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2022  財務  管理  安全  法律  營銷  北京  合同管理  從業  研修班 

      標準工時測量與改善

      學習費用: 4000.00元/人 主講老師: 張老師
      開課時間: 2023-06-15 課時安排: 2天
      開課地點: 江蘇 蘇州市
      課程報名: 隋老師 (微信同號)
      課程對象: 工藝工程師,精益制造工程師,IE工程師,生產主管,生產經理,工程經理等
      課程簡介: 本培訓主要提供標準工時、績效與生產效率的基本知識,訓練技術與管理人員怎么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制造業中去。
      課程分類: 領導力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戰略管理 | 薪酬績效 | 職業素養 | 經理人 | 生產管理 | 采購管理 | 質量管理 | 物流管理 | 供應鏈管理 | 倉儲管理 | 管理體系 | 項目管理 | 商務禮儀 | 談判技巧 | 目標管理 | 客戶服務 | 溝通和表達 | 心理學 | 阿米巴 | 事業單位 | 國際貿易 | 數字化轉型 | 資本運作 | 國學智慧 | 房地產 | epc培訓 | TTT培訓 | 招投標 | 女性培訓 | 班組管理 | 店長培訓 | 六西格瑪 |
      更新時間: 2023-03-09 09:48

      收費標準:4000/

      ?  含授課費、證書費、資料費、午餐費、茶點費、會務費、稅費

      ?  不包含學員往返培訓場地的交通費用、住宿費用、早餐及晚餐 

      課程目標:

      通過培訓,了解標準工時的構成、測量方法、影響因素、制定步驟,寬放率及標準工時的改善。生產績效的影響因素及改善,提高生產效率。

      本培訓主要提供標準工時、績效與生產效率的基本知識,訓練技術與管理人員怎么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制造業中去。

      參訓對象:

      工藝工程師,精益制造工程師,IE工程師,生產主管,生產經理,工程經理等

      授課形式:

      知識講解、案例演示講解、實戰演練、小組討論、互動交流、游戲感悟、頭腦風暴、強調學員參與。

      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標準工時的定義與作用

      1.         時間研究的定義

      ?  游戲一:撲克牌游戲

      2.         標準工時的定義及分類

      1)        標準工時制定的基本條件

      ?  作業標準

      ?  正常的環境和條件

      ?  普通熟練程度和正常速度

      2  注:測量 標準工時一定要注意上述四個要素。

      2)        標準工時分類

      ?  人的工時-Labor Hour

      ?  機器工時-Machine Hour

      2  案例一:人機協作改善 案例

      3.         時間研究的層次

      1)        動作(適合動作密集型)

      2)        作業要素-若干動作集合而成

      3)        操作-若干作業要素的集合

      4)        程序-完成某項工需要執行的作業串

      5)        活動-完成某項工作需要經歷的過程,由若干程序或工作站組成

      6)        功能-構成產品的組件或零件,保證達到某個特定目的所必須的所有活動。

      7)        產品-完成最終的產品

      擇合適的測量等級,切不可生搬硬套。

      ?  討論:分組討論各自企業制定標準工時所遇到的問題。

      4.         標準工時的作用

      1)        成本管理(產品管理部)

      ?  產品制造成本計算

      ?  委外加工定價的計算

      2)        工廠生產管理(生產部)

      ?  生產計劃

      3)        產能管理(設備管理)

      4)        效率管理(員工績效考核)

      5)        工藝流程管理(工藝技術部)

      ?  生產線平衡

      ?  作業方法改進

      ?  多技能培訓

      第二單元:標準工時的構成與制定

      1.         標準工時的構成

      1)        主作業時間:

      ?  目標作業(主體作業)

      ?  輔助作業

      2)        準備作業時間

      ?  如換型時間

      ?  開班前期的準備工作

      ?  換型后后道工序的起始等待

      3)        富余時間

      ?  私事富余(喝水,擦汗等)

      ?  疲勞富余

      ?  作業富余(質量問題處理)

      ?  工廠富余(5S、晨會)

