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 | 林安 | ![]() |
課時安排: | 1天/6小時 | |
學習費用: | 面議 | |
課程預約: | 隋老師 ![]() |
|
課程簡介: | 股權激勵是企業為了激勵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種長期激勵機制。它通過賦予員工部分股東權益,使其與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共同追求企業的長期發展。股權激勵不僅有助于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還能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同時,它還能促進企業內部管理的優化和協調,實現企業的穩定發展。在實施股權激勵時,企業需要確保方案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以維護員工的信任和支持。 | |
內訓課程分類: | 綜合管理 | 人力資源 | 市場營銷 | 財務稅務 | 基層管理 | 中層管理 | 領導力 | 管理溝通 | 薪酬績效 | 企業文化 | 團隊管理 | 行政辦公 | 公司治理 | 股權激勵 | 生產管理 | 采購物流 | 項目管理 | 安全管理 | 質量管理 | 員工管理 | 班組管理 | 職業技能 | 互聯網+ | 新媒體 | TTT培訓 | 禮儀服務 | 商務談判 | 演講培訓 | 宏觀經濟 | 趨勢發展 | 金融資本 | 商業模式 | 戰略運營 | 法律風險 | 沙盤模擬 | 國企改革 | 鄉村振興 | 黨建培訓 | 保險培訓 | 銀行培訓 | 電信領域 | 房地產 | 國學智慧 | 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時間管理 | 目標管理 | 客戶管理 | 店長培訓 | 新能源 | 數字化轉型 | 工業4.0 | 電力行業 | | |
更新時間: | 2024-04-12 12:39 |
課程背景:
良好的激勵體系是組織保持活力的基本保障。
針對企業激勵方面的問題,我們開發了此次研討,重點從理念的建立、物質激勵與非物質激勵的工具與方法,結合華為的具體案例,層層展開,為企業的激勵體系真正落地并管理系統、完整的激勵體系打基礎。
課程收益:
1. 掌握激勵體系建設與管理的基本方法。
學員對象:
企業法人代表、各級管理者、人力資源與企業經營管理強相關的政府部門。
授課方式:
授課(50%)+案例分享(35%)+討論(10%)+視頻(5%)
授課貫穿雙向交流、引導與啟發,由學員自己得出關鍵結論與判斷。
授課天數:
2天(每天6小時)。
課程大綱
一、 激勵體系導入
1. 員工激勵調研報告數據分析
2. 影響員工敬業的6要素分析
3. 視頻欣賞(兩種激勵的比較)
4. 什么是激勵?
5. 討論:
1) 您所在的組織/團隊,在激勵方面存在哪些問題或挑戰?
2) 什么樣的激勵,才是有效激勵?
6. 討論:您所在的組織在有效激勵方面存在哪些難題?
7. 激勵是個過程,要找準靶心
8. 激勵的本質
9. 對組織而言,激勵體系是達成組織目的的基石
10. 討論:您認為該如何建設激勵體系?您所在組織的激勵體系的TOP3問題是什么?
11. 激勵體系四原則
12. 激勵體系建設路徑及效果模型
二、 激勵體系理念
1. 華為激勵體系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2. 圍繞組織和個人,提升物質激勵有效性,完善非物質激勵措施
3. 現象1:優秀人才引不進,績優人員留不住
4. 現象1的原因:工資競爭力不足,獎金剛性壓力增大
5. 現象2:員工收入結構不合理,與績效掛鉤的短期激勵占比偏低
6. 現象2的原因:激勵資源在長期收益的分配上占比較多
7. 現象3:業務部門缺乏對激勵資源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
8. 現象3的原因:激勵資源自上而下分配,激勵資源分配可視性差
9. 畫餅-組織目標(業務戰略)
10. 價值鏈管理總體框架
11. 價值創造整體框架
12. 價值評價整體框架
13. 戰略框架:BLM模型
14. 組織績效管理
15. 個人績效管理
16. 價值評價整體框架
17. 組織績效測評
18. 個人績效評價
19. 價值分配整體框架
20. 績效結果在價值分配中的強烈應用
21. 分餅原則-華為公司激勵總體政策導向
22. 分餅實施-支撐總體政策導向的關鍵措施
三、激勵體系實踐
1. 激勵的目的是為了業績的提升,持續增長的收入為激勵注入更大的動力和挑戰
2. 知識型員工的特點
3. 知識型員工的管理挑戰
4. 案例:華為不同群體的需求分析與激勵措施
5. 吸引員工的驅動因素
6. 保留員工的驅動因素
7. 為什么高績效員工還會離開企業?
8. 案例:華為及時激勵的管理辦法
9. 激勵管理關鍵措施
10. 案例:華為激勵管理關鍵措施
11. 薪酬福利管理-政策導向
12. 薪酬激勵管理架構
13. 薪酬管理機制
14. 員工的薪酬構成
15. 長期激勵管理政策導向
16. 案例:華為的虛擬股權發展史及事件關鍵節點
17. 案例:華為的虛擬股權激勵計劃
18. 案例:華為的虛擬股權操作辦法
19. 激勵中應對問題與挑戰的政策導向
20. 調整激勵資源結構配比,增加短期激勵,將長期激勵保持在適當的水平
21. 調整員工薪酬結構,提高工資競爭力,讓獎金真正彈起來
22. 案例:華為工資管理政策導向
23. 工資性薪酬包管理
24. 工資性薪酬包的結構及影響要素
25. 工資管理工具-職級工資對照表
26. 工資調整方法-調薪激勵矩陣
27. 案例:華為的TUP激勵計劃
28. 探索引入新的長期激勵工具-TUP
29. 獎金激勵體系、績效和貢獻,多勞多得
30. 案例:華為獎金管理政策導向
31. 獎金的生成及分配管理機制
32. 獎金從上而下“分配制”到自下而上“獲取分享制“
33. 分灶吃飯,導向沖鋒,落實“減員、增效、漲工資“
34. 提升工資競爭力,獎金體現多勞多得
35. 薪酬包與經營相掛鉤,實現自我約束,自我管理
36. 案例:華為薪酬包管理原則
37. 案例:華為福利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則
38. 福利分配方式
39. 小結:物質激勵
40. 非物質激勵:除了錢,員工還需要什么?
41. 在我們身邊,曾發生過這些讓人遺憾的現象····。。。
42. 在我們身邊,也有這些讓人溫暖的小事兒······。。。
43. 你可能不知道的員工心聲······。。。
44. 非物質激勵的認識誤區
45. 案例:華為非物質激勵政策導向
46. 基于ERG理論,加大非物質激勵在激勵中的占比
47. 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是激發員工的必要前提
48. 通過人崗匹配、干部在崗管理,激發員工、干部活力
49. 激勵體系要能體現核心價值觀
50. 愿景激勵、認可激勵,讓個人目標追趕組織目標實現
51. 樹立標桿,榜樣的力量無窮大
52. 關注“內在動機”的新激勵模式
53. 關注“內驅力”,設置合適的激勵政策
54. 小結:非物質激勵
四、總結
***********************************END*******************************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13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