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指特別的生產組織、管理方式,精益生產有兩大特征;準時生產、全員積極參與改善,正是因為兩大特征,才能“以越來越少的投入獲取越來越多的產出”。
一、精益生產培訓課程內容分類
1、精益生產理念和原則:培訓初期,首先會介紹精益生產的基本概念和原則。這些原則包括減少浪費、持續改進、滿足客戶需求、跨部門協作等。通過這些理念的灌輸,幫助員工理解精益生產的核心理念和目標,提高對精益生產的接受度和積極性。
2、精益工具和方法:精益生產有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如價值流分析、5S管理、單件流、看板管理、目視化等。這些工具和方法可以幫助員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精益生產的實踐方法,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水平。天行健精益生產管理咨詢項目:精益生產,六西格瑪質量管理,5s現場管理,TPM管理咨詢,精益工廠布局,VSM價值流圖析,精益改善,班組建設,精益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等企業管理服務。
3、持續改進策略:持續改進是精益生產的核心思想之一。培訓中會介紹一些持續改進的策略,如PDCA循環、問題解決技巧、預防性維護等。這些策略能夠幫助員工識別和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問題,提高生產過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4、跨部門協作:在精益生產中,跨部門協作是非常重要的。培訓中會介紹跨部門協作的理念和方法,如平準化生產、拉動式生產等。這些方法能夠幫助員工更好地協調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實現生產過程的順暢和高效。天行健精益生產管理咨詢專業提供精益生產管理咨詢服務。
人員培訓和團隊建設:精益生產注重人員培訓和團隊建設。培訓中會安排針對不同崗位的培訓課程,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能和管理水平。同時會組織團隊建設活動,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二、精益生產培訓班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精益生產概貌介紹
1.什么是精益生產
2.精益生產產生歷史淵源由來
3.為什么要學習精益生產
4.精益生產框架,內容,結構概貌介紹
5.推行精益生產的必要條件
1)人力基本檢查點
2)機器基本檢查點
3)材料基本檢查點
4)方法基本檢查點
優秀精益生產企業的案例介紹—-精益生產動畫
第二部分:生產流動—-生產連續流
1.精益布局及生產線設計
1)PQ分析
2)單件流設計
3)設備緊湊設計
4)產品流由右至左
5)流動過程無障礙
6)物料由外圍配送
7)設備規格尺寸合適
8)單元區單人操作
9)設備便于移動
10)作業工位負荷安全及人機工程
11)工卡及工具放在就近位置
12)計劃生產等信息要可視化
13)現場問題處理目視化
14)質量控制及放錯
案例分享:
2.線邊物料供應設計
1)介紹
2)不同供應類型
3)線邊物料組織
4)線邊大小容器比較
5)容器內零件放置
6)線邊物料架—精益架,手推車,滾輪
7)線邊供貨方式比較Kanban,Junjo,Kitting
案例分享:
3.標準作業
1)標準作業歷史
2)標準作業及意義
3)標準作業三含義1
4)標準作業三因素
5)TT節拍時間計算
6)作業順序
7)WIP在制品標準
8)標準作業三票
①.工程能力
②.作業組合
③.標準手持
9)CT山積圖
10)線平衡ECrS
案例分享:
實戰落地標準作業:5步驟實施標準作業
4.快速換模SMED
1)什么是SMED
2)實施SMED的意義
3)實施SMED的5步驟
①.現狀把我
②.區分內部與外部作業
③.將內部作業轉化為外部作業
④.減少內部作業
⑤.減少外部作業
4)SMED作業標準化
案例分享:
5.低成自動化
1)LCA介紹 Karakuri
2)節省時間裝置
3)LCA設計指引
4)LCA設計及制作步驟
案例分享:
第三部分:物流流動
1.超市
1)傳統倉庫與超市
2)線邊超市
3)產成品超市
4)超市目視化
5)超市庫容面積規劃計算
6)線邊超市規劃計算
案例分享:
2.水蜘蛛
1)什么是水蜘蛛
2)水蜘蛛的目標
3)水蜘蛛類型
案例分享:
3.均衡化生產
1)牛鞭效應
2)平衡化定義
3)為什么要平衡化生產
4)平衡化的改善流程
①.訂單到Kanban
②.物流箱
③.平衡箱
④.順序器—批量控制
⑤.標準的平衡模式
案例分享: 平衡每日產量計算法
4.拉動計劃
1)什么是拉動計劃
2)拉動與推動式計劃比較
3)拉動計劃改善
①.計劃策略
②.能力計劃
③.執行計劃
④.怎樣處理需求季節性波動
⑤.怎樣庫存拉動與按訂單拉動生產
案例分享:
第四部分:實戰--運用精益生產體系設計精益生產線
講師介紹:白老師
白老師擁有超過25年的精益管理經驗,曾是日本國立千葉大學經濟學研究生。精通日語。從事管理過進出口貿易,安全,生產,品質,總務人事,保全維修,物流等。從事的管理都實行豐田TPS,精益生產模式。
白老師曾在*通用汽車和豐田汽車關聯公司工作,在豐田TPS專家日本人總經理指導下,在豐田汽車關聯公司任副總工作10年有余,作為副總從零新建工廠,前期工廠規劃到實際投產,均按照TPS精益生產方式,全面從事沖壓,焊接,物流,保全,品質,生管,總務人事的管理工作。
白老師輔導過日資的豐田一級供應商,德資的奔馳/寶馬二級供應商,民營的現代二級供應商和民營的建材生產廠家。
擅長:
-TPS概論
-VSM價值流
-KYT安全
-JIT看板
-自工序完結
三、精益生產培訓課程總結
實施精益生產的企業越來越多,而真正取得效果的企業卻不在多數,學者們對于如何推行精益生產提出了各種策略共同點之一都表達了意識引導,培訓先行的重要性,以小組工作(Team Work) 為企業員工組織的主要形式的精益生產特征要求企業在傳授技能的同時培養員工的協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培訓方法可以歸為四人方面,即團隊式培訓、交叉培訓、基于仿真系統培訓和基于元知識培訓,其中基于仿真系統培訓的技能內容全面,效果最佳,但是需要投入人量資源開發模擬平臺。
精益生產模擬培訓,讓學員在高度仿真的環境中,隨時掌握生產動態,以可靠的標準操作、拉動物流、精益布局等方式,提升模擬工廠的各項業務指標,參加培訓的學員組成以生產為主的運營團隊,管理和改善模擬工廠,學員通過角色扮演,運用5S、拉式生產、單件流、PFEP等方法和技巧解決角色所面臨的問題,從不斷改善后的數據直觀地感受精益生產理論帶來的收益,進而主動去參與精益生產管理
不同于其他培訓,精益生產模擬培訓有幾個特點。首先,精益生產模擬培訓需要在一個高度仿真的環境中進行,除了生產的相關部門還需要客戶,是企業工廠的簡單縮影,真實度非常高。學員在這樣的環境中不僅學習精益生產的理論知識,還親身體驗,培養精益思維,這種培訓方式使學員的具體技能顯著提升,同時營造出良好的培訓氛圍。其次,團隊合作精益生產培訓的基礎和目標,學員之間需要相互尊重、相與配合,通過協作不斷改善品質,降低成本,提高客戶滿意。最后,精益生產模擬培訓的過程是在不斷犯錯的過程中認識錯誤的過程,隨著培訓的推進,學員經歷著傳統的生產模式,到反傳統的拉式生產,再到單件流生產,運用精益工具不斷改進不足。