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宋柏允 | ![]() |
課時安排: | 1天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請看詳細課程介紹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2-12-08 10:50 |
【課程背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8成以上中小微企業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為了應對新冠肺炎對經濟的壓力,截止2020年3月5日,24個省市區公布了未來的重點項目投資規劃,總投資額達48.6萬億元,其中2020年度計劃投資總規模近8萬億元。
與當年的4萬億刺激有何不同,未來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課程收益】
? 分析宏觀經濟、金融形勢
? 分析產業政策發展解讀
? 解讀新基建與08年基金的異同,以及政府性融資難點及破解建議
? 展望未來金融領域發展趨勢:資產證券化
【課程特色】案例,深入淺出聽得懂;科學,背后理論講得明;實戰,學之能用定方向;展望,以史為鑒看未來
【課程對象】銀行、證券、基金、保險等金融從業人員;對宏觀經濟、新基建需要了解人士
【課程時間】6 小時
【課程大綱】
一、分析:為什么經濟如此艱難?
1、2020年一場疫情,經濟雪上加霜
? 8成中小微企業,現金撐不過三個月
? 大魚吃小魚:房地產行業為例,業務向頭部企業集中
案例:老鄉雞董事長怒斯員工聯名信、上市房企營收對比
2、宏觀經濟面臨改革開放四十年未有之變化
? 中國經濟滯脹了嗎?什么是滯脹?
二、當前宏觀環境啥情況?
1、世界經濟周期與新工業革命:科技發展到瓶頸,大國博弈白熱化
2、中美貿易戰的背后:美國的黑暗森林法則以及規律武器——糧食、石油、貨幣
3、經濟回歸最本質:總需求與總供給
? 需求旺盛的20世紀80年代末
? 需求不足的20世紀90年代末
? 供給出問題的現在
? 供給側改革帶來的挑戰與機會
4、需求三架馬車分析
? 消費:人口、購買力、購買傾向
? 投資:基建狂魔
? 出口:進出口增速回落
3、供給側分析
? 人口問題:未富先老且斷崖式下降
? 資本:風口理論是是非非
? 全生產要素:未來的關鍵
案例:柯布道格拉斯模型、人口結構、蘋果的堅守第一性原理、3M百年老店的啟示
三、2020年新基建,新在何處?
1、新基建有哪些“新”
? 5G:資本市場的風口,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大國之間如何博弈?
? 人工智能:有時候和“大數據”分不清
? 數據中心:算力和算法的黑科技
2、基礎之上有什么
? 史鑒——高鐵之上:加速城市化進程,城市文化形成,契約精神提高到前所未有
? 5G之上:三大場景
AR/VR——在線教育、遠程辦公;
海量物聯網——環境監測、智能家電;
高可靠低延時——自動駕駛、自動化工業
? 人工智能+數據中心:邊緣科技與終端應用
邊緣科技:空間技術、能源技術、基因工程、納米科學、
終端應用:無人駕駛、語音識別、專家系統、智適應學習、機器視覺
? 機器視覺:指紋、人臉、視網膜、虹膜識別
? 自動規劃
案例:一個小區的快遞投遞
? 智能搜索
案例:貸款風控,誰是“守信之人”
3、頭部企業的布局
? 百度:5G+AI+邊緣計算
? 阿里:5G技術與應用
? 騰訊:云化、平臺化技術
4、新基建帶來的投資機遇
? 5G產業鏈分析:5G基礎、流量端、應用端
? 人工智能分析:云計算、IDC、光模塊、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流量可視化
四、新基建的錢從哪來?
1、來自于財政行不行?
? 看一看,財政的賬本
案例:財政收入與支出細分
2、來自于債務行不行?
? 債務累加風險
3、來自于民間投資行不行?
? 回顧:民間資本歷史迷思
案例:常平倉與青苗法、美聯儲的私有制
五、商業銀行業未來的定位是什么?
1、史鑒——中國出現最早的紙幣,但是歐洲出現最早的銀行
? 宋、元、明三代紙幣推行不下去:政府開銷大
? 張居正一條鞭法:政府融資難
? 英格蘭銀行獲獨家:中央銀行開端,政府的銀行
? 美聯儲誕生:信用擴張與收縮的博弈結果
? 商業銀行信用擴張的極端:中國超級通脹
? 商業銀行信用收縮的極端:美國大蕭條
2、史鑒——美國20世紀70年代滯脹及銀行業的轉型
? 自由階段,混業經營
? 大蕭條,《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變出了大小摩
? 劉易斯拉捏利的點子:再次融合
? 中美對比,兩種模式兩種結果
六、為什么說資產證券化變革中國金融模式?
1、資管新規為什么要給資產證券化留下“后門”
2、基礎資產
? 信貸資產——資產證券化的主要供給者
? 中小企業融資
? 基礎設施資產
3、評級
? 評級方法
? 評級方法的缺陷
4、定價
? 證券化產品交易機制
? 主要證券化產品定價方法
5、監管與制度設計
? 金融監管改革共識
? 巴塞爾協議III與資產證券化
? 影子銀行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