      --標準工時的制定步驟與注意事項

      --標準工時制定的八步驟

      --測量標準工時的要點

      --直接員工與間接員工的工時

      --直接員工與間接員工的劃分

      2  分組討論:各自企業中有哪些直接與間接人員。

      第三單元:標準工時的測定方法

      1.         直接觀測法

      1)        秒表測時法

      2)        攝像法-要剔除其中的浪費時間

      3)        工作抽樣法

      4)        工作日寫實

      ?  案例三:某家用電器工廠工作抽樣法

      ?  案例四:某工廠工作日寫實

      5)        預定時間標準法-PTS

      6)        模特排時法-MODAPTS(重點)

      ?  練習:用模特排時法計算給定作業的標準工時

      7)        幾種標準工時測量方法的比較

      ?  案例五:作業要素表在工時測定中的應用。

      第四單元:標準工時的寬放及改善

      1.         學習曲線及其應用

      1)        學習曲線

      2)        如何基于學習曲線提高效率

      2.         評比系數的設定方法

      3)        速度評比法

      4)        平準化法

      5)        客觀評比法

      3.         標準工時調整系數

      1)        努力度調整系數

      2)        熟練度調整系數

      3)        工作環境調整系數

      4.         標準工時的PDCA改善循環

      ?  練習:根據視頻分析如何改進作業,縮短節拍時間,解決產線平衡問題。

      第五單元:效率與績效改善體系

      1.         時間分類

      1)        出勤時間

      2)        規定休息/用餐時間

      3)        有效工作時間

      4)        損失時間

      ?  熟練程度

      ?  質量損失(原料、不合格品)

      ?  設備故障時間

      ?  作業方法

      2  生產率的提升維度

      2.         績效指標分解

      1)        員工相關的時間損失

      ?  IE技術

      --線體平衡

      --人因工程(線體高度、工位布局)

      ?  員工績效

      2)        車間相關的時間損失

      ?  車間管理績效(人員安排)

      3)        員工績效體系的構成

      ?  意愿

      ?  技能

      ?  環境

      4)        員工績效體系的改善

      ?  員工績效改善六部法

      第六單元:生產線平衡

      1.         生產線平衡的基本著眼點

      2.         節拍時間和流程時間與產線規劃的關系

      1)        生產線平衡化導入的步驟

      2)        調查生產線的工程流(含主線與副線)

      3)        畫出生產線的線邊物流與生產流程圖

      4)        根據統計的數據與現場管理進行布局和產線的改善

      5)        如何突破作業流程中瓶頸工程

      6)        運用山積表等手段重新進行作業編成

      7)        反復4-5步驟做PDCA驗證

      8)        制定作業標準

      --生產線平衡的改善(生產線的持續改善)

      收費標準:4000/

      ?  含授課費、證書費、資料費、午餐費、茶點費、會務費、稅費

      ?  不包含學員往返培訓場地的交通費用、住宿費用、早餐及晚餐 

      課程目標:

      通過培訓,了解標準工時的構成、測量方法、影響因素、制定步驟,寬放率及標準工時的改善。生產績效的影響因素及改善,提高生產效率。

      本培訓主要提供標準工時、績效與生產效率的基本知識,訓練技術與管理人員怎么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制造業中去。

      參訓對象:

      工藝工程師,精益制造工程師,IE工程師,生產主管,生產經理,工程經理等

      授課形式:

      知識講解、案例演示講解、實戰演練、小組討論、互動交流、游戲感悟、頭腦風暴、強調學員參與。

      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標準工時的定義與作用

      1.        時間研究的定義

      ?  游戲一:撲克牌游戲

      2.        標準工時的定義及分類

      1)       標準工時制定的基本條件

      ?  作業標準

      ?  正常的環境和條件

      ?  普通熟練程度和正常速度

      2  注:測量 標準工時一定要注意上述四個要素。

      2)       標準工時分類

      ?  人的工時-Labor Hour

      ?  機器工時-Machine Hour

      2  案例一:人機協作改善 案例

      3.        時間研究的層次

      1)       動作(適合動作密集型)

      2)       作業要素-若干動作集合而成

      3)       操作-若干作業要素的集合

      4)       程序-完成某項工需要執行的作業串

      5)       活動-完成某項工作需要經歷的過程,由若干程序或工作站組成

      6)       功能-構成產品的組件或零件,保證達到某個特定目的所必須的所有活動。

      7)       產品-完成最終的產品

      擇合適的測量等級,切不可生搬硬套。

      ?  討論:分組討論各自企業制定標準工時所遇到的問題。

      4.        標準工時的作用

      1)       成本管理(產品管理部)

