘋果與微軟公司的啟示:兩個史蒂夫VS“BP”——做到極致就能引領世界

      3、 強大的企業來自于進化與變革:大魚吃小魚游戲中的生存之道

      ?  市場向頭部企業集中

      ?  人才向大公司聚集

      4、 如何衡量創新是否有效:波特五力模型量化

      ?  與客戶議價能力量化:應收票據與賬款

      ?  與供應商議價能力量化:應付賬款與票據

      ?  同行業集中度:HHI指數,及對應策略

      ?  新進入競爭者量化:Z-Score

      ?  替代品量化:ROE分解

      5、 快速試錯好過模仿他人

      案例:美國航空業起起落落的啟示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更多>與十四五規劃構建中國經濟發展新格局相關內訓課
      新常態下管理會計在企業發展中的應用 碳達峰碳中和對中小企業發展的影響 十九大解讀與企業發展規劃 國內國際發展趨勢及基礎業務拓展 年度醫藥行業政策解讀應對及發展趨勢 大健康與醫美領域發展趨勢發展趨勢 職業生涯規劃與職業發展 企業轉型與內部孵化創新
      宋柏允老師介紹>宋柏允老師其它課程
      疫情對宏觀經濟和實體經濟的影響 宏觀經濟下汽車金融行業趨勢分析 股權融資與股權估值 房地產項目分析框架 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實體經濟融資應對 企業利潤長效增長的創新之道 從疫情前后財政與稅收看企業負擔 財務分析在投融資、公司估值中的應用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誠聘英才  |  網站聲明  |  隱私保障及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京ICP備11016574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