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2022  財務  微信  法律    網格化  管理  營銷  總裁班  安全 

      《論語》治企之忠誠、信守、道義

      主講老師: 吳孟恩 吳孟恩

      主講師資:吳孟恩

      課時安排: 1天/6小時
      學習費用: 面議
      課程預約: 隋老師 (微信同號)
      課程簡介: 國學智慧,博大精深,蘊含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化精髓。它教導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仁愛”、“誠信”和“和諧”的價值觀。在短短兩百字中,國學智慧展現了古人的智慧和人生哲理,指引我們在現代社會中尋求內心的平和與寧靜。通過學習國學,我們不僅能理解傳統文化的魅力,更能從中汲取力量,以更加從容的姿態面對生活的挑戰。
      內訓課程分類: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更新時間: 2024-06-20 15:27


      【課程對象】企業中高層管理

      【課程時長】 1天(6小時/天) 

      【課程大綱】

       

      一、忠、誠、信,釋義

      忠,從中,從心,本義作敬解。

          古以不懈于心為敬,必盡心任事始能不懈于位,故忠從心;又以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為正直之德,故從中聲。《說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

            誠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周敦頤·通書》

            君子養心莫善于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李翱)

      信,從人,從言,人言也。

          忠于心,誠于己,則信于人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無憚改。”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而志?”

      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

      子路曰:“愿聞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忠與誠的區別

          結論:忠誠,實乃內圣外王之道,兩者合而成信,可以安身立命,可以建功明德,是為五常之一。

      五常德,為做人根基

       

      二、企業人的“道義”是什么

      義,從我,從羊。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孟子)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管子)

      事當為,而為之,曰義。

      義即道義,即真理。

      企業的 “義” 是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創造價值,服務社會,賺取利潤,不賺錢即為不義。

      企業人的 “義” 是忠誠企業,奉獻崗位,加強學習,勇擔責任,實現價值,獲取回報。

      誠于己,忠于事,信于人,即道義

      忠于事,就是不聽領導話嗎?

      誤區一:領導一定喜歡聽話的員工嗎?

      誤區二 聽話的員工一定是好員工嗎?

      誤區三:問心無愧,就是忠于事了嗎?

      誤區四:忠于事,就是一定要跟領導“對著干”嗎?

      領導錯了,怎么辦?

      昔者,天子有諍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故當不義,則天不可以不諍于父,臣不可以不諍于君,故當不義,則諍之。

      中國歷史上的種種“諫”。

          書諫——韓愈諫憲宗迎佛骨,被貶潮州。

          直諫——魏征直諫唐太宗,幾欲殺之。

          巧諫——鄒忌”喻美“諷齊王,大獲成功。

          死諫——比干死諫商紂王,被挖心而死。

          棺諫——海瑞買好棺材諫嘉靖,幾經生死。

          兵諫——張學良兵諫蔣介石,被囚終生。

      “好皇帝”是如何煉成的?

      “好皇帝”是生出來的。

      “好皇帝”是教出來的。

      “好皇帝”是打出來的。

      “好皇帝”是管出來的。

      “好皇帝”是諫出來的。

      “好皇帝”是寫出來的。

      “皇帝”真的永遠靠譜嗎?

       

      三、中國人的忠君思想

      ü 什么是君?

      ü 忠臣孝子與愚忠愚孝。

      ü 純粹潑臟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ü 忠于君,還是忠于國?

      ü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ü 在企業里,你應該忠于什么?

        A、行業道德規范 B、企業發展利益    C、董事長的精神  D、總經理的話  

        E、直接領導的命令 F、自己的良心

       

      四、在企業里,真正的忠誠是什么(圖示)

      道統與政統:

      ü   千古皇權與家族企業

      ü   朝代更迭與父業子難承

      ü   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

      ü   孔子與中華民族的“道統思想”

      ü   看那群以“衛道”為己任的讀書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在現代企業中,
      道統指企業文化,政統是總經理。
      董事長,應成為企業文化的開創總結者。
      總經理則應帶領全體員工實踐并捍衛企業文化。

      中式企業倫常結構(圖)

      企業英雄今安在?

      ü   圣賢,是國家民族的靈魂;英雄,是國家民族的骨架;人民,是國家民族的血肉。

      ü   當代企業中的“英雄”,不該只有老板一個人。

      ü   當代企業,呼喚“英雄”人物!

      你是企業的英雄嗎?

      企業英雄的“八德” (圖)

      如何培養“企業英雄”

      領導識人宜明

           寧可放棄一千,絕不錯選一個。

      領導用人宜信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領導容人宜巧

           大智若愚,大巧若工。

      領導育人宜恒

           教育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勤能補拙是良訓

           學習崗位技能,能他人所不能。

      善于思考進步多

           吾日三省吾身,為他人所不為。

      順應大勢抓機遇

           急企業之所急,機遇是找來的。

      撞破南墻有新天

           失敗是成功之母,英雄都偏執。

      英雄是失敗的圣賢
      圣賢是寂寞的英雄
      企業英雄,應在內圣外王間求索……

      內圣之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外王之路:敬天知命,遵禮慎言

      挺起脊梁,勇做企業“衛道士”

           對企業真正的忠誠,就是要大膽挺起你的脊梁,勇敢地去做企業的“衛道士”。

           忠誠于企業文化,才是一個企業人最大的忠誠,不管你是基層員工、部門主管、區域經理,還是總經理、董事長,在這一點上目標一致。

           丹心一片,爭做“企業英雄”。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更多>與《論語》治企之忠誠、信守、道義相關內訓課
      2023年全國兩會政策解讀和產業分析 2023年全國兩會政策解讀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性格魅力與領導智慧 九型人格與領導智慧 職業素養與道德品質
      吳孟恩老師介紹>吳孟恩老師其它課程
      遵道明禮——中國式企業人的職場修養 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經 企業忠誠度之忠誠、信守、道義 中國人的血脈傳承——孝悌之道 “知行合一”與“致良知”  王陽明儒家思想解析 中國夢與黨政干部傳統文化修養 陰陽五行——中國人的文化源泉 易經與企業管理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誠聘英才  |  網站聲明  |  隱私保障及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京ICP備11016574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