      ?  產品制造成本計算

      ?  委外加工定價的計算

      2)       工廠生產管理(生產部)

      ?  生產計劃

      3)       產能管理(設備管理)

      4)       效率管理(員工績效考核)

      5)       工藝流程管理(工藝技術部)

      ?  生產線平衡

      ?  作業方法改進

      ?  多技能培訓

      第二單元:標準工時的構成與制定

      1.        標準工時的構成

      1)       主作業時間:

      ?  目標作業(主體作業)

      ?  輔助作業

      2)       準備作業時間

      ?  如換型時間

      ?  開班前期的準備工作

      ?  換型后后道工序的起始等待

      3)       富余時間

      ?  私事富余(喝水,擦汗等)

      ?  疲勞富余

      ?  作業富余(質量問題處理)

      ?  工廠富余(5S、晨會)

      --標準工時的制定步驟與注意事項

      --標準工時制定的八步驟

      --測量標準工時的要點

      --直接員工與間接員工的工時

      --直接員工與間接員工的劃分

      2  分組討論:各自企業中有哪些直接與間接人員。

      第三單元:標準工時的測定方法

      1.        直接觀測法

      1)       秒表測時法

      2)       攝像法-要剔除其中的浪費時間

      3)       工作抽樣法

      4)       工作日寫實

      ?  案例三:某家用電器工廠工作抽樣法

      ?  案例四:某工廠工作日寫實

      5)       預定時間標準法-PTS

      6)       模特排時法-MODAPTS(重點)

      ?  練習:用模特排時法計算給定作業的標準工時

      7)       幾種標準工時測量方法的比較

      ?  案例五:作業要素表在工時測定中的應用。

      第四單元:標準工時的寬放及改善

      1.        學習曲線及其應用

      1)       學習曲線

      2)       如何基于學習曲線提高效率

      2.        評比系數的設定方法

      3)       速度評比法

      4)       平準化法

      5)       客觀評比法

      3.        標準工時調整系數

      1)       努力度調整系數

      2)       熟練度調整系數

      3)       工作環境調整系數

      4.        標準工時的PDCA改善循環

      ?  練習:根據視頻分析如何改進作業,縮短節拍時間,解決產線平衡問題。

      第五單元:效率與績效改善體系

      1.        時間分類

      1)       出勤時間

      2)       規定休息/用餐時間

      3)       有效工作時間

      4)       損失時間

      ?  熟練程度

      ?  質量損失(原料、不合格品)

      ?  設備故障時間

      ?  作業方法

      2  生產率的提升維度

      2.        績效指標分解

      1)       員工相關的時間損失

      ?  IE技術

      --線體平衡

      --人因工程(線體高度、工位布局)

      ?  員工績效

      2)       車間相關的時間損失

      ?  車間管理績效(人員安排)

      3)       員工績效體系的構成

      ?  意愿

      ?  技能

      ?  環境

      4)       員工績效體系的改善

      ?  員工績效改善六部法

      第六單元:生產線平衡

      1.        生產線平衡的基本著眼點

      2.        節拍時間和流程時間與產線規劃的關系

      1)       生產線平衡化導入的步驟

      2)       調查生產線的工程流(含主線與副線)

      3)       畫出生產線的線邊物流與生產流程圖

      4)       根據統計的數據與現場管理進行布局和產線的改善

      5)       如何突破作業流程中瓶頸工程

      6)       運用山積表等手段重新進行作業編成

      7)       反復4-5步驟做PDCA驗證

      8)       制定作業標準

      --生產線平衡的改善(生產線的持續改善)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更多>與標準工時測量與改善相關公開課
      卓越的生產運營管理 豐田精益管理——赴廣州名企對標考察高級研修班 智能制造與精益標桿工廠(工廠實戰班) 工作指導 OJT-落實作業標準化的利器 工作關系-一線主管與員工相處之道 TWI-生產主管管理技能研修 設備精益管理-5大技能提升 全員生產維護TPM活動(工廠實戰班)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誠聘英才  |  網站聲明  |  隱私保障及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京ICP備11016574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